攀岩

含有「攀岩」共 1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取得容易,但卻常常卡在「知道」與「做到」之間。本文將帶你瞭解知識與成長的關鍵差異,並說明如何透過「軟實力健身房」的系統化練習,將知識轉化為實際可用的「心智肌肉」,提升你的軟實力。
Thumbnail
軟實力就像肌肉一樣需要透過刻意練習才能增強,文章以「知識很多,情境卡住」的現象出發,說明軟實力並非單純的知識而是需要實際鍛鍊的技能,並提供如何透過情境化練習鍛鍊心智肌肉的方法,例如:練習承受失敗、專注力、沉著以及勇氣。
Thumbnail
Arc’teryx Konseal 自 2018 年推出以來,一直是專業登山者與健行者心中的可靠選擇。2025 年更新版本進行了全方位升級,不僅改善了耐用性與穩定性,更專注於重裝健行的需求。
Thumbnail
當我們想到「修煉心智」,腦中可能浮現打坐、靜心、閱讀或日記。 這些方式當然都很好,但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同時讓我們在身體挑戰中,看見自己的心理狀態?且抵達這場域又不會太遙遠? 我想是:攀岩館 1. 攀岩牆是一面「內心的鏡子」 站在岩牆前,你會發現自己腦中的聲音特別大。 「我真的做得到嗎?」
「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 "It is not the mountai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艾德蒙·希拉里 (Sir Edmund Hillary)(首位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之一) 生活很像一場攀岩。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8/13
勵志好文👍
誠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3
安立格 謝謝安大肯定🥰✨
內湖金面山雖海拔僅258公尺,但需手腳並用攀爬垂直大岩壁,貨真價實的攀岩體驗。從德明財經旁登山口出發,沿途巨岩錯落,景致壯麗。建議穿抓地力佳鞋子,注意踩點安全。環狀路線約1小時,山頂視野開闊可俯瞰內湖台北美景。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8/13
看文章,覺得UU is ME的這趟攀岩好有趣;但看照片,腳心都涼了,很可怕耶。😄❤️
UU is 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8
陽台觀察者 有懼高可能會不敢上去😆
抱石館的打工大學生小豪,只有空堂的時候才會跑來,做點雜事賺一點零用錢。 我則是在攤子休息時過來幫忙,兼任社群小編,也協助整理客戶資料。說起來,其實我好像搶了一部分小豪的工作。但我也想賺一點零用錢啊,而且我比較厲害,請到我算是子曜賺到吧。 最近子曜的生意開始有起色,不論是平日館內的抱石課程,還
Thumbnail
哈哈ㄚㄚ~~~拐彎抹角嗎?好像有一點
米粒露一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林燃(創作小說家) 當個日本人真的麻煩得要命,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會「讀空氣」
紐西蘭攀岩分享,涵蓋北島與南島多個抱石館的體驗心得。文章提及Hamilton、Rotorua、Ohakune、Wellington、Nelson和Dunedin等地點,並詳細描述各場館特色、路線難度及個人感受。
Thumbnail
十幾年前,第一次讀到侯文詠的《不乖》時大為驚艷,深深地著迷也認同著裡頭所闡述的許多想法。更在之後以這本書為架構,作為生命教育課程的上課內容。也因為課程的需求,所以這幾年不斷地吸收相關的知識,也總是在課堂上的反饋之中進行調整。
Thumbnail
有些人透過瑜珈找到內在的寧靜,有些人則在岩壁上感受到與自然的連結。對 Nairi老師而言,這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一種向內探索的修練,一種向外挑戰的奔馳。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入她融合瑜珈與攀岩的獨特旅程,看看當呼吸與岩石交會,會激盪出什麼樣的力量與改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