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有成長型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
"It is not the mountai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艾德蒙·希拉里 (Sir Edmund Hillary)(首位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之一)

生活很像一場攀岩。

有時你找到穩固的落腳點,一步步向上爬,感覺自己離頂峰越來越近; 但更多時候,你的手會滑開、腳會踩空,甚至在半山腰被卡住,進度不只停下,還可能後退。

摔落時的心情很真實:挫敗、懊惱,甚至想乾脆放棄。
但真正決定你能否到達山頂的,不是摔落的次數,而是你能否在每次跌下後找到新的支點,再爬上去。

這,就是成長型思維的力量,它不是讓你永不失手,而是讓你在每次跌落後,知道該怎麼重新起步。

raw-image

摔落不是失敗,而是攀爬的一部分

很多人對自己過於苛刻,一旦在生活中「掉下去」,就認定自己不夠好、不適合。
但攀岩的人都知道:摔落本來就是過程的一部分。
你會因為一個落點太遠而失手,也會因為體力不支而暫時停下。

成長型思維的核心,是允許自己在失手時,不把這當作終點,而是用它來調整策略、換個路線,甚至重新計算節奏。
摔落不是判決,而是訊號:提醒你,也許需要換個方法前進。


迷茫時,不要只看頂峰

在攀爬的過程中,如果你一直盯著遙遠的頂峰,很容易覺得自己永遠爬不到。
生活也是一樣,迷茫時,與其執著於「我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那裡」,
不如低頭看看腳下,問自己:「我現在能抓住的下一個支點是什麼?」

成長型思維能幫你轉換視角,從「為什麼我會卡住?」
變成「我能從這個位置學到什麼、再跨一步怎麼走得更穩?」
方向感不一定馬上出現,但只要你能抓到下一個支點,就已經脫離了原地停滯。


用「暫時」取代「做不到」

攀岩的選手知道,有些落點此刻真的抓不到,不代表永遠抓不到。
生活中也是一樣,當你對自己說「我做不到」,等於直接封住了可能性。
試著改成:「我暫時做不到,但我可以先鍛鍊體力,等自己準備好再試一次。」

「暫時」這個詞,會在你的心裡留下希望的空隙,它承認了當下的限制,卻也保留了未來的可能。
而這個小小的語言轉換,往往能減少自我否定的重量,讓你願意多嘗試一次。


成長型思維不是硬撐,而是找到新的攀爬方式

很多人誤會成長型思維是「無論如何都要咬牙撐下去」。
事實上,它更像是在半山腰休息、觀察地形,然後找到更適合的攀爬方式。

有時候你需要繞路,有時候需要先退一步重新嘗試,這不叫退縮,而是策略。
因為成長型思維承認困難存在,也承認自己的有限, 但它同時相信,透過持續嘗試與調整,你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上山路。

raw-image

📝 重點整理|成長型思維的攀岩法則

  • 摔落是過程的一部分,不是失敗的證明
  • 迷茫時先找下一個支點,而不是盯著頂峰
  • 用「暫時」取代「做不到」,保留希望與可能
  • 成長型思維不是硬撐,而是懂得調整攀爬策略

💌 小提醒

每一個認真生活且奮鬥的人們呀,你不需要一次就到達山頂。
你只要一次又一次,找到下一個能抓住的支點,就足夠了。

每一次暫停、繞路、甚至跌落,都是讓你更熟悉這座山的方式。
而當你回頭看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早已走過了很遠的路。

所以,別急,繼續攀爬,你會到達的。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熙聊療
25會員
68內容數
這裡不是教你成為「更好的人」,而是陪你學會:「如何溫柔地擁抱當下的自己」,不再與自己為敵,而是攜手走過每一段起伏,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記得:「在這裡,你已經夠好了,也一直值得被愛著」--- 分享 情緒療癒 ✧ 與自己和解 ✧ 溫暖陪伴
誠熙聊療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你不必看見整段樓梯,只需要先踏出第一步。」 “You don’t have to see the whole staircase, just take the first step.” — 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umbnail
2025/08/12
「你不必看見整段樓梯,只需要先踏出第一步。」 “You don’t have to see the whole staircase, just take the first step.” — 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umbnail
2025/08/11
「世界越是改變,人性的本質越是如初。」 “The more things change,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 —巴蒂斯特·阿方斯·卡爾( Jean-Baptiste Alphonse Karr)
Thumbnail
2025/08/11
「世界越是改變,人性的本質越是如初。」 “The more things change,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 —巴蒂斯特·阿方斯·卡爾( Jean-Baptiste Alphonse Karr)
Thumbnail
2025/08/09
「使人匱乏的,不是擁有太少,而是無止盡的渴求。」 “It is not the man who has too little, but the man who craves more, that is poor.” — 塞涅卡(Seneca)
Thumbnail
2025/08/09
「使人匱乏的,不是擁有太少,而是無止盡的渴求。」 “It is not the man who has too little, but the man who craves more, that is poor.” — 塞涅卡(Senec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普考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普考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Thumbnail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這是唯一能有實際例子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人類設計例子。不是那些來接受知識並被啟發的人,而是那些經歷了七年的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走過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到達另一邊的人。他們是能通過自身的存在來向他人展示,而不是通過言語。
Thumbnail
這是唯一能有實際例子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人類設計例子。不是那些來接受知識並被啟發的人,而是那些經歷了七年的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走過去制約化過程的人。那些到達另一邊的人。他們是能通過自身的存在來向他人展示,而不是通過言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