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 X 攀岩|身心同步的極限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有些人透過瑜珈找到內在的寧靜,有些人則在岩壁上感受到與自然的連結。對 Nairi老師而言,這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一種向內探索的修練,一種向外挑戰的奔馳。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入她融合瑜珈與攀岩的獨特旅程,看看當呼吸與岩石交會,會激盪出什麼樣的力量與改變。

※  攀登的方式非常多樣,從抱石、運動攀登、傳統攀登到高牆路線,每一種路線與風格都有其魅力。但這篇文章不著重在分類攀岩類型,而是更聚焦於瑜珈與攀岩兩種練習的交集:如何在伸展與抓握之間,找到身心合一的平衡點!

目錄

一、攀岩相遇,從瑜珈開始

二、瑜珈與攀岩如何彼此補位?

三、我的身體因此改變:從墊上到岩上

四、讓練習相輔相成的安排法

五、攀岩者推薦必練瑜珈動作

六、編輯偷偷說

一、 與攀岩相遇,從瑜珈開始

raw-image

對Nairi來說,瑜珈是一段從壓力中走出的旅程。

十年前,她在米蘭某個平凡的傍晚走進了一家瑜珈教室,起初只是為了紓壓、拉筋,沒想到身體柔軟了、心也靜了。練習不久,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晰感與自我連結。

攀岩則是另一段開啟身體與自然對話的經歷。在新冠疫情之前她首次挑戰室內攀岩,後來轉往戶外實岩場後,感受到與大地連結的奇妙。從岩石紋理到高度挑戰,每一個觸點都喚醒她的覺知。

二、 瑜珈與攀岩如何彼此補位?

raw-image

攀岩不是單靠體力完成,它需要專注、情緒穩定與耐挫力,而這些正是瑜珈訓練的核心。

  • 呼吸與專注:透過瑜珈的呼吸法與冥想,幫助她在攀岩時更能沉住氣、穩住節奏。
  • 身體覺察:瑜珈提升關節活動度與核心力量,進而讓她的動作更精準,身體更能自如地延伸與變換。
  • 挫折容忍度:無論是練習一個高難度體式或是卡在一段路線,Nairi都學會把每一次失敗當作觀察與成長。

三、 我的身體因此改變:從墊上到岩上

raw-image

從瑜珈而來的柔軟與核心肌群,讓她能抓住更多原本不可能的支點。她分享自己特別仰賴以下幾個體位:

  • 高棒式(Plank)與船式(Navasana):培養核心耐力,讓她攀岩時更穩。
  • 側角式(Utthita Parsvakonasana):強化腿部與側身延展,提升移動範圍。
  • 躺姿鴿式(Supta Kapotasana):開髖的關鍵,有助於腳勾與轉動。

而攀岩帶來的臂力與肩膀力量,則反過來幫助她在孔雀式等手平衡中停留得更久。

四、 讓練習相輔相成的安排法

raw-image

Nairi將兩者的練習安排出一種「能量互補」的規律:

  • 攀岩日:早上練簡單瑜珈熱身,放鬆身心後再專注挑戰。
  • 休息日:則專心練動態瑜珈,如Ashtanga Vinyasa,鍛鍊體力與耐心。

這樣的安排幫助她避免過度疲勞,也讓兩種熱愛彼此支撐,不會互相衝突。

五、 攀岩者推薦必練瑜珈動作

raw-image

影片教學

🧘攀岩前暖身:

  • 下犬式(Adho Mukha Svanasana):延展全身,打開肩膀與腿後側
  • 棒式(Plank):建立核心穩定與耐力
  • 躺姿鴿式(Supta Kapotasana):開髖,為腳勾與轉體做準備
  • 側角式(Utthita Parsvakonasana):延展側身、強化腿力與穩定度

🧘攀岩後恢復:

  • 兒童式(Balasana):回到中心,釋放背部壓力
  • 坐姿前彎(Paschimottanasana):紓緩腿部與脊椎緊繃
  • 仰躺扭轉(Supta Matsyendrasana):調節脊椎與消除壓力
  • 腿靠牆(Viparita Karani):恢復雙腿疲勞與浮腫

六、 編輯偷偷說

raw-image

我們都嚮往突破極限、追求更高的境界,這是人之常情。 但在這條路上,穩扎穩打的經驗累積,以及對「安全性」的堅持,才是持續前進的根本。

不論是從岩壁上尋求突破,還是在瑜珈墊上挑戰極限,我們追求的不是把生命當作賭注的刺激,而是透過一次次踏實的練習,讓身心更強壯、靈魂更自由。

願每一次的冒險,都是走在對自己負責的路上。


你可能也有興趣:

延伸閱讀 >> 孩子的第一堂瑜珈課:從小開始,一點都不嫌晚!

延伸閱讀 >> 2025瑜珈枕推薦排行|從入門到進階,這些品牌不容錯過

延伸閱讀 >> 身體是一座海洋:從瑜珈感知「水」的療癒力

延伸閱讀 >> 媽媽也能自在練習|孕期瑜珈老師專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RNEXT 瑜珈生活誌
10會員
97內容數
從運動產品的專業角度出發,豐富妳的瑜珈知識庫,瑜珈旅程從這開始。
2025/06/26
近年來,瑜珈練習越來越強調「舒適與安全」,而瑜珈枕(Bolster),也默默地成為許多瑜珈老師課堂裡的主角。一顆好的瑜珈枕,能夠讓動作更到位。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麼選,以下是2025年熱門瑜珈枕推薦排行,結合專業瑜珈品牌、時尚雜誌推薦與使用心得,帶你選出最值得入手的那一顆。
Thumbnail
2025/06/26
近年來,瑜珈練習越來越強調「舒適與安全」,而瑜珈枕(Bolster),也默默地成為許多瑜珈老師課堂裡的主角。一顆好的瑜珈枕,能夠讓動作更到位。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麼選,以下是2025年熱門瑜珈枕推薦排行,結合專業瑜珈品牌、時尚雜誌推薦與使用心得,帶你選出最值得入手的那一顆。
Thumbnail
2025/06/23
「你有看過小孩做下犬式嗎?他們像是在玩遊戲,卻又自然地進入了瑜珈的世界。」 別以為瑜珈只是大人的療癒時光,對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透過身體探索情緒、自信與專注力的練習。從小培養身心平衡,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親子瑜珈」的魅力:從遊戲出發、從呼吸開始,把瑜珈變成生活最溫柔的小儀式!
Thumbnail
2025/06/23
「你有看過小孩做下犬式嗎?他們像是在玩遊戲,卻又自然地進入了瑜珈的世界。」 別以為瑜珈只是大人的療癒時光,對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透過身體探索情緒、自信與專注力的練習。從小培養身心平衡,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親子瑜珈」的魅力:從遊戲出發、從呼吸開始,把瑜珈變成生活最溫柔的小儀式!
Thumbnail
2025/06/19
當世界各地迎來夏至——白晝最長、陽光最盛的一天,國際瑜珈日也隨著光明一同而來。這一天,我們不僅是在做瑜珈,更是在向內探尋自我。 邀請你加入2025瑜人節,讓我們在這一天,一起成為「瑜人」,鋪上瑜珈墊,與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同步呼吸、同步覺醒。
Thumbnail
2025/06/19
當世界各地迎來夏至——白晝最長、陽光最盛的一天,國際瑜珈日也隨著光明一同而來。這一天,我們不僅是在做瑜珈,更是在向內探尋自我。 邀請你加入2025瑜人節,讓我們在這一天,一起成為「瑜人」,鋪上瑜珈墊,與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同步呼吸、同步覺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AI 摘要撰寫:攀岩不僅是體力活動,亦是心理上的挑戰。本文分享作者如何克服持續攀岩不規律帶來的困難,以及與男友對攀岩的不同感受。未來攀岩,應該注重呼吸和專心攀岩,肌力雖重要,但次於心理因素。
Thumbnail
AI 摘要撰寫:攀岩不僅是體力活動,亦是心理上的挑戰。本文分享作者如何克服持續攀岩不規律帶來的困難,以及與男友對攀岩的不同感受。未來攀岩,應該注重呼吸和專心攀岩,肌力雖重要,但次於心理因素。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