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

含有「政黨」共 1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民進黨做為執政黨已經九年了,到了2028就是十二年了.民進黨從2016到現在2025的今天支持度也有很大的變化,從2016~2020~現在,從過半的支持度到了40%,民進黨過半的國會席次也變成了三黨都不過半.這也是今天賴清德總統變跛腳總統的原因 民進黨的主要政策想必大家都聽過的那個口號"抗
自 2016 年總統大選敗選以來,國民黨的政治命運幾乎走在一條「循環往復」的路上:輸了全國性大選後愁雲慘霧,基層士氣渙散;但若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便立刻揚眉吐氣,將之前的挫敗拋諸腦後。這種「大敗—小勝—再敗」的迴圈,已經重複了三屆,卻絲毫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 國民黨最大問題,不在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3 天前
當初李登輝的國民黨本土化政策之敗後,國民黨大概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國民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岸論述,但是要他們放棄九二共識恐怕很困難.我覺得2028他們不管是派誰來選,整體政策還是會和2024侯友宜當時的政策差不多,整體就是九二共識 兩岸交流.除了一些政策上的細節外大概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現在國民黨的策略就是建立在反民進黨上.唯一慶幸的是2028的候選人不管是盧還是蔣,至少相比他們黨內其他的政客外是個正常人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傑克 那我來多寫這方面的想法,或許可以激盪一些創意。
大家想法太一致,可能會毀掉一個公司、團體或政黨。以下就以一家美國知名啤酒品牌的故事,來說明當一群人的「群體迷思」(groupthink)惡化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時,會如何興致昂揚且快速地自己毀掉自己的多年基礎。
Thumbnail
我在想在政治上爭取支持一事,大家是否忘了拿破崙說過的話,你想得到年輕人的支持,你許諾很多事情就行了。自古以來方法都是同一個,沒有改變。 你跟年輕人講怎樣保護已有的制度,社會,穩定,秩序,安全,這些當然是沒有效果的。因為這年紀的人很難有智慧去發現這些事情的價值。 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見識,去比較其
在罷免案投票的夜晚,電視螢幕上的數字一路攀升,卻始終沒有出現逆轉的希望。一次次的開票,彷彿在告訴人們,這場被民進黨寄予厚望的「大罷免」最終將以全軍覆沒收場。當最後的結果確定,社會的喧嘩逐漸退去,留下的,是一種沈重的空氣與必須面對的現實。許多人或許會問:為什麼?為什麼民進黨在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中,
Thumbnail
黃國昌等民眾黨立委提案刪除《刑事訴訟法》勾串羈押事由,旨在強化被告人權與無罪推定。然而此舉恐影響偵辦詐欺、黑幫及貪污案件,特別是在科技犯罪領域,如虛擬貨幣追查及社群媒體串證等模糊地帶,可能削弱偵查效率,加劇司法亂象,影響社會秩序及被害人權益。 黃國昌刪除「有事實足認為有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的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罷免行動彰顯公民參與力量,雖未成功但促進民主深化。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的「以罷制罷」策略失敗,導致近百人被收押。台中34人認罪事件顯示系統性違法行為,可能影響政黨合法性,值得調查其是否已踩到政黨解散紅線。 罷免行動的積極意義,而中國國民黨卻對這樣的公民意識進行嘲笑 罷免是一種民主權利,民眾透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我關心政治與社會上發生的大小事,是希望這個社會越來越好,也是能讓自己在未來要投票時能比較了解候選人與他們的政黨.但了解得越多也越加的失望 關注政治是為了瞭解,以便以後投票時能選出你所認同的那個政黨與那個候選人.不過我在這一兩年來看了政治上發生的事,我卻感覺我可能選不出來了.看來看去卻覺得三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黃國昌的政治轉向凸顯了從理念堅持到務實算計的爭議。他的舉措雖拓展了選民基礎,但也導致核心支持者的失望與背離,進一步加劇了其政治形象的兩極化。 太陽花世代對理想的堅持與厭惡黃國昌的轉向 太陽花學運期間,黃國昌以學者身份領導運動,強調反對黑箱政治與兩岸協議,贏得太陽花世代的熱烈支持,成為時代力量創
Thumbnail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本文探討臺灣民眾黨基本盤與民進黨支持度下滑的現象,分析其深層原因與政治快感密不可分。民進黨的政治路線缺乏快感,反而強化了道德戒律,造成年輕男性支持者流失。相較之下,民眾黨則成功扮演政治快感製造機的角色,滿足了年輕男性被壓抑的性快感需求,鞏固了其支持基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