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

含有「校門」共 19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是一座新的學校,有國中小,位在149縣道十字關旁的212-1路上,校門前路口有座方尖塔,校名全銜在上,校門往後十數公尺,也是一塔柱二進門,警衛室在左邊,整座學校在右邊駁崁坡上,此處不得見,需要爬梯子上得去。 事實上,這2.8公頃大的校地大約有十棟校舍,是沿著這山丘地形低低高高依山勢而建,建物各棟
Thumbnail
有些畫面,在童年悄悄刻下,直到多年後回望,才懂得那是心底最柔軟的嚮往。 == 下午四點整,校園廣播準時響起,一聲「喂──喂──」後緊接著: 「訓導處報告!訓導處報告!六年二十三班交通隊、六年二十四班糾察隊請就位。」 不久後,麗華戴上小黃帽,身穿小黃背心,手裡緊握著黃黑交格色長木棒,在校門口等
從半島的南邊脇野沢港到目的地的大間崎,這是一開始設定的終點(或是中點),為的就是大間崎是日本本州的最北點,也是為了這邊傳說中的黑鮪魚大肚(大トロ)--鮪魚肚子中油脂最豐,口感最是入口即化的部位。 這段山路崎嶇不說,更崎嶇的是我一路的小學探訪,車上的人是個不情願,但是握著方向盤的就是任性,走著走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8/14
Claralak真的很著迷尋訪「小學」,連到日本也去尋訪,對偏遠的少學童的學校,心裏别有一番感受,我的童年啊!我們曾有的童年時光!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4
李英華 沒法,就是職業病。
離開長後小學校後,瞧圖資,要到下站佐井小學校尚有13公里多,這一路行來已經過午,飢腸轆轆的一車子,有人開始啃備糧麵包了,嘴裡雖不說,但咱心底了然,該尋個飯堂祭祭。 咱目標是佐井港邊的津輕海峽文化館,那邊有三家小餐廳可以一飽,乃一路加快油門奔去。幸好這接下來的路已經進入平坦路,路幅也加大,乃可以加速
Thumbnail
離開福浦港後續行往北,一路還是山林環繞,見到的猴媽還真比人多,不!這段路壓根沒看到人。 約行8公里餘之後,突然見到頭頂的路標標示「長後漁港和長後小中學校」,這完全在我功課的意外,毅然停車,然後倒車十數公尺回到岔路,進入這長後小村。 村子比前面福浦和牛滝又更小,一樣是漁港,一樣是尖牙的河道山㘭地,
Thumbnail
離開牛滝小學校後續北行,山路更形斗折蛇行,湯匙彎、髮夾彎一個接一個,真是考驗操控,比之北宜的九彎十八拐更有過之。 路行14公里餘,進入福浦港,這裡仍是佐井村轄地,小漁村和牛滝一般,是個尖牙銳角狀村落,學校就在入村右邊。 不過這學校已經在2019年送走最後2名畢業生後,併入佐井小學校沒有營
Thumbnail
這國道338號在地圖上標示的是「海峽線」公路,對!一路爬山、一路荒涼,沿途看到的猴子比車子還多,所以這山路開起來就像是頭文字D的秋名山(榛名山)畫面,如果要我提取在台灣開車的經驗,應該就是台東台23號越領道可以比擬吧。 就這樣手上握著方向盤,腦袋卻是敲著Deja vu快節奏旋律,在山路中盤旋,一下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11
原來老師這麼喜 靜 !!
車子開下聯絡船(渡輪)後,第一件事是找賣水的地方,我以為有超商,但我太樂觀,這陸奧灣北的小漁村啊,整個人口才2千,唯一的一家千舟(ちふね)超市,沒開,只好在路邊投飲料機解渴。 隨之,往地圖上的小學去,順利的上了一個小坡後找到學校--脇野沢小学校。眼前學校太新了,直覺告訴我這應該是新建的學校,特別是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06
老師您蒐集到國外去啦~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6
❦ 莊小昕 其實這十年來,我到出國,只要經過小學,就會給他停一下,這不是今年的,暑假挖硬碟找出的啦哈哈
這學校是和#901秀峰國小同日到訪,且是先經過的,卻不知為何先記下秀峰小? 學校所在小村原稱鹿岩,地處小丘,清代開發際應是多鹿聚集,1959地方改稱瑞田,學校也順時同名。 實則這由來多有爭議,連鹿谷這名也是。清代這區域稱羌仔寮,應是山羌而非梅花鹿,日人據台後遍地美名,改羌為鹿,乃有今名。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04
14娃!!加油!!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5
❦ 莊小昕 我很悲觀,這邊人口外流嚴重啊
1.3公頃的小校,但,娃也只有26,好寬闊的林野啊,眼下校前林木扶疏竟讓咱步履蹣跚,無奈,灑在地上的斑斕啊,一步就是一個流連,何止垂涎,都想立馬搭帳宿他一宿。 這日出集集南下,選這條鄉間路宴,沿著清水溝溪蜿蜒來到這寧靜小村。村子甚是靜默,一、二村民看似外配,此外唯有蒼林與村屋。 附近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