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道338號在地圖上標示的是「海峽線」公路,對!一路爬山、一路荒涼,沿途看到的猴子比車子還多,所以這山路開起來就像是頭文字D的秋名山(榛名山)畫面,如果要我提取在台灣開車的經驗,應該就是台東台23號越領道可以比擬吧。
就這樣手上握著方向盤,腦袋卻是敲著Deja vu快節奏旋律,在山路中盤旋,一下看到陸奧灣的海景、一下又隱沒在森林中,甚是愜意。

寂寞公路,路邊猴子、猴媽甚多,卻沒有會車經過,後視鏡也是一片寂寞
佐野村
的牛滝地區,這邊就是半島最西的村子,學校位在村口,過了學校就是村子民居密集帶,路最後到港口,整個村子就是一個狹長尖牙狀的銳角三角形。
牛滝港村就是兩條平行的路,一路不見半個人
眼下這學校是牛滝小学校,年代可遠呢,1881年就設立,學校不大,目測約0.6公頃,簡單一棟雙層教室在右邊,操場錯落二、三棟單層鐵皮屋功能教室這樣。
校門更是簡單,單方柱右邊,校銜標示在上,也是「村立」小學,左邊無柱,一路鐵欄杆圍著操場。
學校校地小,但是學生數更少,2名!2名!分別是4年級和6年級各一
,全校教職員也只有四人!更厲害的是,這校區是中、小學一起,國中部學生:0人!

看到這裡,不禁感嘆,咱台灣的國民教育是如何的不受重視?
50人就可以給廢校,理由之一是小校不利娃們群性發展,
笑話了,2人成校的日本,日本人卻是全世界最標準的螞蟻群性社會不是?
說穿了就是大人腦袋中對銀子有精密的計算排序,經濟>國防>教育。而教育之中,精英教育>國民教育;頂大教育>國中小教育。
玩的就是一個勢利眼的算計!
瞧瞧日本呢?2個小娃啊!學校還是屹立在這,國之基本就是國教,台灣除了羨慕日本外,如何追上?孱弱的國本體質,不就是打從樹頭開始的弱化,甚至......弱智化!
事實上,分散在這條國道上的佐井村數個小學加起來的總學生也只有32人,
但是所有的小學校都還運作著。
資料顯示這牛滝小港村整個人口不到百人(91人),那天到訪前後停留了約40分鐘(港景太美了),也只有在港口瞧見5位整理漁具的漁民啊。
查訪資料發現,這學校竟然是日本本州唯一一所偏遠地區五級學校,就是最最最最最偏遠的學校的意思。
真的很偏遠啊!距離南邊脇野沢30公里,距離北邊的福浦14公里,一路開車是前不著店後無村。
在台灣探訪諸多小學,還真沒有這樣前後距離村子遠的學校啊!這邊上課的老師,若以台灣偏鄉加給標準,應該給予第四級的8240台幣,相當於41000日幣的加給才是!#其實應該要依據所得平均給予3倍換算要給123000的日幣加給。
村子的最廣處就是港口,日測大小船隻也不過十餘艘,港口看到最多的是在堤岸上怯生生的海鷗們,幾百隻怕著人呢。

港口整理漁具的漁夫,終於看到人了
海港靜默得像是世外桃源,根本不像是印象中的日本村鎮,對,連村鎮都不是,一整個靜謐,安靜到我想一直待下去。

靜美到像是一幅鏡畫的港
他又問我想在這邊教書嗎?想都不想,那自然!我說。
天知道我瞧著這學校時,我的眼神啊,是多麼的傾慕啊。
— 覺得好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