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福浦港後續行往北,一路還是山林環繞,見到的猴媽還真比人多,不!這段路壓根沒看到人。
約行8公里餘之後,突然見到頭頂的路標標示「長後漁港和長後小中學校」,這完全在我功課的意外,毅然停車,然後倒車十數公尺回到岔路,進入這長後小村。
村子比前面福浦和牛滝又更小,一樣是漁港,一樣是尖牙的河道山㘭地,村口就是學校(這是後來才知道),長環狀的道路往漁港又繞回路口,街屋就在路兩旁雙魚骨分佈。
這村子小、港灣也小,街屋一路數來大概不過40,不過卻有一間郵局呢。事實上我剛開始完全忽略了學校,雖然經過前兩村大概知道村小學應該在入口地,但我還是往港口開去,覺得不對時,突然看到紅色郵局麵包車。
要知道,在這樣的偏村,想要看到一個「人」,真的比看到猴子和海鷗困難很多。
於是我在會車時(村道路小到要找空隙會車,全村道路都像校前路幅寬)搖窗和郵局麵包車問路了,用我彆腳的日語問「すみません、小学校は,どこですか?」
反正咱腦袋就迸出這句子。
開車的是一位歐巴桑,她應該不是沒聽懂,因為她重複了一次「小学校?」然後眉頭一皺,我知道,她應該不知道
,為了免她困擾,趕緊致謝說ok走人。
再往前,就看到路口小學校了。
不是因為建築,那學校的就是三棟像極了住家的建築,讓我知道的資料是作為校門的左右兩根木柱
,還有牆上釘板說明的避難場所上有標示校名
。
校門就兩根原木,左邊小學校、右邊中學校,所以推論左邊應該是原來小學,目前設為長後地區生活中心,也就是咱的村里活動心中;右邊兩棟前後,應該是原來的中學校校舍。
校舍保存良好,入內後邊有個小平地,應該是當運動的場所吧,簡單若是家屋,但是可看到每棟都有冷氣、還有冬日的煤油暖氣設施。
資料顯示,學校在2006年後就併入佐井村小學校不再運作,想來這邊人口應該更少,娃早已不再這邊出現了。
港口也沒啥小船,根本就是死寂一片,附近也沒有啥景點,拍了照之

後就匆匆往下個目標奔去。因為已經正午,一車子飢腸轆轆,有人還拿出存糧麵包開啃了,怨聲不斷,只好匆匆摧油門,說好要衝大間,去吃高檔的鮪魚大肚丼飯啦。
— 覺得懷舊。

紅圈部份就是小學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