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

含有「石黑一雄」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故事本質,是同一時空中,無數事件、情節與對話交織成的歷史。 敘事有兩條路徑: 順行:沿時間軌跡推進,從起點到結局。 逆行:從結局倒推,重組事件直到原點。 故事因此既回顧過去,也引發對未來的好奇。在起點與結局間,巧妙排列情節,交錯現實與幻想,讓衝突與幽默自然展開,增強層次與張力,使事件更有生命力。
含 AI 應用內容
#對話#情感#角色
男總管與女管家,老派愛情故事,細膩耐人尋味。
5/5長日將盡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8/19
你好🤗 「全世界最吵白貓的爹」:被你這個介紹吸引所以進來走一轉,好想認識這位主子呢😸
林鴻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9
黃璧怡 哈哈~因為我家這隻晚上睡覺時間都要叫醒我陪她,聲音又大聲,真的是全世界最吵~
《倫敦生之慾》(Living)由比爾‧奈伊主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編劇,改編自黑澤明1952年執導的名作《生之慾》。劇情描述在倫敦郡政府工作的年邁公務員威廉斯,意外得知患了不治之症,僅剩數月的壽命。向來古板嚴肅的威廉斯,決定把握所剩不多的時間,好好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一方面相信故事真實,另一方面分析其結構,正是文學中最複雜高級的認知技巧之一。這項思維彈性,正是當今 AI 整合世界中最寶貴的能力之一。
Thumbnail
 《長日將盡》的男主角是一名英國貴族豪宅的總管,他對於自己的言行非常注意,時時刻刻都在反省自己,因此造就「拘謹」的性格,甚至到了不通人情的地步。「盡忠職守」像是他的人生座右銘,將「總管」這個職業看作是與生俱來的責任,侍奉「主人」成為畢生遵守的信仰。
Thumbnail
﹝張照堂攝影作品「七股鹽山」﹞ ‧難忘已故攝影家張照堂的傑作「七股鹽山」,黑白畫面有某種虛無、疏離的感覺,充滿存在主義色彩。出入理工與人文的攝影眼,果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很喜歡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長日將盡》的最後一幕,小說主角爵邸總管史蒂文斯,與昔日同事肯頓小姐闊別20年後,
Thumbnail
(一)以「國際主義作家」自我期許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1954-)6歲時就跟隨父親自日本移民英國,在此就學、成長,雖有Kazuo Ishiguro這個日裔色彩的英文姓名,卻是不折不扣的英國人,其作品除最先兩部作品涉及日本文化情境與認同外,自第3部作品《長日將盡》起,避免了移民慣常會
Thumbnail
)這是石黑一雄的第一本書,拖到現在才看,除了懶和忙之外,也是因為石黑的書通常不會給人愉悅的感覺,看完一本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平反情緒(是的,years!!)記得上一本看的是<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害我好多年都有心理陰影。沒辦法,石黑一雄的書都太慘了,不是結局的慘,而是整本書的氛
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活得像是【長日將盡】的史蒂文斯,表面的循規蹈矩,時則都在壓抑真我,某天回望,才發生自己的人生只剩一片空白,曾經的沉默都是辜負肯頓小姐的傷害。
Thumbnail
林鴻鈞-avatar-img
2025/08/14
最近也看了這部,兩名主角的個性描述與之間情感,二戰前後菁英份子與普羅大眾的不同觀點與群體壓力,英式老派與美式新興菁英的觀念及管理對照,都耐人尋味。
很有意思的是,他們把人心比做有許多小房間的地方,走進去就像走進許多小房間。克拉拉認為,只要有決心和有時間,總能夠走遍每一個房間,直到它們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但保羅這麼說,「那要是你走進其中一個房間,發現那裏面還有一個房間 …… 房間套著房見套著房間 …… 無論你在那些房間裡遊蕩了多久,總會有別的房間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2/21
很棒的書評。 「房間」比喻人心,我算認同。對比目前的AI訓練用的LMM, 真的就那麼回事。我也認為,是有「人心」,人心就是許多知識和經驗的總合,加上貪婪、夢想、欲望,AI的算力遲早會包含這一領域,不會只停留在大數據的快速獲取和分析而已。
麋鹿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安立格 謝謝安大大。我其實對AI 認識不深,但我還是很難想像未來的機器人會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