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

含有「篩檢」共 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爸媽的第一天,你以為只要抱著可愛寶寶就夠了?其實寶寶體內可能藏著「隱形炸彈」:代謝、內分泌、血液或免疫系統的疾病,早期看不出症狀,但錯過48~72小時黃金篩檢,後果可能一輩子!這篇文章用幽默又好懂的方式,告訴你新生兒遺傳篩檢的必要性、檢查內容、真實案例與行動指南,不看,真的會後悔。
Thumbnail
一次大腸鏡檢查,竟讓我提早面對切除瘜肉的震撼教育!你以為大腸癌是長輩的專利嗎?其實,它正以驚人速度年輕化。 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對現代生活型態的警訊。本文將從飲食、肥胖到基因,揭開癌症年輕化的真相,並告訴你,幾歲就該開始為你的腸道健康做準備。這份警惕,值得你花三分鐘了解。
Thumbnail
從驗到兩條線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雖然身體慢慢在「變魔法」,寶寶也從一顆小豆子,變成一個有「手指、腳趾和臉部輪廓」的小人。依然還摸不到股起來的感覺、感覺不到胎動,但身體和心情好像漸漸開始有了些細微卻真實的變化。
Thumbnail
📍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218號 📞 預約諮詢:02-2769-8340 📍粉專 @kenkenupup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其實很多疾病,尤其是癌症,早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 這次特別來到《民生醫事檢驗所》,做「癌症標記篩檢」,一次了解自己目前的健康風險,尤其當你有點
Thumbnail
孕期檢查是為了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除了定期的常規檢查外,還有一些自費篩檢項目,篩檢的目的是什麼?到底要不要做呢?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檢驗#篩檢#懷孕
癌症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不僅對個人健康造成威脅,也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癌症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全面擴大五癌篩檢的補助對象與服務範疇,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吧!
Thumbnail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
持續照顧市民健康!新竹市自114年元旦起與國民健康署合力推動以糞便抗原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胃癌篩檢)試辦計畫。衛生局表示,此次試辦計畫攜手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及安慎診所,針對45歲至74歲民眾提供終生一次的公費胃癌篩檢,並試辦胃癌與大腸癌二合一篩檢,提高早期發現與治療的效果。提醒符合篩檢年齡的民
Thumbnail
你也以為,女兒只是「蠶豆症帶因者」,不會發病嗎? 我是一位從事基因檢測的媽媽,先生確診 G6PD 缺乏症,我們以為孩子只是遺傳帶因,卻沒想到——兩個女兒都被診斷為蠶豆症患者。 這是怎麼發生的?蠶豆症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讓我們從遺傳基因的角度,一起解開這個看似單純卻充滿變數的健康謎團。
蔡緯嘉-avatar-img
2025/04/24
基因障礙是人類醫學巨大的挑戰,比癌症還難攻克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3日指出,「三陰性乳癌」屬於惡性腫瘤,民眾如果發現乳房有腫塊,即應前往醫院檢查。 林三齊院長(見圖)表示,乳癌常見症狀有乳房腫塊、乳房大小形狀或外觀的變化、乳房或乳頭疼痛、乳頭溢液、分泌物。國健署也有提供女性乳癌篩檢的服務,今(114)年開始將篩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