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你還年輕!從健檢報告到餐桌,我們該如何預防悄悄靠近的大腸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odcast單集推薦——大腸癌年輕化 | 閒聊EP182-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大家好!

前一陣子,我做完一次大腸鏡檢查,過程中意外發現並切除了幾顆瘜肉。這個親身經歷,讓我對今天要分享的主題——「大腸癌年輕化」,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體悟。

這兩天剛好聽到這集Poscast,發現這個主題也是醫學界正在密切關注的警訊,讓我突然想整理一下裡面的重點,方便自己容易查找與提醒自己,也順便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癌症,不再只是「老年病」的代名詞?

過去,我們總認為大腸癌是50歲以上才需要擔心的疾病。然而,一個名為「早發性大腸癌」的名詞正被頻繁提及,它指的是在50歲前就被診斷的患者。這意味著,過去被視為中老年限定的疾病,正悄悄地將魔爪伸向年輕族群。

權威醫學期刊《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在2025年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不單是大腸癌,就連胰臟癌、食道癌、膽囊癌及小腸癌等消化道相關癌症,也都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大腸癌、胰臟癌和食道癌高居前三名。

更令人警惕的是,早發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正以每年2%的速度攀升。這個數字,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警惕。

為什麼癌症的腳步,越來越靠近年輕人?

這背後的原因相當複雜,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1. 篩檢意識普及,讓疾病「提早現形」

這其實是個好消息!過去,由於健康檢查和癌症篩檢並不普遍,許多癌症往往在發展到中晚期、出現明顯症狀時才被發現,患者自然以中老年人居多。

如今,健康檢查的觀念日益普及,許多年輕人,甚至二、三十歲就開始定期健檢。當篩檢的年齡提早,疾病被發現的時間點自然也跟著提前。雖然這讓「平均罹癌年齡」的數字看起來下降了,但這也代表我們有機會在癌症初期就發現它,而初期癌症的治癒率是相對高的。這對於整體健康預防來說,絕對是正向的發展。

2. 先天基因與慢性發炎

  • 基因遺傳:有些人天生帶有特定的易感基因,例如「林奇氏症候群 (Lynch syndrome)」,這類患者罹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 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慢性腸道發炎,長期下來也會顯著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3. 我們最能掌握的關鍵:現代生活型態

這一點,是我們能透過自身努力做出最大改變的地方!許多後天的不良習慣,都與癌症年輕化息息相關:

  • 肥胖與高體脂:研究證實,肥胖不僅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甚至可能使其提早報到。令人擔憂的是,台灣成年人近半數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青少年的比例也高達三分之一。
  • NG飲食習慣
    • 加工紅肉:香腸、培根、火腿、漢堡肉等。
    • 含糖飲料:手搖飲、汽水等。
    • 超加工食品:零食、泡麵、微波食品等。 這些食物大多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腸道內毒素堆積,引發慢性氧化和發炎。
  • 久坐不動:研究證實,久坐與大腸癌在內的多種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 抽菸與飲酒:這兩者同樣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吃進去的,真的會影響這麼大?

美國一項長期的「護士健康世代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提供了驚人的數據:

  • 西式飲食:經常攝取加工肉、紅肉、精緻澱粉、甜點的人,其大腸癌前病變(腺瘤/瘜肉)的風險增加了67%
  • 含糖飲料:每天喝兩份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竟暴增2.18倍
  • 維生素D:無論從飲食或補充品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都與大腸癌風險降低有關。

肥胖,點燃體內的「發炎之火」

肥胖之所以危險,關鍵在於它會引發「慢性發炎」與「胰島素阻抗」。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例如脂肪肝),新陳代謝會受到干擾,腸道細胞也更容易產生病變,進而提高大腸癌、胰臟癌、食道癌的風險。Podcast中醫生蒼藍鴿提及,他在診間為客人檢測發炎指數(CRP)時也發現,體重和體脂超標的人,其發炎指數幾乎無一例外都偏高。


有家族史?你的警報器要更靈敏!

如果你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中,有人在年輕時(特別是50歲前)被診斷出大腸癌,那你絕對要提高警覺。建議這類高風險族群,可以提早到35或40歲,就開始考慮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

我該做篩檢了嗎?何時開始?

關於大腸癌篩檢的建議年齡,各國標準不一:

  • 台灣:建議50歲以上。
  • 美國:已於2021年下修至45歲。
  • 澳洲、義大利:更積極,建議40歲後即可考慮。

目前主流的篩檢方式有兩種:

  • 糞便潛血檢查 (FOBT):對於30至45歲的年輕族群,這是一種CP值極高的篩檢工具。現在的採檢工具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在家就能輕鬆完成。結果為陰性,可以相對安心;若為陽性,也別過度緊張,痔瘡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但務必聽從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做進一步確認。
  • 大腸鏡檢查:這是偵測大腸癌與癌前病變最精準的「黃金標準」。最大優點是「檢查兼治療」,一旦發現瘜肉或可疑病灶,可以直接切片或切除。若檢查結果正常,通常每3到5年追蹤一次即可。

這集Podcast提到的具體建議是:

  • 30-45歲:可考慮每年或每兩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 45歲以上:可跟進美國的標準,將大腸鏡納入定期健檢的選項。
  • 高風險族群:有家族史、或有持續腸胃道症狀的朋友,建議直接與醫師討論,安排大腸鏡篩檢。

結語:從今天起,為你的腸道健康投資

無論是早發性還是晚發性大腸癌,我們都能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將風險降到最低。從現在開始,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日常:

  1. 飲食調整:減少紅肉(牛、豬)攝取,以白肉(雞、魚)和植物性蛋白取代。盡量遠離加工肉品、超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
  2. 動起來:告別久坐,將運動融入生活。
  3. 體重管理:維持理想體重,是避免慢性發炎、守護腸道健康最根本的投資。
  4. 定期篩檢:根據自身年齡與風險,選擇最適合你的篩檢計畫。

健康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希望我的經驗與這篇文章的整理,能幫助大家更重視腸道健康,活得更安心、更長久!

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與大腸癌篩檢時須注意的事項,也可以聽一下延伸閱讀裡面推薦的這集Podcast,會更清楚呦~

延伸閱讀

大腸癌年輕化 | 閒聊EP182-蒼藍鴿的醫學通識,2025/08/11

Apple Podcast

Spotify

為何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黃軒醫師健康生活記錄,2025/06/19

方格子

提早大腸癌篩檢 有助更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 臺大醫院研究榮獲《JAMA Oncology》刊登-2025/07/16

台灣大學官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9會員
97內容數
這裡分享維那思的日常與異想
2025/07/03
這裡彙整了許多維那思喜歡的華語歌手與藝人的內容,有興趣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7/03
這裡彙整了許多維那思喜歡的華語歌手與藝人的內容,有興趣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6/30
劉若英,這位我們熟悉的「奶茶」,雖已淡出第一線,但她不僅是一位藝人,更是伴隨許多人成長歲月的重要情感記號。《很愛很愛你》對於將愛意深深藏在心底,期盼開花結果的心情,最後放手的愛;奶茶劉若英首度執導的 Netflix 台劇《忘了我記得》暖心上線,再次證明了她在藝術領域的深厚才華...
Thumbnail
2025/06/30
劉若英,這位我們熟悉的「奶茶」,雖已淡出第一線,但她不僅是一位藝人,更是伴隨許多人成長歲月的重要情感記號。《很愛很愛你》對於將愛意深深藏在心底,期盼開花結果的心情,最後放手的愛;奶茶劉若英首度執導的 Netflix 台劇《忘了我記得》暖心上線,再次證明了她在藝術領域的深厚才華...
Thumbnail
2025/05/16
提到華語流行音樂的女子團體,有一個名字絕對無法繞開——那就是 S.H.E。團體的名稱取自三位成員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她們從2001年出道至今,不僅締造了輝煌的音樂成就,更用她們深厚的姐妹情誼,成為無數人心中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2025/05/16
提到華語流行音樂的女子團體,有一個名字絕對無法繞開——那就是 S.H.E。團體的名稱取自三位成員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她們從2001年出道至今,不僅締造了輝煌的音樂成就,更用她們深厚的姐妹情誼,成為無數人心中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 「吃出不老體質」逆齡飲食建議X超值14天抗老菜單X變年輕的健康實踐 】是一本超實用的保健工具書!由專業營養師著作,書中沒有生澀難懂的醫療專有名詞,豐富的健康保健知識與實用菜單讓忙碌的外食族也能很健康,打造抗老、逆齡不是夢!
Thumbnail
【 「吃出不老體質」逆齡飲食建議X超值14天抗老菜單X變年輕的健康實踐 】是一本超實用的保健工具書!由專業營養師著作,書中沒有生澀難懂的醫療專有名詞,豐富的健康保健知識與實用菜單讓忙碌的外食族也能很健康,打造抗老、逆齡不是夢!
Thumbnail
由於最近很愛照顧健康,又有一定歲數了 需要對健康管理負責,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照胃鏡 現代人的壓力很大,容易有消化道疾病的問題。 但網路上文章都是在講傳統胃鏡有多可怕之類的, 但做為一位剛照完胃鏡的人,想告訴大家 "不要怕,怕就輸了" 抱著一絲絲不安的心情,踏入了診間,醫生跟
Thumbnail
由於最近很愛照顧健康,又有一定歲數了 需要對健康管理負責,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照胃鏡 現代人的壓力很大,容易有消化道疾病的問題。 但網路上文章都是在講傳統胃鏡有多可怕之類的, 但做為一位剛照完胃鏡的人,想告訴大家 "不要怕,怕就輸了" 抱著一絲絲不安的心情,踏入了診間,醫生跟
Thumbnail
「在過去,基因檢測若發現大腸癌有BRAF基因突變,一開始大多不會進行遠端轉移的切除手術。」黃聖捷醫師指出,「但病人如果有機會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會相當顯著,若腫瘤明顯縮小、後續便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爾後患者繼續接受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可以有極佳的預後,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Thumbnail
「在過去,基因檢測若發現大腸癌有BRAF基因突變,一開始大多不會進行遠端轉移的切除手術。」黃聖捷醫師指出,「但病人如果有機會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會相當顯著,若腫瘤明顯縮小、後續便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爾後患者繼續接受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可以有極佳的預後,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