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週】寶寶開始有表情了!孕初期的重點檢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驗到兩條線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雖然身體慢慢在「變魔法」,寶寶也從一顆小豆子,變成一個有「手指、腳趾和臉部輪廓」的小人。依然還摸不到股起來的感覺、感覺不到胎動,但身體和心情好像漸漸開始有了些細微卻真實的變化。


🧠 寶寶發育:五官初現,開始動起來了!

10週的寶寶,從醫學上已經不叫「胚胎」或「受精卵」,而是「胎兒」了(Fetus)。

👉 長度大約 34 公分,像顆葡萄
👉 重量約 45 公克,差不多一片薄薄的吐司邊
👉 身體比例開始出現「頭大身體小」的樣子,因為腦部正在快速發展

這週據說有幾個發展亮點:

  • 臉部輪廓更明顯:眼睛、耳朵、鼻尖漸漸移動到正確位置
  • 牙齦底下長出「乳牙芽」:雖然還看不到,但乳牙已經在牙床底部慢慢成型
  • 四肢會動了:雖然媽媽還感覺不到,但寶寶的小手小腳會揮動
  • 生殖器開始形成:這週起男寶寶的睪丸、女寶寶的卵巢開始發育(還看不出性別)

醫學期刊 Human Embryology 指出,第9~10週是腦部神經網路與心臟結構細緻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候的營養攝取會影響未來神經與心血管系統的成熟。


🤰媽媽身體變化:孕吐高峰期,子宮變大中

以下是第10週常見的變化:

  • 孕吐:許多媽媽的孕吐會在第9~11週到達最高峰
  • 子宮變大:從拳頭大小擴張成類似柚子大小,可能感覺骨盆微微脹脹的
  • 嗜睡、易累:體內的黃體素使妳更想休息
  • 乳房緊繃、腫脹:乳腺發展準備哺乳
  • 白帶增加但無異味屬正常:若有搔癢或分泌物異常,請就醫檢查

這週雖然外表還看不太出懷孕,但內在的身體機制已經開啟一連串「孕育生命」的系統調整。


🧪 懷孕第10週:產檢與初期抽血檢查

通常這週會進行第二次正式產檢,內容如下:

🩺 基本產檢項目

  • 測量體重與血壓
  • 檢查尿糖、尿蛋白
  • 超音波檢查:胎兒大小、心跳、羊膜腔與胎盤著床位置

💉 抽血檢查(健保部分給付)

檢查項目用意血型 / Rh因子確認是否為Rh陰性,預防溶血性疾病血紅素濃度檢查是否有孕期貧血德國麻疹抗體若無抗體,感染風險恐影響胎兒中樞神經B型肝炎、梅毒、HIV預防垂直傳染給寶寶地中海型貧血基因若夫妻同時帶因,需進一步檢查胎兒是否罹患重型地中海型貧血。

這些都是關係到「寶寶能不能健康發育」的重要篩檢。


🧬 唐氏症:一種無法預防,但可以早期篩檢的染色體變化

「唐氏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之一,正式名稱是第21對染色體三體症(Trisomy 21)。意思是:寶寶的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條。這會導致寶寶的發展和一般孩子不同,可能包含:

  • 輕度到中度智能障礙
  • 語言與認知學習進展較慢
  • 心臟、腸胃或免疫系統發育異常的風險較高

在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中,就有一位唐氏症患者「英玉姐姐」的角色,由真正的唐氏症演員鄭恩惠飾演。她的演出溫暖又真實,也讓很多人第一次從「不是醫學名詞,而是人的生活」來理解這件事。

英玉喜歡畫畫、喜歡家人,有穩定工作與自己獨立的生活,也讓觀眾明白——唐氏症不是一種「無法生活」的狀況,而是需要更多社會支持與家庭陪伴的生命旅程。

但現實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已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挑戰。因此,早期的染色體異常篩檢,可以讓父母做出選擇與安排。


⏳ 什麼時候該做唐氏症篩檢?10週是第一次機會

篩檢方式:

  1.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11–13週,母血檢驗 + 頸部透明帶(NT)超音波,可檢出率約85%(健保部分補助)
  2. 非侵入性產前檢測(NIPT),10週起即可,僅抽母血,檢測胎兒DNA,準確率達99%,但需自費約1.5萬以上
  3. 羊膜穿刺(診斷性檢查),16–20週,抽取羊水檢查胎兒染色體,為準確率百分百的方式,但約有0.1~0.3%流產風險,35歲以上婦女健保補助

✅ 如果妳還在考慮、或本週沒時間安排,也可以在11~13週時做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或直接選擇 NIPT。

✅ 若第一孕期來不及,第二孕期還有四指標唐氏症篩檢(15–20週)與羊膜穿刺。

篩檢讓妳有更多時間思考與準備——這是現代醫療想要帶給孕婦的一種「知情與主導」。


🥗營養提醒:基礎三寶持續補充

這週的營養補充仍以三大基礎為主:

  1. 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建議每日400~800微克(CDC與衛福部一致建議)
  2. 鐵質:防止孕期貧血,天然來源如紅肉、菠菜、黑芝麻
  3. 維生素B群:幫助神經系統發育,也能減輕孕吐、情緒波動

若出現便祕,可以搭配膳食纖維、水份與含益生菌食物,例如優格、味噌、泡菜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媽醫學筆記
1會員
11內容數
媽媽醫學筆記
媽媽醫學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最近早上都在「等」──不是等胎動,是等⋯⋯順利上廁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戒了早餐店的大冰奶,懷孕前每天準點報到的人,懷孕後竟然變得像擠最後的牙膏一樣困難。那種卡住又不敢用力的感覺,實在讓人很挫折。
Thumbnail
2025/07/23
最近早上都在「等」──不是等胎動,是等⋯⋯順利上廁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戒了早餐店的大冰奶,懷孕前每天準點報到的人,懷孕後竟然變得像擠最後的牙膏一樣困難。那種卡住又不敢用力的感覺,實在讓人很挫折。
Thumbnail
2025/07/16
從一個閃爍的小點,到小小人形的開始,寶寶和我們都在慢慢變得真實。 這週回診,超音波畫面這次看到的,不只是那個「閃啊閃的小光點」,而是一個開始有頭有手、彎著身體的小小人形──他安靜地躺著,像是縮成一團準備冬眠的小動物,還看不出表情,但讓我比較有當媽媽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7/16
從一個閃爍的小點,到小小人形的開始,寶寶和我們都在慢慢變得真實。 這週回診,超音波畫面這次看到的,不只是那個「閃啊閃的小光點」,而是一個開始有頭有手、彎著身體的小小人形──他安靜地躺著,像是縮成一團準備冬眠的小動物,還看不出表情,但讓我比較有當媽媽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7/15
昨天PanSci科學新聞網上架了一部有趣的短片,原來,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談判,從還是受精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因為需要媽媽和寶寶的細胞,交換訊號、互相配合,才能促成胎盤的形成與穩定,有效的傳遞營養。
Thumbnail
2025/07/15
昨天PanSci科學新聞網上架了一部有趣的短片,原來,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談判,從還是受精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因為需要媽媽和寶寶的細胞,交換訊號、互相配合,才能促成胎盤的形成與穩定,有效的傳遞營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即將要分娩了,再生產前,到底要準備哪些東西?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沒什麼想法, 記得C媽生第一胎時,也是聽人家說,要記得準備生產東西,才開始意識到,原來生小孩,還要帶待產包,不是人去就好了嗎?到底生產要帶哪些東西?C媽分3大類,哪3大類?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即將要分娩了,再生產前,到底要準備哪些東西?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沒什麼想法, 記得C媽生第一胎時,也是聽人家說,要記得準備生產東西,才開始意識到,原來生小孩,還要帶待產包,不是人去就好了嗎?到底生產要帶哪些東西?C媽分3大類,哪3大類?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護理,特別著重在早產兒的管路建立上。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管路建立對於早產兒的治療非常重要,因為點滴管路對孩子的藥物和營養進入身體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還提到了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並推薦讀者前往早產兒基金會網站瞭解詳細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護理,特別著重在早產兒的管路建立上。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管路建立對於早產兒的治療非常重要,因為點滴管路對孩子的藥物和營養進入身體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還提到了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並推薦讀者前往早產兒基金會網站瞭解詳細資訊。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分享了在學習成為人母的旅程中,以溫柔生產照顧寶寶、以親密肢體接觸對新生兒的重要性,以及負離子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益處。文章中深入介紹免疫棒棒油的成分和使用方式、以及負離子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並分享了許多新生兒與負離子的故事。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分享了在學習成為人母的旅程中,以溫柔生產照顧寶寶、以親密肢體接觸對新生兒的重要性,以及負離子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益處。文章中深入介紹免疫棒棒油的成分和使用方式、以及負離子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並分享了許多新生兒與負離子的故事。
Thumbnail
產後一週,解鎖一系列成就和感受:成功手擠母奶、嘗試不同親餵方式、練習換尿布。 育兒不僅是照顧孩子,也是夫妻間合作和成長的過程。
Thumbnail
產後一週,解鎖一系列成就和感受:成功手擠母奶、嘗試不同親餵方式、練習換尿布。 育兒不僅是照顧孩子,也是夫妻間合作和成長的過程。
Thumbnail
小寶寶真的好可愛呀~💕 但他們小小一隻肚子卻那麼大,還會不停哭鬧,發生了什麼事? 新手爸媽往往會有疑問或擔憂,究竟是吃太飽還是肚子脹氣,或是生病了很不舒服,要怎麼去辨別?拍嗝跟按摩需要注意什麼重點?作伴小編借你幾分鐘,帶你看乎清楚~
Thumbnail
小寶寶真的好可愛呀~💕 但他們小小一隻肚子卻那麼大,還會不停哭鬧,發生了什麼事? 新手爸媽往往會有疑問或擔憂,究竟是吃太飽還是肚子脹氣,或是生病了很不舒服,要怎麼去辨別?拍嗝跟按摩需要注意什麼重點?作伴小編借你幾分鐘,帶你看乎清楚~
Thumbnail
小寶貝在媽媽肚子裡的10個月, 我們透過醫院專業的儀器檢查, 跟著寶寶一起經歷奇妙孕育的過程成長............ 隨著寶寶的成形,有力的心跳,越來越清晰的五官和確定了性別, 一步一步都讓興奮與期待像漣漪落在爸爸媽媽的心湖中, 擴散開來越來越強烈~~~ 這個甜蜜的過程直到我們看見寶寶的誕生格
Thumbnail
小寶貝在媽媽肚子裡的10個月, 我們透過醫院專業的儀器檢查, 跟著寶寶一起經歷奇妙孕育的過程成長............ 隨著寶寶的成形,有力的心跳,越來越清晰的五官和確定了性別, 一步一步都讓興奮與期待像漣漪落在爸爸媽媽的心湖中, 擴散開來越來越強烈~~~ 這個甜蜜的過程直到我們看見寶寶的誕生格
Thumbnail
除了上班要記得關心老婆是否有乖乖吃飯、休息之外,下班回家後就是問問今天做了哪些事情啊?身體狀況好不好啊?老婆懷孕老公能做的事好像也不多,多體貼持續關心,不時幫太座水腫的腳捏一捏、揉一揉,摸摸肚子趴下來跟寶寶說說話
Thumbnail
除了上班要記得關心老婆是否有乖乖吃飯、休息之外,下班回家後就是問問今天做了哪些事情啊?身體狀況好不好啊?老婆懷孕老公能做的事好像也不多,多體貼持續關心,不時幫太座水腫的腳捏一捏、揉一揉,摸摸肚子趴下來跟寶寶說說話
Thumbnail
自從知道自己有了寶寶的一刻開始,看醫生拿取懷孕證明,排期去醫院檢測唐氏,選擇想在哪一家醫院分娩… 已經開始忙著有關寶寶和自身的事情了。https://wowmama.com.hk 懷孕三個月,寶寶從胚胎發展成為「三頭身」的模樣,頭、身驅和雙腳開始分開,可以稱做胎兒了。 寶寶三個月的變化: 從第9周就
Thumbnail
自從知道自己有了寶寶的一刻開始,看醫生拿取懷孕證明,排期去醫院檢測唐氏,選擇想在哪一家醫院分娩… 已經開始忙著有關寶寶和自身的事情了。https://wowmama.com.hk 懷孕三個月,寶寶從胚胎發展成為「三頭身」的模樣,頭、身驅和雙腳開始分開,可以稱做胎兒了。 寶寶三個月的變化: 從第9周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