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

含有「能源政策」共 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題,萬物飛漲,唯獨薪水不漲。人民的痛苦誰人知道?社會底層勞工的心聲向誰訴苦?政府啊,坐在辦公室吹冷氣領高薪的官員們,能否做出有利照顧百姓的決策?不要只為了利益在鬥爭。為何國家花了4千億蓋好的核四不用,每年花3、4千億(推測)去買昂貴的天然氣發電?如果核四每年發的電都替台灣賺1千億,10年就可以替台
Thumbnail
在這一年「不確定性」應該是在政策評論中最常見的詞彙了。 碳捕捉市場CCS也是如此。最近聽了幾場論壇等發現在亞洲對於碳捕捉相當的樂觀,並且認為這應該是在串串任內中不受影響的領域了;然而在北美市場現實卻截然不同。為啥關心北美?因為北美市場占比整個行業將近50%的市場與發展。 所以不受川普影響,這個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川普政府的Drill, Baby, Drill 能源政策旨在增加美國石油產量以降低油價,然而,石油公司卻不配合,這個政策沒考量到的經濟邏輯可能讓它事與願違。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電動車(EV)的普及,全球的電力需求正面臨顯著增加。這一趨勢不僅影響到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也對政府的能源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   AI運算的電力需求 AI的運算需求主要分為兩個階段:訓練階段和推論階段。根據研究,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如GPT-3的電力消耗可達
宇牛-avatar-img
2025/03/19
kk-avatar-img
1
美國會搶走台積電嗎?
kk-avatar-img
1
和碩董座童子賢針對AI時代的臺灣提出深刻見解,從AI發展趨勢、產業洗牌、國際競爭到能源政策等面向,分析臺灣的挑戰與機會。他提醒臺灣需積極應對,避免落後,並在AI浪潮中找到自身定位。文章並附上講師阿峰老師的教學經歷與聯絡方式。
Thumbnail
隨著 川普政府上任百日後,美國碳捕集與封存(CCS)進程雖遭遇最初的審批放緩,但仍持續向前推進。本月迎來 重要監管里程碑,西維吉尼亞州於 2 月 26 日獲得 Class VI 監管權(primacy),並於 3 月 28 日正式生效,成為繼 2018 年以來第四個獲得該權限的州。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發布了「釋放美國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旨在全面推動美國能源產業的發展,解除前政府時期對能源生產的各種限制,並加強國內能源供應鏈的獨立性。本文摘要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方向與核心的關鍵人物。
先說我認為會續貶的最主要因素:全球經濟緊縮、資本外流、低利率、錯誤能源政策、台海局勢惡化。若新政府能夠妥善操作,AI 供應鏈的發展以及台灣強大的外匯儲備或許能成為逆轉頹勢的重要籌碼。 一、利率因素 2025年,美國基準利率仍維持在 4.8% 的高點,遠高於台灣的 2%。利率差異直接影響資本流
Thumbnail
雪佛龍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公司,業務涵蓋石油與天然氣的勘探、開採、精煉與銷售。近期重點包括削減2025年資本支出、15億美元重組費用、530億美元收購赫斯公司,以及總部遷至德州。面臨油價波動、政策差異及併購仲裁挑戰,雪佛龍透過資產優化和成本控制,強化財務穩健性,推動低碳轉型及產能增長,維持市場競爭力。
「今年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創下歷史新高,但執政黨與在野黨的爭論卻讓預算成為政治角力的舞台。護照短缺、發票獎金取消等危言聳聽的說法背後,真相究竟為何?在野黨提出的刪減與凍結預算,是為了阻礙國家運作,還是要強化財政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