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7 回顧2024,碳捕捉市場降溫,政策不確定仍影響商務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一年「不確定性」應該是在政策評論中最常見的詞彙了。

碳捕捉市場CCS也是如此。最近聽了幾場論壇等發現在亞洲對於碳捕捉相當的樂觀,並且認為這應該是在串串任內中不受影響的領域了;然而在北美市場現實卻截然不同。為啥關心北美?因為北美市場占比整個行業將近50%的市場與發展。

所以不受川普影響,這個論點我認為是也不是,執得商榷。

是的地方:眾所周知,串串對於石化產業的熱愛,讓許多人都張開了雙眼,似乎Drill Baby Drill就暗示著要大力開發碳捕捉市場了。

然而,這所謂的碳捕捉目的,未必是為了要移除,而是要為了要產出更多的石油,也就是EOR(Wnhance Oil Recovery),導入該技術確實可以增加25~45%不等的產量,這對於開發商而言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而以北美市場而言,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發展是以EOR為主,換言之,這減碳的目的是為了賺更多。

不是的地方:儘管並非所有的專案都是EOR,並且也有許多的專案是以真正的除碳為主。但是如果我們用數據來看會發現,事實上在CCS專案在2024年時,專案開發受到Delay的比例從2022年提升到42%了!

最為有趣的是,當初說要蓋的Storage Hub Level專案,大概100個專案中,只有30%揭露出真正的專案資訊,也就是有清晰的Emitter(碳排者)、Captuer(補碳)、與Storage Operator(存碳)而將近80%在資訊揭露相當不清楚。更不用說知道誰是真正的offtake(購買者)


raw-image


當然最大的疑慮還是來自: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又來..)

拆開來講就是

1.政府是否會繼續給減碳的補助:45Q, 45V

2.地方政府是否繼續支持:可以看前面週報,會發現現在地方政府的反彈越來越大,例如South Dakota, Louisiana 近期的群眾反對聲浪逐漸變大,並且想要立法影響當地的開發商。

3.Permit & Cost :也就是Storage端是否「到位」。這也是比較反多數人理解的部分,因為過去幾年是因為技術尚未到位,但是近幾年更多的是Storage端成了Bottleneck

也就是碳儲存的地方是否真的可以存了?碳儲存和EOR在申請Permit上完全不一樣,前者採用ClassII, 後者採用ClassVI,而申請成本可以差10~100倍。EOR是相當成熟的技術,但是碳儲存卻是近年來才開始的,因此很多規範等都尚未明訂。

當然還有很多的理由,但這幾點是相當常見的。

最後,關於碳捕捉與碳儲存的未來應用呢?根據Rystad Energy的分析,未來幾年將會從Gas 轉往Power電力領域。但電力領域他們是怎麼看待碳捕捉與碳儲存呢?下一兩週我再來持續分享。

raw-image

儘管在專案面上很多廠商遲疑,但是同時間也相當多廠商相當樂觀看待該技術,因為在石油、化工、和諸多領域中CCS是必要的。所以目前更像是短暫的觀望,但整體並不影響未來樂觀發展。

資料來源:https://lnkd.in/ggnPpvnm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與訂閱:)



avatar-img
12會員
53內容數
這是一個大齡仔,跑去美國柏克萊唸書的紀錄。他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當作家,在海邊寫著城市的話題,關懷著社會發生的種種問題。會努力做到不嘴砲,只講一些實際的東西。面向包含如何說服另一半陪同到美國工作、留學的種種趣事、心態與未來實際找工作的記事。我不是作家,作家是讀者,因為沒有讀者,打那麼多也沒用。歡迎大家留言、批評、吵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蓋瑞Talk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 川普政府上任百日後,美國碳捕集與封存(CCS)進程雖遭遇最初的審批放緩,但仍持續向前推進。本月迎來 重要監管里程碑,西維吉尼亞州於 2 月 26 日獲得 Class VI 監管權(primacy),並於 3 月 28 日正式生效,成為繼 2018 年以來第四個獲得該權限的州。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發布了「釋放美國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旨在全面推動美國能源產業的發展,解除前政府時期對能源生產的各種限制,並加強國內能源供應鏈的獨立性。本文摘要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方向與核心的關鍵人物。
這篇文章總結了 2025 年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舉行的 Future of CCUS Summit 會議重點,聚焦於 CCUS(碳捕集與儲存)技術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政策影響及產業未來趨勢。透過與業界專家交流,探討了減碳政策在全球不同區域的推動力、高碳排放行業的挑戰,以及各種創新的減碳商業解決方案。
Building Performance Standards (BPS) 是拜登政府推動的一套減碳政策框架,聚焦於提升建築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並透過罰則和激勵措施推動行業創新。看來川普時代還會延續,這會如何影響未來房地產和建築業?點擊了解更多!
今年的期許就是多寫下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想法。一方面把輸出作品當磨練,透過撰寫中了解自己的思路;二方面,藉由分享希望結交個多朋友與了解更多不同觀點。如果您對每週CleanTech一下有興趣,歡迎追蹤與訂閱,您的任何回饋都是最大的支持。
每一年都會有一些新的願望,今年度的期許就是多寫下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想法。一方面把輸出作品當磨練,透過撰寫中了解自己的思路;二方面,藉由分享希望結交個多朋友與了解更多不同觀點。如果您對每週CleanTech一下有興趣,歡迎追蹤與訂閱,您的任何回饋都是最大的支持。
隨著 川普政府上任百日後,美國碳捕集與封存(CCS)進程雖遭遇最初的審批放緩,但仍持續向前推進。本月迎來 重要監管里程碑,西維吉尼亞州於 2 月 26 日獲得 Class VI 監管權(primacy),並於 3 月 28 日正式生效,成為繼 2018 年以來第四個獲得該權限的州。
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發布了「釋放美國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行政命令,旨在全面推動美國能源產業的發展,解除前政府時期對能源生產的各種限制,並加強國內能源供應鏈的獨立性。本文摘要未來川普的能源政策、方向與核心的關鍵人物。
這篇文章總結了 2025 年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舉行的 Future of CCUS Summit 會議重點,聚焦於 CCUS(碳捕集與儲存)技術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政策影響及產業未來趨勢。透過與業界專家交流,探討了減碳政策在全球不同區域的推動力、高碳排放行業的挑戰,以及各種創新的減碳商業解決方案。
Building Performance Standards (BPS) 是拜登政府推動的一套減碳政策框架,聚焦於提升建築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並透過罰則和激勵措施推動行業創新。看來川普時代還會延續,這會如何影響未來房地產和建築業?點擊了解更多!
今年的期許就是多寫下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想法。一方面把輸出作品當磨練,透過撰寫中了解自己的思路;二方面,藉由分享希望結交個多朋友與了解更多不同觀點。如果您對每週CleanTech一下有興趣,歡迎追蹤與訂閱,您的任何回饋都是最大的支持。
每一年都會有一些新的願望,今年度的期許就是多寫下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想法。一方面把輸出作品當磨練,透過撰寫中了解自己的思路;二方面,藉由分享希望結交個多朋友與了解更多不同觀點。如果您對每週CleanTech一下有興趣,歡迎追蹤與訂閱,您的任何回饋都是最大的支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Ohu1G6N6vkBraffOXhnGPuPsSVU73PGaLzUDME2kh8/edit#gid=428533053 聯合再生2022年海外營收比重一度站上5成,2023年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嚴重、庫存高築,造成海外市場也不理想,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Ohu1G6N6vkBraffOXhnGPuPsSVU73PGaLzUDME2kh8/edit#gid=428533053 聯合再生2022年海外營收比重一度站上5成,2023年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嚴重、庫存高築,造成海外市場也不理想,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