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定義

含有「自我定義」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其實由你的「核心信念」決定。 那些早年內化的信念,如「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 正悄悄影響你的選擇、壓抑你的行動力。 真正的改變,不是更努力,而是從重寫這些信念開始。 本文將引導你透過覺察、拆解與重塑信念的過程,奪回你的人生主控權。 現在就開始,讓信念為你服務,而不是束縛你。
Thumbnail
感謝分享 要改變信念真的不容易 從小行動開始著手慢慢累積 真的是好方法
這篇文章描繪了我求學時期被算命師定義為「軟汫」的經驗,以及這個標籤如何影響我的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內容有我如何內化負面標籤,先發制人地貶低自己以避免被他人傷害,以及後續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和反思,重新定義自我,並接納自身的脆弱。
Thumbnail
提姆羊羊-avatar-img
2025/05/06
「如果我先承認我不好,那別人就不會來說我哪裡不好,即便說了,我也不會那麼痛。」 看到這句很有感,自己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現在比較釋然了,會把這一切當作是一個大方向,把與自己相關的視為自己的一項「特質」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7
提姆羊羊 你說得好棒,把它當作特質、當作自己的其中一部分。這樣的視角真的很溫柔也很穩。那些防衛機制,曾經是我保命的盾,現在隨著年紀增長,也可以變成認識自己的鑰匙。 很開心在這裡遇見願意這樣誠實分享的你。
本篇為《格局,決定你的結局》閱讀心得觀後感。整理筆記的同時,剛好與生活上發生的事件巧妙結合, 你要當「LKK老扣扣阿嬤」還是「銀髮魔女奶奶」?要當「可愛超人媽媽」還是「老母親」?決定要變成怎樣的樣子,取決於我們對自己的形容。未來就從創造屬於自己的稱謂開始吧!
Thumbnail
4/5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