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
含有「臺劇」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2025/08/22
【採訪後記】由內而外,從愛出發| 謝章穎 演員專訪
採訪幾乎和受訪者都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見面就要對方掏心掏肺,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很難。有時候我也會看著自己的訪綱捫心自問,如果這些問題拿來問自己,我答得出來嗎?
#
零日攻擊
#
蛇仔
#
演員
3
留言
彼得的自由國度
2025/07/31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2024年播出的台灣電視劇集,由徐譽庭編劇及執導,由林依晨、許瑋甯、賀軍翔、柯震東主演。故事講述兩位同月同日出生的女性,愛上了同一個男人,成為情敵,12年間通過社交媒體幻想對方活的更好而產生嫉妒。多年後再次重逢,兩人分別是已婚與單身的身份,40歲左右的她們在家庭、職場、生活之間
#
臺劇
#
編劇
#
導演
23
6
雅米
2025/08/03
1
這部我有看,還不錯
1
彼得
發文者
2025/08/03
1
雅米 我也覺得還不錯!
1
李四郎的沙龍
2024/10/31
食慾
靈魂進入胃臟 山洞般幽暗但寬闊 刷洗並擦拭胃壁上種種慾望 驚覺魂魄染上了各種泥垢 韓劇固然多元,但相較於其他國家,更擅長把不是人的妖魔鬼怪拍得很有人性,雖然往往讓人性的醜惡面流於刻板。例如:《與神同行》、《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不可殺:永生之靈》、《當滅亡來到我家門前》、《S
#
泰劇
#
韓劇
#
日劇
16
4
❦ 莊小昕
2024/10/31
4
最後一張照片,是待在郭怡美的四郎嗎? 謝謝四郎分享!用看戲劇出國法,真的很不錯呢!
4
李四郎
發文者
2024/10/31
1
❦ 莊小昕 對呀!好眼力! 內人偷拍後很得意。 是呀!閱讀或藝術活動,往往能超越時空。 謝謝閱讀與肯定。
1
彼得的自由國度
2024/06/23
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英語:Workers)是2020年的台灣電視劇集,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散文集《做工的人》。由鄭芬芬執導,李銘順、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薛仕凌、曾珮瑜主演,是台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集。全劇共六集,在2020年5月10日起播出。
#
臺劇
#
做工的人
#
作家
30
7
三土
2024/07/03
1
這部很好看。書也好看。
1
彼得
發文者
2024/07/03
1
三土 對,作者是林立青,他本身就是工地監工出身。所以,作品內容就很接地氣。
1
彼得的自由國度
2024/05/16
人選之人—造浪者
最近看了一部劇。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Wave Makers)是一部由大慕影藝製作、Netflix獨播的臺灣原創影集,由林君陽擔任導演,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主要演員有謝盈萱、黃健瑋、王淨、戴立忍、陳姸霏等。全劇於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全球上線。
#
臺劇
#
人選之人
#
造浪者
30
留言
弦悅的沙龍
2024/02/26
臺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觀後心得
劇情講述了偏鄉醫院醫護人員所面臨的艱辛和壓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救援,突出了醫療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對工作的熱忱。劇情寫實,包含一些血腥場景,值得觀看。
#
醫師
#
開刀
#
醫院
20
2
麋鹿林
2024/05/15
1
這部電視劇內容看來是很正面的,但是為什麼要用「暴走」這個詞呢?一個失控的執業醫師如何讓病人放心?
1
弦悅
發文者
2024/05/15
喜歡
麋鹿林 我覺得取名為暴走應該是因為主角的個性比較豪放,也因為受過創傷導致心靈的創傷才導致她開始自我放逐,隨心所欲的做事。
喜歡
消費型文青的沙龍
2023/04/09
溝通失效,狂粉加料|《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
知名臺劇《華燈初上》授權改編沉浸式作品,票房不如預期。適逢「家聲場」,於是前往體驗演出並觀察劇場新興粉絲文化。
#
指喃FEB2023第❸期
#
有靈魂迴響
#
華燈初上
3
留言
故事茶館
2023/04/06
臺劇《模仿犯》角色側寫:從劇情中淺談11個重要角色的形象設定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
模仿犯
#
臺劇
#
影評
4
留言
不專業臺灣公民的沙龍
2021/05/18
臺劇該如何是好?
你多久沒有看臺劇了? 這幾年可明顯的看見其他國家的戲劇慢慢的在超越臺灣,卻不見臺灣跟上世界的腳步。說的清楚些,韓國、中國、泰國、日本、臺灣中,韓國的產業結構最穩定,也是最受到矚目的。稍後會詳細解析臺劇與韓劇的差別,以及我們的產業環境。
#
臺劇
#
火神的眼淚
#
太陽的後裔
1
留言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2021/02/04
劇評▕ 《大債時代》- 我們都積了點債,所以走不到幸福的入口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
大債時代
#
Netflix
#
公視
24
9
亭安 Ann Lin
2021/02/18
喜歡
我其實不大敢看太過沉重的影片,《大債時代》光是片名,就讓我害怕去看,加上片名也讓我聯想到我的金融專業,更是讓我膽怯,很怕看到我們這行的某些人士有多麼的罪孽深重這樣;可是因為你這篇文章,讓我對這部劇集有了強大的好奇,也因為只有六集,所以年假期間把他看完了,果然有看到我們這行有些罪孽深重的部分(應該加投資警語的^^),劇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很寫實沉重,但結尾的部分,或許劇組還是想要給一些希望吧,在情感上,我喜歡這個帶著亮光的結局,但理智上,我覺得他的收尾,太過夢幻、不切實際,有些壞了整部劇集的調性。
喜歡
怒怒心理師
發文者
2021/02/18
喜歡
那部份就讓人咬牙切齒...投機心態,總是認為自己就是萬中選一,心理學上的賭徒謬論與個人神話,也是在說人面對投資時的謬誤,如妳所說,讓人膽戰心驚!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