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

含有「龍應台」共 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因為事業而寫作,明顯是個死胡同,AI時代來臨,基本上宣告了文字創作者的死刑,接下來圖片、影音創作者勢必也做如針氈。 在意識到創作對於事業的瓶頸後,意識到出一本書的人生目標遙不可及,對於文字創作益發意興闌珊。 但偶然間看到以往很喜歡的作家龍應台,搬到台東後文章內容從過往的大開大闔如野火集、大江大海
好久沒看龍應台作家的書了,這是我第一次看龍應台的自然書寫(雖然前面有一本《大武山下》但我還沒看),我覺得非常喜歡,很有龍應台作家的風格——溫柔中帶有批判,而這個批判來自於深深的愛。
Thumbnail
繼蔣勳作家之後,龍應台最近成為了我嚮往了作家。該說是巧合嗎?蔣勳、龍應台、我皆為水瓶座,或許這就是他們的文字總是能深深的牽引著我的思緒的原因。 當我推薦「注視」龍應台這本書給朋友時,朋友問我這本書好看的點在哪,其實當下我不太知道我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就如同有人問你,你喜歡你的另一半什麼,很難說
Thumbnail
王導-avatar-img
2025/06/04
很閒的人,或是經歷過什麼,才有機會從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注意到些微的什麼吧! 想起打藥的那些時刻,在白血球指數終於拉高稍有抵抗力的時候,總是特別愛到公園坐坐,從秋天到冬天,葉子從綠到黃到掉落,有一次間隔時間比較長,空氣中的味道似乎有點不一樣,看到光禿禿的樹枝,為什麼會想落淚? 公園中散步的人大多是老人,要嘛走很快專注在快走,要嘛聚在一起閒聊,等人放音樂一起來場廣場氣功,好像只有小孩子,會精挑細選注意樹葉的形狀,任憑想像力撿起來玩。 想得起今天的雲是什麼顏色嗎?形狀如何呢?每天經過的東西,看在眼裡卻不一定有放到眼裡。 有時想當那個很閒的人,也不想當那麼閒的人。
Landy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5
王導 有可以一起體會相同空間的人很幸運
兩千年後出生的我,一九年間的故事像是傳說。國小時曾真心地好奇,「兩岸」指的是哪兩岸,為什麼像佛地魔的名字,大家的回答有點隱晦又說不清楚?明明說著相似的話,有著一樣的文化習俗,為什麼新聞時常報導兩岸關係緊張?那篇幅不多的「兩岸」,為什麼在今日的新聞中還時常被提及,歷史,不應該已經過去了嗎?
Thumbnail
當代年輕人真的比較任性、比較脆弱嗎? 《親愛的安德烈》透過母子書信,揭開世代溝通的真相——唯有放空一切、從頭學習,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世界。
Thumbnail
本文針對龍應台在紐約時報的投書,從資料素養及邏輯分析角度,逐點評論其論述中存在的敘述邏輯錯誤、引用資料方式錯誤,以及對中國威脅的選擇性忽視等問題,並提出更穩健的對外發聲方式。
Thumbnail
龍應台投稿紐約時報標題「台灣維持和平與自由的唯一途徑是與中國和解」,內文聲稱:「不和平,就沒有自由民主」、「台灣和平地維護自由的唯一方法,是以某種方式與中國和解」。這些論述,明顯都是簡單化、情緒化、製造恐懼的方式在論述台海兩岸議題,正都是典型的「反動的修辭」。 「最黑暗的時刻」,唯良知才能戰勝黑暗!
Thumbnail
拿起龍應台的《注視》,濕冷的早上適合讀書。 才翻起第一章,被起頭的文字觸動: 我的身體阿,既然我們相伴行旅的時光所餘不多, 我開始對你有一種全新的溫柔…….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2/25
的確與其漂亮,不如與眾不同(有獨特性)。
卿子_生活旅繪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6
氣泡水 呵呵~~格友是慧心慧眼~~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龍應台著 一日不見,卻天人永隔,面對這突然其來的驟變與告別,文字寫不出我心底的沉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