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某節下課,小V突然無聲地走到我座位旁邊,我停下改作業的手,轉身問ta,怎麼啦?
小V沒有回答。
我:「怎麼啦?披頭散髮的?」
小V還是沒有回答。
我很小心地輕輕將ta眼前那戳頭髮撥往旁邊(而且不碰到ta的皮膚),我發現ta眼角好像有一滴淚水。「小V,你哭了是嗎?」
直到問了第三次,ta才幽幽地說,ta剛才上課又睡著了。
我:「上課睡著為什麼要哭呢?」
小V:「因為我會很自責……」
然後,我與ta臨時開啟了一場晤談,從ta為什麼上課那麼容易睡著切入,談了很多很多,也一起想了各種防範的方式,ta在過程中,多次提到ta的爸爸曾經跟ta說的話。
有關上課睡覺的話題談到一個段落後,小V冷不防的又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ta突然說:「老師,有的時候家裡沒有其他人,我卻會聽到有人在罵我
。」
我:「你很確定家裡沒有人?會不會是來自鄰居的聲響?在罵你?"那個人"說的內容是什麼?」
小V:「那個人對我罵三字經。」
聽到這裡,我難免聯想到難道是阿飄?還是思覺失調症的前兆?兩種都很恐怖!!😱😱 我跟自己說,先不要亂想,先理性地幫這孩子推敲一下才是!
我:「"那個人的聲音",有讓你聯想到誰嗎?或是跟生活中什麼人的聲音很像呢?」
小V沉默了約5秒後,ta才回答:「我覺得那像是爸爸的聲音……」
聽到這答案,我鬆了一口氣,好,至少可能不是玄學或精神學的層面了!😆😆
我:「爸爸他……曾經用三字經罵你,是嗎?」
小V:「好像沒有……」
我:「那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像是爸爸在罵你的聲音呢?」
小V:「因為那個聲音,會讓我想到爸爸常對我說的一些話。」
我:「是什麼話呢?可以告訴我嗎?」
小V:「……爸爸常常嫌我有暴牙,又長太胖,臉太大、腿太肥,看起來很醜,我想去燙頭髮,用髮型來遮臉旁邊的肉,但他又不准我燙髮……」
我:「你要不要試試自己用電棒捲?」
小V:「不想,那很累,手會很痠。而且他總是認為我沒有盡全力念書,所以才無法考第一名……」小V在敘述這段內容的時候,眼淚又撲簌簌地流下來……
我:「我是覺得妳蠻可愛的啊,而且其實看起來也不會很胖?!」
小V:「那是因為我穿長褲遮起來了。」
我:「那不是就不用擔心了嗎?」
小V:「但我也想試試穿短裙啊~」
我:「好吧!那離夏天還有一些時間,或許可以查查有沒有能瘦下半身的運動,你就能趁這段時間練練,也許下半身就可以變瘦一點哦!
但我更擔心的是爸爸覺得你沒有全力念書的這段耶,因為就我的觀察,你還蠻用功的啊!至少我每次到班上,都看到你在念書!」
小V:「爸爸、媽媽他們都很聰明,都是學霸,所以他們常常覺得我不夠聰明,沒有遺傳到他們;他們也覺得我不夠用功,不然應該可以透過努力念書,還是可以念到第一名。」
我:「冒昧請教,爸爸媽媽現在在他們的事業上,是不是也屬於中高階層的主管?而且事業成就很好?」
小V點點頭。
會這樣冒昧詢問,是因為我聯想到一些其他案例,有許多事業很成功的家長,常常會直接認為自己什麼都(要)是最好的,包含"孩子的狀態"。
但他們忘了自己小時候並不是高階事業成功人士,忘了自己是到中年後才獲得事業上的成就,忘了自己的孩子現在還只是孩子,還在成長發育中,就一股惱地用自己的現況要求孩子要"搭配"。
這樣的要求就像是揠苗助長一樣!
我:「小V,聽起來爸爸對你的期待很高,而且甚至有點太高了,你覺得你可以跟爸爸說明,你其實已經很用功念書了,請他不要再錯怪你了嗎?」
小V:「我覺得不可能,他不會聽我說的。」
我:「好吧,如果爸爸那邊的想法不能改變,那至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覺得你蠻用功的,而且成績也不錯,雖然不是每次都達到爸爸要求的第一名,但至少你可以肯定自己的努力。
你現在才17歲,還在發育中,而且其實你很有服裝穿搭的想法,只是現在受限於學校要求,還是得穿制服,等到上大學後,你就可以更自由的穿搭了!到時想燙頭髮的話,我想爸爸也管不著囉~所以你未來一定會比現在更美,我發誓!一定會的!那現在就先不容貌焦慮了好嗎?畢竟焦慮也會讓自己常常心神不寧,這樣可不會幫助自己變美哦!
而爸爸對你的期待與要求,可能是他有一點操之過急?所以說法及態度上讓你覺得受傷,但他一定非常愛你,才會很希望你變得很優秀,如果你可以理解爸爸的初衷,那日後他又對你提出那些要求的話,你先問問自己,那些要求是否合理?
若合理,可以聽聽爸爸的建議並改善看看,若不合理,就不要再往心裡去,因為那可能只是爸爸不知道你所有的事情,才不小心誤判的吧?!」
小V靜靜地聽著,沒有再說些什麼。
我:「你覺得會不會是爸爸對你的這些要求,讓你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會不禁想到,而且感到沒符合爸爸的期待很自責,就變成好像聽到他在罵你呢?」
小V輕輕地說:「有可能……」
我:「那以後就要自己提醒自己,去思考一下爸爸提出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些抒壓空間,甚至如果那個"罵你的聲音"又冒出來的時候,要跟自己說,不要過度聯想,不要自己嚇自己,好嗎?」
小V微微地點點頭。
下課鐘響起,這節原本是ta要在教室的英文課,變成在導師辦公室的晤談課,最後也終於下課囉!
孩子人生早期的價值觀,通常是在家庭中由家長灌輸的! (小昕咒語Bing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