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 chen-avatar-img

kiki chen

47 位追蹤者

kiki chen

47 位追蹤者
Kiki這名字來自我最愛的動畫《魔女宅急便》,它時刻提醒我,永保善良好奇、發揮想像力,帶著活力度過每一天。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力量,這就是真實魔法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5會員
67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Identity)」——這是小池先生在基礎設計課第一堂課發下的主題。 我盯著這個字,看了許久。日文不懂,英文也只隱約知道意思,卻無法在腦子裡對上具體的畫面。 老師簡單解釋:「Identity,就是你的身份、你的自我認同。你從哪裡來?有什麼獨特的背景?成長的土地、生活的習慣、家
Thumbnail
《溫州街的故事》是已故作家李渝的經典作品,已絕版多年,二手書也難覓。我曾兩次從圖書館借閱才讀完。沒想到上個月(8月6日)參加溫州街18巷聚落建築會勘,會後原本是夾著失落不安,返家後搜尋「溫州街」,竟跳出本書再版訊息,當天還正巧是發行日,令人驚喜!難道李渝老師也在天上守望著這條街?
Thumbnail
繼今年一月「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台大校園建築展」之後,下半年重頭戲是「完美的日常——王大閎自宅家具復刻展」。這次展覽以王大閎自宅的家具復刻品為主,呈現其對生活細節與空間美學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清乾隆年間,有12位來自泉州的張姓及鄭姓族人入山開墾,遭泰雅族出草,其中11人罹難,僅一人躲入稻穀桶內倖存。後人為紀念罹難者而建廟,故名「十一命廟」。據傳,政大附近的鄭氏家族即為罹難者後代,至今仍每年祭拜,延續對先人的追思與信仰。
Thumbnail
Smilemother-avatar-img
2025/09/23
看完做了一次很棒的複習,真好!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3
Smilemother 高老師講解真的很精彩!
文山區位於台北市的最南邊,主要地形是由兩座山系和一條河流構成。北邊是南港山系,南邊是二格山系,中間流經景美溪,從東北流到西南,把整個區域自然分成南北兩半。以河為界,北邊(右岸)有仙跡岩、興隆山、中埔山以及最尾端的蟾蜍山,都屬於南港山系;而南邊(左岸)的山丘,如指南宮後方的指南山、貓空則屬二格山系。
Thumbnail
Smilemother-avatar-img
2025/09/23
紀錄得好詳細,讚喔👍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3
Smilemother 感謝閱讀~
上午匆忙趕去上長笛課,照例經過大院子、穿過溫州街22巷,鑽進窄窄的公寓後巷,再穿過公園走向辛亥路。熟悉的路線,今天卻多了一股塵土味,小公園裡停著一輛卡車。 我瞥見那幾間斑駁破舊的老眷舍,已被鐵板一片片圍起,看來是要拆了。顧不得遲到,衝上前問:「大哥,這裡要拆了嗎?」 一位壯碩黝黑的師傅回答:「對
Thumbnail
臺灣的房子跟土地那麼多,不曉得為什麼總是要處理這些充滿故事的地方🥲🥲🥲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1 小時前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是啊...最大原因是土地開發利用價值啊。 很遺憾我們的文化、歷史故事都不值錢
來到景美,常會聽到有人用台講「景尾」(尾,音同「買」,泉州發音),而不是「景美」的「美」,你知道為什麼嗎? 景美的名字,其實與一座橋有關。1709 年,漢人開始進入台北平原開墾,以「陳賴章墾號」為首,並有契約文件為證。漢人開墾、耕田種稻,必需有穩定的水源。然而,當時台北平原的農田都是「看天田」,只
Thumbnail
天天走的路~~~~~ 太棒了!感謝kiki大讓我更認識景美了~~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8
跳鼠飛行日記 開心你喜歡!這幾條路沒有很長,但故事非常多~~等我慢慢整理嘿^^
「船仔頭係以前ㄟ廣播電台,廟口係開槓ㄟ所在,洗衫堀是講八卦聊是非的地方……」 世居新店的游寶彩大姐,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夫婿家也是新店大家族;寶彩姊對新店感情深厚、人脈閱歷豐富,說到新店歷史,絕對是第一人。 年屆七十六歲的她,仍神采奕奕,一講就是三小時,全無冷場。從新店車站外的一塊石頭【漣漪】,
Thumbnail
到新店了~~~~ 大坪林五庄放軍繞境超盛大的~~~我家那剛好是放軍繞境的頭端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9
跳鼠飛行日記 真假的,一年一度的盛會,一定很熱鬧!
從汀州路彎入山腳坡道,城市輪廓逐漸退場,一座依山傍水而生的聚落緩緩展開。 山腳有溪水潺潺,山腰錯落著戰後自建的民居與信仰廟宇,山勢之上則留有軍事崗哨的遺跡與眺望溪岸的開闊高地。 這裡是寶藏巖。 台北少見依地形與水脈自然發展,至今仍保留聚落原貌與生活紋理的歷史現場
Thumbnail
安坑舊名「暗坑」(閩南語:Àm-kheⁿ),是一處被群山環抱的丘陵盆地,因森林蒼鬱、暗不見天光,才取名「暗坑」。不過,後來人覺得這名字不好聽,才改稱「安坑」。 安坑原本是平埔族秀朗社的領地,清代漢人進入番界後,開始伐木、焗腦、開採礦產,逐步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漢人社區。 外挖仔(guā-uat-á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8/10
「原本的砂岩磚牆,有一半紅磚是後來加蓋的 岩石以縱橫交錯方式堆砌,由磚的橫面,即可推想這道牆有多厚實了」 ** 以前有燒磚的窯,台灣鄉下的屋子外牆也都是红磚,红磚較涼快。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0
李英華 我小時候住過日式木造屋,就是沒住紅磚屋,原來紅磚比砂岩磚牆涼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