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齡生活筆記-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17 位追蹤者

創齡生活筆記

17 位追蹤者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財經領域十多年,醫療領域八年)不滾了, 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 準備及學習過適合自己人生下半場, 這裡有我的創齡觀點,觀察,經歷和生活分享, 也歡迎一起交流,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0會員
116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作者分享了四個提升財富安全感及生活愉悅感的具體方法:1.前往地政事務所辦理房產設定,包含住址隱匿、地籍異動即時通及指定送達處所,以防範詐騙;2.將緊急預備金從活存轉為一年期定存,提升利息收入;3.學習蔬果保存技巧,趁便宜時多購買儲存;4.參考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方法,整理家裡衣物、書籍,騰出更多空間。
許多高收入者容易陷入「月光族」的陷阱,即使月入二十萬,存款卻寥寥無幾。本文探討高收入月光族現象,並提出改善方法,包括設定自動儲蓄、建立緊急預備金及記帳檢視花費習慣等。
本文探討如何在長壽時代、高物價時代,培養財務韌性,內容涵蓋思維基礎、財務結構、日常行動三方面,並提供自我檢測表連結。
隨著收入增加,支出也同步升高,這稱為「生活膨脹」。此現象易導致財務脆弱,尤其在高通膨環境下更為險峻。社群媒體也加劇此問題,製造「假性富足」的錯覺。本文提供設定財務目標、計劃獎勵及建立自動化儲蓄與投資系統等建議,以避免生活膨脹,達成財務自由。
臺灣及全球普遍存在的「雙中現象」:中年中產階級失業困境。分析原因包含年齡歧視、技能落差、心理包袱和經濟壓力等,並提出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解決方案,強調持續進修、培養副業、建立社會安全網及友善職場環境的重要性。
退休不只是財務準備,更是全新人生旅程!本文根據加拿大教育學者瑞利‧莫因斯博士提出的「退休四階段」理論,深入探討度假期、失落期、嘗試期及重塑期的歷程與挑戰,並提供未退休者及已退休者應對策略,幫助你從容面對退休生活,活出豐盛人生。
然子-avatar-img
2025/08/19
身心健康最重要
創齡生活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6
然子 真的,健康是根本
繼承祖產的兩難:情感與實用?本文提供重新定義傳承的新思維,協助讀者解開對祖產的執著,並從心理層面、財務規劃角度,探討如何妥善處理祖產,讓資產轉化成更有意義的形式,過上更健康、富足的人生。
本文探討高CP值生活哲學,認為高CP值並非省錢,而是將錢花在重要的事上,例如健康投資、提升效率、購買好用的生活道具和自我成長。文章列舉作者自身經驗,並提醒避免「假省錢真浪費」的情況,鼓勵讀者思考自身高CP值生活開支,打造花得值得的生活哲學。
如何過理想生活,並非單純的金錢問題,而是釐清自身價值與願景。文章提出三個實用提問,引導讀者思考理想日常、願意付出的行動以及追求的價值,而非盲目追求金錢或社會標準。文章以自身經驗及案例佐證,鼓勵讀者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逐步接近理想生活,而非等待財富累積。
退休後可能遇到的四大風險:健康、長壽、投資和通膨,並提供相對應的因應策略。文章指出退休規劃不只要考慮退休金金額,更要考慮退休後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及長期開銷,才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