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危機!「雙中現象」:中產階級的職涯斷崖與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健康x財富雙軌人生系列27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親友——原本是公司裡的資深員工、部門主管,工作表現不差、收入穩定,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然而某天,部門整併、公司轉型,或是一封「優退通知」,讓他忽然失去了職位。

這樣的情況,不再是個案,而是一種日益明顯的結構性現象,我稱它為——「雙中現象」:中產階級 到了中年階段 面臨失業困境。

雙中現象為什麼會發生?

在過去,「中產階級」代表著穩定、有房、有車、有存款、有能力教養子女、安度晚年。但如今的現實是,即使在中產位置上努力多年,也未必能撐過職涯中後段的風浪。

尤其是 45~55 歲這段年齡,正是人生體力、精神、金錢支出最高峰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房貸尚未結清、退休金還未準備好,若突然遇上裁員、組織瘦身、或因跟不上數位轉型而被邊緣化,著實令人措手不及。

更現實的是:這年紀再找工作,真的很難。

數據背後的隱憂

根據台灣勞動部與主計總處資料,雖然整體失業率看似穩定在 3% 左右,但若細看 45 歲以上族群,再就業難度明顯高出許多年輕人。更別說中產白領多數曾擔任中階主管、專業工程師或資深人員,想找回相同薪資與職級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全球也有相似趨勢:美國 Pew Research 指出,中產階級在近 20 年持續萎縮,45~64 歲群體首當其衝。日本也觀察到,40~50 歲的中年職人雖曾是企業核心,如今卻面臨轉型裁員、數位落差、與再就業困境,形成大量非典型就業的「漂泊中年」。

為什麼中產中年,特別危險?

這樣的族群,面臨的是多重夾擊。

首先,是來自年齡的壓力。許多公司雖未明言,但潛在的「年齡歧視」仍然存在。他們擔心中年員工學習力差、身體狀況漸差、難以管理,也不願花資源再培訓一位可能即將退休的人。

其次,是技能的落差。過去在工作上打滾多年所累積的專業,可能在數位轉型或產業外移的衝擊下失去價值。舉例來說,一位擁有 20 年經驗的業務主管,若沒有數據分析與數位行銷的能力,很難在新的職場環境中找到位置。

再者,是身分與心理包袱。曾經領過百萬年薪的人,要從基層職位重新開始,光是「開口應徵」就已是壓力。企業也常質疑:「你真的會願意做這份工作嗎?你能適應嗎?」

最後,是現實中的經濟壓力。中年時期,正是許多家庭財務壓力最沉重的時刻——房貸還沒繳完、孩子還在念書,甚至開始面臨父母照護問題。在這樣的時刻失業,不只是工作問題,還可能要面對種種生活挑戰。

這是個人的問題?還是社會的警訊?

如果把這樣的情況看成個人的問題,往往會讓失業者背負「不夠努力」、「沒有轉型」的標籤。但從整體社會來看,這其實是一種結構性的風險。

當越來越多的中年中產陷入職涯斷崖,他們過去累積的經驗與貢獻無法延續,不只是人才的浪費,更可能對整體勞動市場、家庭穩定性與退休制度造成長遠衝擊。

那該怎麼辦?

對個人來說,40 歲以後就該預備自己的職涯「B計畫」。包括:持續進修、強化跨領域與數位技能、培養副業收入來源,並維持良好的健康與心理彈性。此外,更重要的是學會調整心態,放下「非某職不做」的標準,為自己開啟新的可能性。

對政策與社會來說,則應該:

  • 鼓勵企業雇用中高齡人才,給予實質獎勵與誘因;
  • 強化職訓體系的「實用度」,為中年族群提供真正在職場用得上的新技能;
  • 建立轉職平台,讓這群仍具高度價值的中年人,有再站起來的機會。

不是你失敗,是社會沒有準備好

當一位中產階級者在中年失去工作,他失去的不只是薪水,還有尊嚴、自信,自我價值感。但事實是——這不是你不夠好,是這個社會還沒學會怎麼善待一位走到職涯中場、卻仍有能力與渴望貢獻的人。

現在的社會結構與過去大不相同,經濟、產業與技術變化的速度,遠超過我們職涯規劃的節奏。過去那一套「努力工作就有保障」的邏輯,早已失效。但社會安全網與轉職制度,還沒跟上。

所以這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的斷層。

但我們不能只是等。從個人到制度,都該同步覺醒。

對自己,你可以從今天開始,為下半場預備一個備案、學一個新技能、建立一個收入副本;

對別人,可以多一點理解與同行,少一點責備與標籤;

對整體社會,我們需要一個願意重用中年人才以及友善的職場環境。

「雙中現象」是一個危機,也是轉機。中年不是走下坡,而是再一次拿回人生的設計權與主導檯。這一次,不為別人工作,而是為自己活出想要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0會員
116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7/27
退休不只是財務準備,更是全新人生旅程!本文根據加拿大教育學者瑞利‧莫因斯博士提出的「退休四階段」理論,深入探討度假期、失落期、嘗試期及重塑期的歷程與挑戰,並提供未退休者及已退休者應對策略,幫助你從容面對退休生活,活出豐盛人生。
2025/07/27
退休不只是財務準備,更是全新人生旅程!本文根據加拿大教育學者瑞利‧莫因斯博士提出的「退休四階段」理論,深入探討度假期、失落期、嘗試期及重塑期的歷程與挑戰,並提供未退休者及已退休者應對策略,幫助你從容面對退休生活,活出豐盛人生。
2025/07/14
繼承祖產的兩難:情感與實用?本文提供重新定義傳承的新思維,協助讀者解開對祖產的執著,並從心理層面、財務規劃角度,探討如何妥善處理祖產,讓資產轉化成更有意義的形式,過上更健康、富足的人生。
2025/07/14
繼承祖產的兩難:情感與實用?本文提供重新定義傳承的新思維,協助讀者解開對祖產的執著,並從心理層面、財務規劃角度,探討如何妥善處理祖產,讓資產轉化成更有意義的形式,過上更健康、富足的人生。
2025/07/09
本文探討高CP值生活哲學,認為高CP值並非省錢,而是將錢花在重要的事上,例如健康投資、提升效率、購買好用的生活道具和自我成長。文章列舉作者自身經驗,並提醒避免「假省錢真浪費」的情況,鼓勵讀者思考自身高CP值生活開支,打造花得值得的生活哲學。
2025/07/09
本文探討高CP值生活哲學,認為高CP值並非省錢,而是將錢花在重要的事上,例如健康投資、提升效率、購買好用的生活道具和自我成長。文章列舉作者自身經驗,並提醒避免「假省錢真浪費」的情況,鼓勵讀者思考自身高CP值生活開支,打造花得值得的生活哲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
Thumbnail
繭居族指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無法就業的年輕人搬回家中與父母同住。相對的,中年打工族則是持續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惟其遭遇並沒有改善。文章內容探討了日本就業冰河期帶來的族群壓力,以及如何在職災補償中認定憂鬱症的相關條件。
Thumbnail
繭居族指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無法就業的年輕人搬回家中與父母同住。相對的,中年打工族則是持續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惟其遭遇並沒有改善。文章內容探討了日本就業冰河期帶來的族群壓力,以及如何在職災補償中認定憂鬱症的相關條件。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初級員工和中層管理者之間的職場困境,並談到了人際關係網絡對於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初級員工在職場底層,可能因缺乏人際關係網絡而感到困惑,而中層管理者則為聲譽而擔憂。人際關係的力量在職場中隨處可見,對於職業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初級員工和中層管理者之間的職場困境,並談到了人際關係網絡對於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初級員工在職場底層,可能因缺乏人際關係網絡而感到困惑,而中層管理者則為聲譽而擔憂。人際關係的力量在職場中隨處可見,對於職業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