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得多,為什麼還是不安心?小心你已掉入「生活膨脹」陷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健康x財富雙軌人生系列28

我們身邊常見這樣的現象:收入增加後,生活水準隨之「升級」。從偶爾吃一頓好料,變成每週打卡高級餐廳;原本想「今年犒賞自己一次」,現在變成「年年出國一次不為過」——看似是努力工作的回報,其實很可能是不知不覺中,掉進了「生活膨脹」的陷阱。

生活膨脹(Lifestyle Inflation)指的是:隨著收入增加,支出也同步升高。原本用來儲蓄、投資或建立安全網的錢,被悄悄轉移到更多、更新、更高級的花費中。你沒有變得更浪費,但生活慢慢變得更昂貴、更依賴高收入,也更缺乏彈性。

高收入,也可能財務脆弱

根據 PYMNTS Intelligence 的調查,每三位收入超過 20 萬美元的人中,就有一位仍在過著「月光族」的生活。這不是收入太少,而是支出不斷膨脹,薪水都追不上花費的速度。

當生活升級成為「習慣」,你其實不是在累積資產,而是在堆高開銷:房貸更重、車貸更久、訂閱更多、旅遊花費更高。表面上看似風光,其實財務結構已經變得極其脆弱。一旦遇到突發事件,例如職涯中斷、健康出問題、家庭生變,沒有儲蓄緩衝的高收入族群,反而容易陷入困境。

更現實的是,當前的高通膨環境,更加劇了這種風險。收入雖然成長,但實際可支配的購買力反而減少。

社群媒體下的「假性富足」

生活膨脹背後還有一個推手:社交比較。

打開 IG、Facebook,大家都在曬旅遊、曬精品、曬新居裝潢。看著看著,我們也會懷疑:「我是不是該換部車?該升級一下生活品質?」

這種「別人過得比我好」的感覺,會讓我們忍不住掏錢——但你不會看到對方的房貸壓力、信用卡帳單和理財焦慮。

真正的財務自由,從來不是一種外在表現,而是一種內心的踏實。

如何避免「收入增加但更焦慮」的循環?

「生活膨脹」的可怕,在於它往往是無聲無息的。你不會突然變得浪費,而是一點一滴、逐步升級中,失去了原本的財務平衡。但好消息是,只要提高覺察、重新設計金錢的流向,就能慢慢奪回主導權。

 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幫助你在享受當下的同時,兼顧未來的安全:

1. 設定明確的財務目標,讓金錢有方向感

想像未來五年、十年,你希望在哪裡生活、過什麼樣的日子?你希望孩子能無後顧之憂地升學?還是想在幾歲前提早退休?這些都是值得量化與計劃的目標。有明確目標的人,更容易抵擋即時享樂的誘惑。

 2. 計劃獎勵,而非讓獎勵變成負擔

慶祝自己的努力成果無可厚非,但建議將獎勵設計為一次性的體驗,而非長期性的支出。例如,買一個心儀已久的物品沒問題,但若因此簽下三年分期付款,就需再三評估其必要性與財務影響。

 3. 建立自動化儲蓄與投資系統

讓儲蓄變成「預先安排」,而非「剩下來的才存」。將每月固定比例的收入自動轉入退休帳戶、投資帳戶與緊急預備金,避免一不小心就把多餘收入花光。

 你賺的每一分錢,能幫你換來什麼?

是短暫的快樂?還是長期的安心?

是「看起來很成功」的形象?還是「真的能自由選擇」的人生?

生活膨脹不是錯,但要在享受當下與預備未來之間取得平衡。當你願意多一分自覺、多一分計劃,收入的增長才會真正帶來安全感與選擇權。

 行動小提醒:

從今天開始,盤點你的「升級開銷」:哪些是生活必要?哪些只是社交壓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4會員
127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臺灣及全球普遍存在的「雙中現象」:中年中產階級失業困境。分析原因包含年齡歧視、技能落差、心理包袱和經濟壓力等,並提出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解決方案,強調持續進修、培養副業、建立社會安全網及友善職場環境的重要性。
2025/07/29
臺灣及全球普遍存在的「雙中現象」:中年中產階級失業困境。分析原因包含年齡歧視、技能落差、心理包袱和經濟壓力等,並提出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解決方案,強調持續進修、培養副業、建立社會安全網及友善職場環境的重要性。
2025/07/27
退休不只是財務準備,更是全新人生旅程!本文根據加拿大教育學者瑞利‧莫因斯博士提出的「退休四階段」理論,深入探討度假期、失落期、嘗試期及重塑期的歷程與挑戰,並提供未退休者及已退休者應對策略,幫助你從容面對退休生活,活出豐盛人生。
2025/07/27
退休不只是財務準備,更是全新人生旅程!本文根據加拿大教育學者瑞利‧莫因斯博士提出的「退休四階段」理論,深入探討度假期、失落期、嘗試期及重塑期的歷程與挑戰,並提供未退休者及已退休者應對策略,幫助你從容面對退休生活,活出豐盛人生。
2025/07/14
繼承祖產的兩難:情感與實用?本文提供重新定義傳承的新思維,協助讀者解開對祖產的執著,並從心理層面、財務規劃角度,探討如何妥善處理祖產,讓資產轉化成更有意義的形式,過上更健康、富足的人生。
2025/07/14
繼承祖產的兩難:情感與實用?本文提供重新定義傳承的新思維,協助讀者解開對祖產的執著,並從心理層面、財務規劃角度,探討如何妥善處理祖產,讓資產轉化成更有意義的形式,過上更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一些專家的建議:設定一個具體的財務數字目標,確定只要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不再為金錢而工作,能全心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的確,具體的財務目標比模糊的「財富自由」更容易一步一步達成,但也有很多人在追逐這個目標的過程當中被數字迷惑了,覺得數字越高越好,卻忘記了自己想賺取的財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Thumbnail
你可能聽過一些專家的建議:設定一個具體的財務數字目標,確定只要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不再為金錢而工作,能全心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的確,具體的財務目標比模糊的「財富自由」更容易一步一步達成,但也有很多人在追逐這個目標的過程當中被數字迷惑了,覺得數字越高越好,卻忘記了自己想賺取的財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不管每月的財務狀況如何變化,真的有大筆支出,也要想辦法挺過來才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費用增加,而失去了持續往百萬被動收入前進的腳步。每一道考驗,都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以此困境為出發點,可以思考那其他人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財務狀況呢?因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不管每月的財務狀況如何變化,真的有大筆支出,也要想辦法挺過來才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費用增加,而失去了持續往百萬被動收入前進的腳步。每一道考驗,都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以此困境為出發點,可以思考那其他人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財務狀況呢?因
Thumbnail
當我購置了房屋後,我的理財態度發生了改變。我開始過度消費,沒有投資自己,也缺乏資產投資。這篇文章提供了回顧和建議,並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當我購置了房屋後,我的理財態度發生了改變。我開始過度消費,沒有投資自己,也缺乏資產投資。這篇文章提供了回顧和建議,並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生活方式通膨意思是: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花費在生活上面的支出也跟著增加。 很多人在獲得穩定加薪之後,就跑去貸款買車買房;收入是增加了,但債務卻也跟著增加,這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通膨。
Thumbnail
生活方式通膨意思是: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花費在生活上面的支出也跟著增加。 很多人在獲得穩定加薪之後,就跑去貸款買車買房;收入是增加了,但債務卻也跟著增加,這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通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