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祖產不孝?重新定義傳承,讓祖產活出新價值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健康x財富雙軌人生系列25

最近和ㄧ位親戚聊天時,他說南部有間爸爸留給他的房子,但房子舊了沒人住,他也很少回去,每年要繳稅,留著其實沒什麼用,他想處理掉,可是……又怕被說賣祖產不孝。

對於上一代留下來的資產,我們很容易卡在「情感」與「實用」之間糾結。

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這些長輩留下來的東西,他們希望我們守著它,還是希望我們過得好?

他們當年辛苦蓋房、買地,或許是希望未來的我們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時代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也變了。有些老家沒人住,只有清明時會去一趟,有些房子年年繳稅、修繕煩人,變成一種「看得到但用不到」的心理負擔。

那我們還要一直守著嗎?還是可以把它轉化成能幫助生活的資源?

賣祖產,不是不孝,而是重新定義「傳承」

傳統觀念常說「祖產不可賣」,但祖產真正的價值,不見得是那棟房子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故事、情感、家族連結。

你可以這樣想:

  • 與其讓祖產變成荒廢的空屋,不如好好處理,讓它變成一筆能支撐退休生活、照顧自己健康、支持下一代的資源;
  • 你可以把老家的合照留下來,把屋內的一張老桌子保留下來當紀念;
  • 也可以將一部分售得的資金,用來支持家族活動、捐助家鄉公益、設立紀念基金,這樣不是更能延續上一代的心意?

傳承,不一定要守住房子,而是守住那份愛與精神。

我有位學員就是這樣做。

她手上有台南的老家和一塊農地,媽媽過世這十多年,她都沒回去住過。但那房子年年繳稅,還要修漏水,土地要時常請人割草、看管。

她說得很誠懇:「我不是捨不得錢,是覺得對不起父母。」

我問她:「你媽媽希望你這麼辛苦維護一棟你根本不會回去的房子嗎?還是希望你好好照顧自己、過得平安健康?」

最後他決定處理掉房子,留下幾樣東西紀念,並用所得部分修繕自己現在住的家,還撥出一筆錢捐給老家附近的小學圖書館。

真正的孝順,是珍惜祖先的用心,而不是背著包袱活著

我們可以留紀念,但不必守廢墟。

你不需要因為外界的評價而否定自己的選擇,也不需要為了「看起來孝順」而讓自己過得憋屈。把祖產好好處理,不是切斷與上一代的連結,而是讓它用另一種更有意義的形式延續下去。

如果你正卡在這一題,不妨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現在還用得上這個祖產嗎?還會回去住嗎?
  • 它會不會成為我的財務或情緒負擔?
  • 我是留著為了誰?還是只是怕被說話?
  • 如果祖先在天之靈知道我過得辛苦,他們會高興嗎?

你不需要急著下決定,但值得誠實地思考。

延伸提醒:

有些人想處理祖產,卻卡在產權不清、兄弟姊妹意見分歧的狀況裡,久了就擱著不動。我知道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這篇文章談的是心理轉念和起步思考,如果你面臨的是更複雜的法律或家族問題,不妨先做一些準備功課或尋求專業協助,讓這份資產不再卡在代代之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2會員
118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本文探討高CP值生活哲學,認為高CP值並非省錢,而是將錢花在重要的事上,例如健康投資、提升效率、購買好用的生活道具和自我成長。文章列舉作者自身經驗,並提醒避免「假省錢真浪費」的情況,鼓勵讀者思考自身高CP值生活開支,打造花得值得的生活哲學。
2025/07/09
本文探討高CP值生活哲學,認為高CP值並非省錢,而是將錢花在重要的事上,例如健康投資、提升效率、購買好用的生活道具和自我成長。文章列舉作者自身經驗,並提醒避免「假省錢真浪費」的情況,鼓勵讀者思考自身高CP值生活開支,打造花得值得的生活哲學。
2025/06/25
如何過理想生活,並非單純的金錢問題,而是釐清自身價值與願景。文章提出三個實用提問,引導讀者思考理想日常、願意付出的行動以及追求的價值,而非盲目追求金錢或社會標準。文章以自身經驗及案例佐證,鼓勵讀者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逐步接近理想生活,而非等待財富累積。
2025/06/25
如何過理想生活,並非單純的金錢問題,而是釐清自身價值與願景。文章提出三個實用提問,引導讀者思考理想日常、願意付出的行動以及追求的價值,而非盲目追求金錢或社會標準。文章以自身經驗及案例佐證,鼓勵讀者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逐步接近理想生活,而非等待財富累積。
2025/06/23
退休後可能遇到的四大風險:健康、長壽、投資和通膨,並提供相對應的因應策略。文章指出退休規劃不只要考慮退休金金額,更要考慮退休後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及長期開銷,才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
2025/06/23
退休後可能遇到的四大風險:健康、長壽、投資和通膨,並提供相對應的因應策略。文章指出退休規劃不只要考慮退休金金額,更要考慮退休後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及長期開銷,才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Thumbnail
摘要 若父母贈與後想反悔,要看財產是否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如果還沒移轉到子女名下,則可以準備好文件,向國稅局申請撤回贈與,如果已經繳納贈與稅,也可辦理退稅 但如果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就只能先透過法院,判決確定可以回復所有權後,才可以撤回贈與以及退回已繳納稅款 正文 父母贈與財產給子女,後
Thumbnail
摘要 若父母贈與後想反悔,要看財產是否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如果還沒移轉到子女名下,則可以準備好文件,向國稅局申請撤回贈與,如果已經繳納贈與稅,也可辦理退稅 但如果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就只能先透過法院,判決確定可以回復所有權後,才可以撤回贈與以及退回已繳納稅款 正文 父母贈與財產給子女,後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Thumbnail
#緯度決定高度#解除限制信念 與爸爸媽媽的血脈關係,生長在原生家庭,接收了多少的信念印記,包括關於金錢、關係、自我價值等等。
Thumbnail
#緯度決定高度#解除限制信念 與爸爸媽媽的血脈關係,生長在原生家庭,接收了多少的信念印記,包括關於金錢、關係、自我價值等等。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