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森被鬼附之人:一則關於精神疾病、救贖與愛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聖經經文:路加福音8章26-30節「他們到了格拉森人的地區,就在加利利的對面。耶穌上了岸,就有城裏一個被鬼附的人迎着他走來。這個人好久不穿衣服,不住在屋子裏,而住在墳墓裏。他看見耶穌,就喊叫着俯伏在他面前,大聲說:「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你為甚麼干擾我?我求你,不要叫我受苦!」這是因耶穌曾吩咐污靈從這人身上出來。原來這污靈屢次抓住他;他常被人看守,又被鐵鏈和腳鐐捆鎖,他竟把鎖鏈掙斷,被鬼趕到曠野去。耶穌問他:「你的名字叫甚麼?」他說:「」;這是因為附着他的鬼多。」

我的領悟:我以前讀這段經文時,一直很困擾,不懂那個格拉森被鬼附之人為什麼會對耶穌說:「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你為甚麼干擾我?我求你,不要叫我受苦!」?直至近些年,上主的愛不斷激勵我,讓我明白了許多事情,我現在就來分享我的看見,試著解開格拉森人所面對的困境,希望可以激起大家更多了解與關懷有精神障礙的人,使他們能夠面對自己的個性或情緒缺點,不致陷入絕望。我們知道這個格拉森人是被鬼所附,可是人為什麼會被鬼所附?每個人可能情況不一,但很有可能這人曾經犯了一個錯誤,可是他無法原諒自己,也許認為全世界的人就此就看不起他,然後他想:你們看不起我,我也不屑與你們住在一起,所以住的地方就離人群愈來愈遠,甚至住到墳墓裡去;可是他雖然很自卑的想自己犯下一個錯誤,但他又不允許自己看自己很低下,於是就接受了很多自我欺騙的想法(那些就是鬼)在自己的腦中,甚至有人染上酒癮、毒癮、告訴自己說:其實除了你自己所犯的那個錯誤,你是很棒的,你比其他人都要厲害!你可以藉著酒或毒逃避痛苦!因此同社區的人,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那人曾經犯過的錯誤,但看那人因為病態的自卑與自傲,或染上酒毒癮,都不跟人有平常社交上的聯繫,於是排擠他,甚至將他擠到墳墓區去了。但是人們想要去接近他,那人只當別人要去攻擊他,於是社區的人只好用腳鐐、鐵鍊去限制他,但那人已被鬼所控制,力大無窮,掙脫了腳鐐鐵鍊的控制,光著身子,在墳墓區跑來跑去。可是當耶穌碰到了那格拉森人,耶穌吩咐汙靈從那人身上出去(趕鬼),那人感受到上主要將他賴以維持他最後尊嚴、最後快樂的「鬼」都趕走,於是發出絕望的大喊:「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你為甚麼干擾我?我求你,不要叫我受苦!」可是人的盡頭就是上帝的起頭,上主的愛帶領他,先讓他在主面前認罪,然後上主的愛將那些欺騙的靈從他生命中驅離,轉而代替上主的愛充滿他的生命,使他從前扭曲的個性、習慣得以從新舒展、伸直,再造他新的生命。

禱告:親愛主,我明白在我們認識祢以前真的被這個社會歷練的斑斑傷痕、體無完膚,腦子裡也充滿了欺騙自己的想法,只是想向自己及他人證明自己其實沒有那麼糟糕、低劣。但是謝謝主,祢讓我們認識了祢。在祢面前,我可以坦然無懼的將自己敞開,讓祢及我自己看到我是怎樣的不堪,但是我並不害怕,因為祢的愛充滿了我,有祢做後盾,我就是那個起初祢所創造的那個我,不需要外在的衡量標準來標定我的價格。主啊,謝謝祢讓我做我自己。也求主讓我在進一步探詢我的內心時,使我不害怕、不動搖,尋找祢所賜給我的迦南美地。感謝讚美主!如此感恩祈禱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所求,阿們!

avatar-img
7會員
66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聖經像個指南針導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藉由研讀聖經、思想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及對我們的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hun L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本文探討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並從聖經經文(西番雅書2章8-11節、羅馬書11章17-18節、創世紀12章1-3節、彌迦書6章8節)出發,反思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以及戰爭中的人道議題。作者最終選擇將事件交託神,並為以色列的公義與和平禱告。
路加福音五章36-39節的經文闡述了新舊難合的道理,比喻新衣服不能補舊衣服,新酒不能裝舊皮袋。這應用於新約時代的信仰,強調內心改變勝於外在遵守律法。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經文的領悟,以及這與舊約和新約信仰轉變的關係,並以個人經歷和朋友的見證,說明生命需要不斷更新的重要性。
退休後的西面與他的省思:本文作者分享閱讀路加福音2章25-35節後的心得,反思西面對彌賽亞的期盼,以及自身在退休後如何尋求生命價值與貢獻社會,並期盼臺灣基督教會復興。
馬可福音15章31-32節的經文反思,探討祭司長、文士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人對耶穌的質疑,以及作者個人對信仰真諦的領悟,並藉由馬可福音9章23-24節以及其他人物的反應,深入剖析「信」的課題。
這篇文章探討馬可福音14章3-9節中,女人用香膏膏抹耶穌的故事,並反思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作者藉由自身經歷與經文,闡述將耶穌置於人生首位的重要性,並呼籲重新拾起上帝的律法典章,導正人生順序。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本文探討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並從聖經經文(西番雅書2章8-11節、羅馬書11章17-18節、創世紀12章1-3節、彌迦書6章8節)出發,反思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以及戰爭中的人道議題。作者最終選擇將事件交託神,並為以色列的公義與和平禱告。
路加福音五章36-39節的經文闡述了新舊難合的道理,比喻新衣服不能補舊衣服,新酒不能裝舊皮袋。這應用於新約時代的信仰,強調內心改變勝於外在遵守律法。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經文的領悟,以及這與舊約和新約信仰轉變的關係,並以個人經歷和朋友的見證,說明生命需要不斷更新的重要性。
退休後的西面與他的省思:本文作者分享閱讀路加福音2章25-35節後的心得,反思西面對彌賽亞的期盼,以及自身在退休後如何尋求生命價值與貢獻社會,並期盼臺灣基督教會復興。
馬可福音15章31-32節的經文反思,探討祭司長、文士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人對耶穌的質疑,以及作者個人對信仰真諦的領悟,並藉由馬可福音9章23-24節以及其他人物的反應,深入剖析「信」的課題。
這篇文章探討馬可福音14章3-9節中,女人用香膏膏抹耶穌的故事,並反思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作者藉由自身經歷與經文,闡述將耶穌置於人生首位的重要性,並呼籲重新拾起上帝的律法典章,導正人生順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鬼才   作品:【 邪廟:救贖 】   類型:恐怖、宗教、家庭、驚悚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   生活不順遂,感情出問題......現實的殘酷會讓人想求助宗教,依託心靈,汲取慰藉。若這時,「有求必應」四字躍入腦海,你,會怎麼做?   一座山裡的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六章:靈魂的解脫 小莉和她的朋友們決定不再逃避,開始尋找那些靈魂的跡象。他們在病房裡四處打量,發現牆上有一些模糊的手印,似乎是靈魂留下的痕跡。小莉告訴朋友們,這些手印可能是那些靈魂在求救。 “我們需要找到他們的故事,讓他們得到解脫。”小莉說。 他們開始在醫院裡搜尋,找到了一本破舊的病
Thumbnail
20240629  大哉問38 - 除障香 同學問:點「除障香」,真的可除去障礙嗎? 我:我們先要瞭解「障礙」的來由。 資糧不足:過去,未造善因;現在,無善果呈現。 怨親障礙:過去、現在的因果業報,冤親債主做障。 鬼神干擾: 有意、無意得罪鬼神、或是吸引了鬼神,致使鬼神來擾。
少校那邊在滅了城鎮之後便隱匿了起來,人類與魔族都知道了吸血鬼的存在,但少校與納粹的存在卻鮮少有人知道,因此人類與魔族都出現了一個宗教   這個宗教的教義就是戰爭是愉悅之源,教徒可以透過戰爭或殺戮來獲得戰功,只要攢夠戰功便可透過手術變成吸血鬼,獲得無窮的壽命   而代價只是在太陽下會降低戰鬥力
今天要教大家分辨受害者的靈,牠是什麼,和牠是如何影響大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生死之間——死後的世界》,分別介紹:守護靈、指導靈、輔導靈、地縛靈和騷擾靈。以及解答相關的疑問,例如:「催眠」可以連結「守護靈&指導靈&地縛靈」嗎?
Thumbnail
Bonum mihi, quia humiliasti me: ut discam iustificationes tuas 祢曾折辱了我,這對我有益;使我能學習祢的法律 聖詠百十八71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開悟者和小鬼之間的對話和對抗。開悟者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邪惡誘惑的拒絕,最終讓小鬼在神聖的光芒中感到迷惑和混亂。文章充滿了神祕和意象的描述,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場心靈與邪惡之間的交鋒。
Thumbnail
全世界邪教案件層出不窮,我們總看著新聞,事不關己,也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受洗腦而膜拜看似無奇之人、做出瘋狂之舉。我想,人在心靈空虛、脆弱時,總希望能獲得一絲慰藉,而信任一旦建立了,長期處在同溫層的環境下,「客觀」的感知也逐漸離你遠去,再來就是淪陷、無法自拔。
Thumbnail
這種外靈容易受到與他們有相似煩惱、慾望的人吸引,尤其欲望愈強烈,他們也就越『黏』,其實外靈影響到的並非只有吸引他們的那個人,身旁、週遭被影響與干擾的人更多,而且受影響的程度反倒比吸引來的人更深。
Thumbnail
  作者:鬼才   作品:【 邪廟:救贖 】   類型:恐怖、宗教、家庭、驚悚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   生活不順遂,感情出問題......現實的殘酷會讓人想求助宗教,依託心靈,汲取慰藉。若這時,「有求必應」四字躍入腦海,你,會怎麼做?   一座山裡的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六章:靈魂的解脫 小莉和她的朋友們決定不再逃避,開始尋找那些靈魂的跡象。他們在病房裡四處打量,發現牆上有一些模糊的手印,似乎是靈魂留下的痕跡。小莉告訴朋友們,這些手印可能是那些靈魂在求救。 “我們需要找到他們的故事,讓他們得到解脫。”小莉說。 他們開始在醫院裡搜尋,找到了一本破舊的病
Thumbnail
20240629  大哉問38 - 除障香 同學問:點「除障香」,真的可除去障礙嗎? 我:我們先要瞭解「障礙」的來由。 資糧不足:過去,未造善因;現在,無善果呈現。 怨親障礙:過去、現在的因果業報,冤親債主做障。 鬼神干擾: 有意、無意得罪鬼神、或是吸引了鬼神,致使鬼神來擾。
少校那邊在滅了城鎮之後便隱匿了起來,人類與魔族都知道了吸血鬼的存在,但少校與納粹的存在卻鮮少有人知道,因此人類與魔族都出現了一個宗教   這個宗教的教義就是戰爭是愉悅之源,教徒可以透過戰爭或殺戮來獲得戰功,只要攢夠戰功便可透過手術變成吸血鬼,獲得無窮的壽命   而代價只是在太陽下會降低戰鬥力
今天要教大家分辨受害者的靈,牠是什麼,和牠是如何影響大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侃南的著作《生死之間——死後的世界》,分別介紹:守護靈、指導靈、輔導靈、地縛靈和騷擾靈。以及解答相關的疑問,例如:「催眠」可以連結「守護靈&指導靈&地縛靈」嗎?
Thumbnail
Bonum mihi, quia humiliasti me: ut discam iustificationes tuas 祢曾折辱了我,這對我有益;使我能學習祢的法律 聖詠百十八71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開悟者和小鬼之間的對話和對抗。開悟者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邪惡誘惑的拒絕,最終讓小鬼在神聖的光芒中感到迷惑和混亂。文章充滿了神祕和意象的描述,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場心靈與邪惡之間的交鋒。
Thumbnail
全世界邪教案件層出不窮,我們總看著新聞,事不關己,也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受洗腦而膜拜看似無奇之人、做出瘋狂之舉。我想,人在心靈空虛、脆弱時,總希望能獲得一絲慰藉,而信任一旦建立了,長期處在同溫層的環境下,「客觀」的感知也逐漸離你遠去,再來就是淪陷、無法自拔。
Thumbnail
這種外靈容易受到與他們有相似煩惱、慾望的人吸引,尤其欲望愈強烈,他們也就越『黏』,其實外靈影響到的並非只有吸引他們的那個人,身旁、週遭被影響與干擾的人更多,而且受影響的程度反倒比吸引來的人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