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avatar-img

臭氧層

0 位追蹤者
avatar-img
臭氧層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基督徒不用畏懼死亡,卻也不必故作堅強的否認死亡;相反,死亡是真實存在的,基督徒也必需直面死亡的破壞,唯有經歷死亡的人才能承擔永生。因此哭泣是正常的,因為永生的 主也為我們而哭。
《約翰福音傳》11章35節「 耶穌哭。」是《聖經》最短的一節,卻是極重要的一節。永生的 上帝為可死的世人流淚,即便在苦難中 怹也離我們不遠,甚至正為你我哀哭。
教會在迫害中成長,今天仍舊遭遇迫害,但基督徒沒有理由退縮。《使徒約翰第一書》4章10節說道:「并不是我們愛 上帝, 乃是上帝愛我們,差 怹的兒子代替我們的罪做個挽回的祭,真真的仁愛就在這裡顯出來了。」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不是我為 上帝舍命,乃是 上帝為我舍命。」
《約翰福音傳》10章11~16節:「我是好好的牧人,那好好的牧人替羊舍命。……我是好好的牧人,認得我的羊,羊也認得我;好像 天父認得我,我也認得 天父啊,況且我替那羊捨命呵。我還有羊,不是在這羊棚裡的,我應該引導他們,叫他聽得我的聲音,做一群羊裡一個管羊的。」
《使徒信經》:「我信……聖徒相通」,這是我們永恆的信仰宣告,也表明了基督徒無論回歸天鄉或仍在塵世旅途,借著 聖神的恩賜我們永不分離。正如我們向活著的信徒求代禱,那些靠近 上帝、已在天國享福的兄弟姐妹也能為我們禱告,這是合乎信仰的。
童貞聖母馬利亞以無畏的信德與全然的順從迎接 上帝的救恩,成為救贖工程的合作者,教會以之為母親及芳表。榮福馬利亞有選擇的自由,但借著那聲響亮的「是」,他成了第一位基督徒,更位居一切受造物之尊。
一命償一命看似是極公平的,但恩典卻要我們超越公平:當無罪的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有罪的我們犧牲時,「冤冤相報」的邏輯就被徹底顛覆了。基督徒成了「不公」的受益者,再沒有資格要求「公平」。
死刑或許可以震懾犯罪,也能讓被害者及其家屬乃至社會感到舒爽;但這都不是殺人的理由。從亞當、夏娃的例子中我們看到, 上帝以死刑恫嚇他們,但當始祖真的犯罪時卻沒有施加死刑的極刑, 怹選擇了寬恕,更借著獨生愛子為我們舍命、救贖。這是 上帝恩典的故事,也提醒我們不要以惡報惡。
基督教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所有人都具有 上帝形象、 基督也呼召我們去愛、甚至 基督就是為他們死的,這意謂我們必需堅決反對死刑的存在,因為死刑正是對 上帝形象的踐踏,也違背了 基督愛與寬恕的教導,更否定了 基督救贖的大能。
聖餐絕非記念或象徵,而是 耶穌基督真實的身體與鮮血,我們正是在吃 主的肉、 主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