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從古至今都充斥著死亡、並且鼓舞人死亡,沒有基督徒不遭到迫害,沒有基督徒應該逃避迫害。
最常見的是字面意義上的肉體的死去,就如現今世界各地遭受逼迫的基督徒,他們勇敢的為十字架的真理殉道;其次是我們沒遭受死亡逼迫的基督徒,面臨的是精神上的死去,我們中的某些人可能被汙名、被毆打、被趕逐,他們勇敢的在人前承認 耶穌的名;然後是一些在靈魂上向 上帝死去的基督徒,他們面對世界的誘惑仍選擇真理,每天在悔改中淹死舊我。
《使徒保羅達腓立比人書》1章29節清楚表明為義受難是必有的恩賜:「你們宗 基督不但信 怹,而且為著 怹受了苦,這個都是 上帝所賞賜的。」《使徒彼得前書》4章13~16節更進一步邀請信友歡喜殉教:「應該歡喜同 基督受苦,到了 基督榮耀的時候你們也可以懽喜到極頂了。你們為 基督的名兒被人咒罵就有福氣了……。然而宗 基督受害的,心裡毫無羞愧,更當將榮耀歸給 上帝。」
事實上 耶穌也呼召我們為 怹而死:「凡在世人面前認我做先生的,我在天父面前也要認他做學生;凡在世人面前不認我做先生的,我在 天父面前也不認他做學生了。」(《馬太福音傳》10章32~33節)承認 耶穌不只是在安全下的舉動,而是無論時局如何、哪怕槍口對著自己,我們也不能否認 怹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 主、是永生的 上帝。
正如《教會》教義憲章第42號的總結:「 天主子 耶穌為我們舍棄生命而表現了 怹的愛,沒有比為 基督及為兄弟舍命的人有更大的愛。在初期已經有些基督徒被選去,在眾人前——尤其在迫害者面前——為愛德而作出偉大的證據,將來一定常有人去作證。殉教的行為使弟子和為世界的得救而自動受死的 導師相似,和 怹一樣流血致命,教會把這種行為珍視為特出的恩賜、愛德的最高證明。雖然僅有少數人獲得殉教的恩惠,但是所有的人都要準備在人前承認 基督,準備在教會從不或缺的被迫害之下,由苦路追隨 基督。」
我們認識 基督、承認 基督,我們知道死後的獎賞是什麼,我們清楚自己的犧牲將成為教會的證明——是 耶穌親口的命令(《約翰福音傳》15章27節)。我們是基督徒。
死亡不是終點,所以我們無懼死亡。並且更重要的是 耶穌先為我們死了(《使徒約翰第一書》4章10節),我們也該以死回報 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