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影響力|自費出版,我獲得了什麼?(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聊「自費出版,我獲得了什麼?」之前,我想先探討我當初為什麼想出書?以及為什麼選擇「自費出版」這條路徑?而最終,「自費出版」是否有達到我當初「出書的目的」呢?

為什麼想出書?

在親身經歷了大家眼中「人生勝利組」的那條路之後(從世界頂尖商學院畢業,在新加坡拿到一份體面高薪的白領工作),我才終於獲得喘息機會,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人生我想怎麼過?

「接下來該怎麼過?」這個問題可能會有點好笑,為什麼會唸完碩士、出社會後才開始思考?我早應該在更早以前就問自己了。

但是這是真實的困惑。

社會上一直有一股風氣是「只要你從名校畢業,只要拿到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你的人生的一切問題就自動迎刃而解了。

因此,在此之前,我一直不斷在追求這個「人生的萬靈丹」,等到我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東西,興奮了一陣後,我開始問自己What's next?」

這個What's next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卻也讓我不斷反思「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我人生的一切問題真的都迎刃而解了嗎?」

並沒有。

我的人生開始過的如同「機器」一般重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誰說這是人生的萬靈丹?

我第一次聆聽自己的聲音。

我像是「自由的靈魂」困在牢籠裡,無法施展自己的創意。我不甘於人生的寶貴時光就這樣虛度了。

我意識到傳統的「上班族財富模式」並不適合我,我想打造「自由的生活」——一種我能自己決定今天要幹什麼的自由,一種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奔赴的生活,而不是公司告訴我的KPI。

我開始了解到有一種工作和生活模式叫做「數位遊牧」,並研究這樣的模式適不適合我?

我發現數位遊牧者分為兩類,一類是透過「自由接案」的打零工模式(這裡賺點錢,那裡賺點錢,才能維持得了生活),另一類是透過「打造自己的影響力圈層」,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領域智慧成為篝火,不斷吸引人過來,為你的專業和知識產品付費。

細節可參考卡頌的X貼文(原Twitter)👇


我了解到,雖然「自由接案」在一開始能賺得不錯的收入,但是並不穩定,而且像是從一家公司上班,變成在「許多家」公司上班。

「打造自己的影響力」雖然一開始需要花點時間,但是一旦形成圈層,金流將會越來越穩定,而且越過越輕鬆。

如何打造「長久的影響力?」——需要被看見、需要被認識、需要被理解。

也是那時產生了「出書」的想法。

書是個人品牌的DM,能帮助我塑造「質感」、「權威感」、「信任感」。我有一本書的長度來說服別人,我的經歷是什麼?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能為他人做什麼?

這遠比一頁紙的履歷,或是網頁上短短~150字的自我介紹,來的深入人心。

好笑的是,當我決定出一本書時,正是ChatGPT剛出現,大眾開始質疑文字類型的工作將會被取代的時候。

然而我不認為有任何「代筆」或者「AI」能比我更了解自己、知道我的個性、說好我自己的故事。

我要親自寫!


為什麼選擇「自費出版」?



決定出版自己的書後,我才開始了解「出版業」,這個我從未深入研究的產業生態。

也是這時,我才明白目前出版業蕭條的現況,令他們已經不只看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還有這個人的「社群影響力」

出版社為了獲利,出版的選擇趨於「保守」,只能挑選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繼續合作,或是拿到國外暢銷書的翻譯權。

就算是選擇新晉作家,也需要這個作者在社群媒體上已有累積一定量的「粉絲」,能確保一定數量的銷售額,才得以簽約。

純素人的出版機會,可以說機會「微乎其微」。

為了證明自己的「銷售潛力」,我重新啟用「停用了4年多」的社群媒體。(之前之所以停用,是因為意識到如果我只是作為「內容消化者」,社群媒體佔用了我太多時間)

正巧我趕上了Threads越來越火紅的時期(2024年上半年)。

作為新平台的早期創作者,我靠著每天更新貼文,獲得平台上升期的紅利,短期內瀏覽量和追蹤人數都有「指數級」的增長。

原本我是想透過「建立粉絲群」向出版社證明自己的「銷售潛力」,獲得<1%雀屏中選的合作機會。

然而,有了第一批觀眾後,我逐漸有了底氣。

既然我都能「行銷自己」了,為何我不能自己行銷「自己的書」呢,而要找出版社合作,最後被抽走這麼多的佣金呢?

我與一家曾經拒絕我的出版社簽訂協議,決定自費出版。

我觀察很多創作者常自我貶抑,認為「自費出版」不如「簽約作者」。

然而,假如你回歸初衷:這本書的出版是服務於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建立更自由的生活的方式,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你的目標不是成為職業作家,而是將這本書作為你的『個人品牌DM』,而非你的『主要銷售產品』。

我所理解的自費出版,是我僱用一些人,幫助我「打造個人品牌」。

畢竟出版過程中,有許多「繁瑣的事情」,比如排版、印製、物流。等於是,我出錢請了這些人,幫我把這些繁瑣的事情做了,讓我能專注在「出版內容」本身。

事實也是如此,作為一個「比較有主見」且「具有商業思維」的寫作者,我逐漸發現「自費出版」對我相對有利。

我有更多「彈性」去客製化內容、設計、行銷,最終才能更好地達到「打造個人品牌」的目的。

比如,在書封內頁附上「QR Code」,讓讀者獲得與作者直接溝通的渠道——這在現有出版物相當少見。


自費出版,我獲得了什麼?

因此,你可能會好奇,最終「自費出版」達到了我當初「出書的目的」了嗎?

我會在下一篇揭曉!敬請關注!


如果你對「自費出版」感興趣,歡迎下載我的免費數位產品《出版你的第一本書:這是我親自用過的數位工具》,帶你了解我的出版過程。

如果你想知道我是如何透過『寫作』開啟更自由的職涯,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會放比方格子更深入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lena-avatar-img
2025/03/24
nice sharing!
Joker-avatar-img
2025/03/31
我也是想要打造自由的生活 !!!! 最近突然覺得不知道是吸引力法則還是什麼~怎麼跟這四個字這麼有緣~ 已經有打算買個那瓦爾寶典來看~不知道 Eve 看過了沒有~ 然後還想再請教個問題是~不曉得Eve 心裡想要自由的生活是怎麼樣子,或是具備什麼特質或心態呢~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242會員
139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4/28
三月下旬,我開始集中發布關於「個人出版」、「自費出書」的文章。 沒想到,相關的文章瀏覽數、收藏數都大增。 這讓我得到一個市場信息——有很多人對「個人出版、自費出書」感興趣。 這篇文想分析,為什麼「書市」在過去被調侃「現代人不看書」,卻在近年反倒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個人出版」?
Thumbnail
2025/04/28
三月下旬,我開始集中發布關於「個人出版」、「自費出書」的文章。 沒想到,相關的文章瀏覽數、收藏數都大增。 這讓我得到一個市場信息——有很多人對「個人出版、自費出書」感興趣。 這篇文想分析,為什麼「書市」在過去被調侃「現代人不看書」,卻在近年反倒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個人出版」?
Thumbnail
2025/04/24
我的注意力也曾經被「社群媒體」切的稀碎。稍微感到「無聊」的時候,我就有強烈的渴望,打開社群媒體,不斷刷新貼文,尋求新的刺激。 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新貼文」,看到前一兩秒鐘看不懂的,我就立馬滑走。我的思考能力逐漸下滑。 我不知道該怎麼拯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4
我的注意力也曾經被「社群媒體」切的稀碎。稍微感到「無聊」的時候,我就有強烈的渴望,打開社群媒體,不斷刷新貼文,尋求新的刺激。 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新貼文」,看到前一兩秒鐘看不懂的,我就立馬滑走。我的思考能力逐漸下滑。 我不知道該怎麼拯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現在大家說到「自媒體」,腦袋浮現的首先是各種「影音平台」,比如YouTube、TikTok...然而,當你仔細去拆解「媒體」的本質——傳遞資訊/知識。 你就會發現,媒體不只限於「影片」,還包含報紙、書籍、雜誌、課程...等等。過去哪些東西是媒體?哪些東西就有可能利用「數位工具和平台」成為「自媒體」。
Thumbnail
2025/04/21
現在大家說到「自媒體」,腦袋浮現的首先是各種「影音平台」,比如YouTube、TikTok...然而,當你仔細去拆解「媒體」的本質——傳遞資訊/知識。 你就會發現,媒體不只限於「影片」,還包含報紙、書籍、雜誌、課程...等等。過去哪些東西是媒體?哪些東西就有可能利用「數位工具和平台」成為「自媒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一位記者採訪一名成功人士,記者問他說,你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成功人士跟他分享一個故事~
Thumbnail
一位記者採訪一名成功人士,記者問他說,你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成功人士跟他分享一個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成為一人公司的過程,以及創業者面臨的挑戰和思考。書中提到了許多重要觀念,如自我價值、內心動力和業務拓展。這將對那些有志於擁有自己事業的人提供深刻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成為一人公司的過程,以及創業者面臨的挑戰和思考。書中提到了許多重要觀念,如自我價值、內心動力和業務拓展。這將對那些有志於擁有自己事業的人提供深刻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我的寫作已成為日常,透過《一人創富》一書,學會如何建立個人品牌與前進方向,利用創業四象限和PICK框架的工具,幫助釐清發展策略。
Thumbnail
我的寫作已成為日常,透過《一人創富》一書,學會如何建立個人品牌與前進方向,利用創業四象限和PICK框架的工具,幫助釐清發展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