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
4187
位追蹤者
追蹤
蘇絢慧
4187
位追蹤者
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心理諮商所所長。曾任醫學中心安寧療護病房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書寫對我來說是悲欣情感的梳理與思緒安頓。喜歡在閱讀和書寫中,讓心沁沐在文字流動所帶來的洗滌和舒展。喜歡文字像一盞微亮溫暖的燈,伴人走進內心深處幽暗處,發覺真實自我,與心相遇。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
會員
234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13
《蘇心時光》新上線
...顯示更多
9
1
閒人 Kuiza
6 天前
1
手刀訂閱💓
1
付費限定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13
鏡像效應:人際關係中看不見的「心理投射」
有一回,一家公司來信提出拜訪我的請求,打算談一些合作的事。主管是一位身高頗高的女性,一看見我時,由於身高頗有差距,她必須低頭看我,此時她訝異的大聲說了一句:「蘇老師,你怎麼那麼小?」我聽後隨即大笑,回說:「那你把我想得有多大?」之後我們就在一片笑聲說:「想像和事實真的不同。」......
#
蘇絢慧
#
心理投射
#
人際關係
1
留言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12
《低調安靜做自己》—守護自己的法則
人,要如何不消耗自己呢?要如何才能在凡塵俗事中安然度過呢? 答案即在,讓自己保持「平靜」。不那麼受外界刺激而反應,又無意識地付出許多的能量資本,讓自己受到侵擾而反覆內耗。 然而,這卻是活在現代非常困難的事。不論是現實生活環境或是網路虛擬世界,過多的訊息、繁多的影訊、過曝的生活,都讓人的心理一刻不
#
蘇絢慧
#
閱讀
#
成長
13
1
細讀慢品
7 天前
4
喜歡這則分享^^ 看了這篇心得也提醒自己:「不要被外界刺激而過度反應,要理解事物本來就有其運行的面貌。」
4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07
給自己的職場情緒修復練習
...顯示更多
#
成長
#
蘇絢慧
#
職場
9
留言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07
想太多的背後原因~《不要再怪自己想太多》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模式——例如反覆猶豫、對未來的不安、無法拒絕他人、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等等。這些心理模式多為負向的情緒,卻有著正向的功能:希望自己能趨吉避凶,避開不好的人事物,因此也是一種防衛機制,想要避免自己受傷、受創,避免遭受過大無法承受的後果。
#
大田出版
#
蘇絢慧
#
閱讀
11
留言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1/06
蘇心時光,陪你慢慢舒心
...顯示更多
8
留言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0/28
喪親之路,與愛同行
...顯示更多
9
留言
付費限定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10/21
內在修復是為了內心的平靜
人生的下半場,個人內在和諧與自我連結對自己的身心平衡與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當缺乏內部的連結,可能導致許多人生問題的迴避與自我內鬥而造成更多的內耗。 現代社會物質雖然富足,但人們仍可能困頓於內在心靈的匱乏及混亂感,也不停的活在焦慮不安中。焦慮是源於不斷回顧過去挫敗與憂慮未來失敗的一種擔憂,過度擔憂不確
#
成長
#
人生
#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
留言
付費限定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09/24
一項重建人生的新能力
如果你常活在內疚及罪咎感裡,那會讓你分辨不清楚,什麼是你的能力範圍、什麼不是你的能力範圍。如此會造成你更容易習慣地苛責自己、批判自己,又陷入無能為力的循環中。內在聲音經常在你遭遇挫折時跳出來說:「是你不夠好」、「是你做錯了 」、「如果你當初怎麼樣就不會變成這樣」這些語句其實是一種自我懲罰的儀式...
#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
心理復原
#
創傷
3
留言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2025/09/10
成長即是~相信自己能夠照顧好內心的小孩
...顯示更多
8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