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歡迎光臨大遠距時代:這是我的三年遠距工作心得,下班比上班更重要

2020/03/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我是區塊勢作者許明恩,歡迎你來逛逛由我全職經營的說實話、說人話的訂閱制區塊鏈媒體。
疫情的關係,最近有越來越多人進入遠距工作模式,但在家該如何進入工作狀態呢?

儀式感

昨天看到朋友的限時動態說開始遠距工作後,理想上既然是 9 點上班,那就可以賴到 8 點 50 分再起床就好。但實際上仍然得早點起床換衣服、擦口紅、噴香水,用關起房門的聲音來取代原本上班前的鎖門「儀式」,最後再掀開電腦螢幕才有上班的感覺。
每個人進入上班狀態前的「儀式」各不相同。我最早是從泡咖啡開始,就起床需要自製一杯拿鐵,後來還延伸出固定的工作桌高度(75.5 cm)、聽特定主題的音樂(The Piano Guys),直到現在只需要給我一個安靜的空間就好,所以要買 AirPods Pro 來隔音(不是)。之前還看過 @映昕 說自己需要的是一面牆壁,歡迎大家分享更獵奇的儀式感交流。
網路上討論如何「進入」工作狀態的文章越來越多,卻比較少人討論如何「離開」工作狀態。難道是不打算下班?

模糊的界線

這位朋友發現,遠距工作之後同事們不只準時上班,而且普遍都更提早上班了。這很有趣。看起來大家都很有自制力的 8 點 50 分起床,沒人不小心睡到 9 點 10 分?
未必。可能只是因為遠距工作讓「上班」變得容易了 — — 顯示上線 — — 而不用真的人坐到位置上才算數。這不只排除掉中間塞車、錯過公車的不確定因素,更可能是有人連著幾天根本就沒「下班」過?
雖然現在有不少人上班只是換個地方上網,但進入辦公室就算上班,離開辦公室就算下班,還是個心理層面的明確暗示。一旦大家透過儀式感建立在家上班的氛圍,該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法把上班的氛圍還原回來,就越來越重要。
我的方法是,那就讓他們混在一起吧 😄 並不是我刻意為之,而是三年前自己開始遠距工作的時候,也沒有特別留意要讓自己「下班」,而只注意「上班」。久而久之,我的工作和生活幾乎是混在一起的。
我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工作狂,因此當時也很滿意自己這種無時無刻馬力全開的狀態。這大概持續了半年到一年左右,有一天忽然就發現:「喔不,我的生活一團糟」。具體呈現在流理臺的碗盤、沙發上的衣服,以及很久沒去假掰咖啡廳打卡(咦)。
因此,我開始嘗試週末不要碰工作。

生活的節奏感

之前我為了維持穩定產出 —— 每週寫 3 篇文章 ——不惜犧牲生活。
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連續衝刺半年到一年,很容易感受到內在被掏空的感覺。這時候,生活上的節奏感就是用來灌溉自己空虛的心靈 😂
具體方法是透過每天穩定的作息時間、上班日和放假日的明確區分,甚至是工作地點和放假地點的區分,讓自己知道不必無時無刻都得在全速運轉狀態。所以現在我比較少在家工作,畢竟這會讓我的身體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上班還是放假。
我腦中有一張工作地點的列表,這些地方都被我視為辦公室,例如大學圖書館、某些咖啡廳或是朋友公司的會客區。反過來說,也有一張放假地點的列表,這些地方只有(想)放假的時候會去,例如湖邊、海邊、健行、騎腳踏車。
透過地點的區分,現在我喝咖啡越來越像是喝興趣,而不是喝儀式感的。在需要休息的時候,也知道只要去大安森林公園的湖邊坐一下,大概就可以有放鬆的效果。每個人的大腦操作手冊都不太一樣,而我也還在開發更多上班地點、下班地點。
就像同一家咖啡喝多了,提神效果會隨之遞減。同樣一個「上班地點」、「下班地點」去得太頻繁,也會越來越沒有那麼明確的心理暗示。自己也才累積了兩年半而已,暫時還跟不上唐鳳二十幾年功力練來的蕃茄鐘工作法相比。頻繁的切換需要明確的心理暗示,對剛開始進入遠距工作的人(包含我自己)來說,切太小段大概都會直接糊在一起。
我會建議大家不妨從顆粒比較粗的「大番茄」開始做起,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慢慢練習切換狀態,高度自制才能換來真正的靈活與彈性。
許明恩
許明恩
【區塊勢】創辦人,用白話文把區塊鏈說清楚。內向的文字表演者,化繁為簡、濃縮知識的狂熱者。https://blocktrend.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