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勞動節,辛苦的上班族朋友可以放假,許多國家例如中國更搭配了連續假期。那麼,勞動節的由來是什麼?為何訂在5月1日呢?這就要從19世紀50年代末說起。當時,資產階級(老闆)享受了歐洲工業革命大多數的果實,勞工的薪資低、工時長。在勞工運動、民主運動高漲的形勢下,歐洲各國勞工們認識到,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和敵人,必須聯合起來。這種意識促進了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又稱:
第一國際)在1864年成立。
1866年,
馬克思領導的國際工人協會在日內瓦會議提出了
八小時工作的口號。
一幅描繪1886年事件的版畫,是乾草市場事件最廣為人知的圖像。它精準地將菲爾敦的演說、炸彈爆炸、暴動發生這三者同時呈現出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市中心發生了大約35萬人參加的大罷工。罷工者要求改善工作待遇,實行
八小時工作制。5月3日,芝加哥市政府派出警察鎮壓罷工,並開槍打死了4個人,還有許多人受傷。5月4日,當工會在乾草市廣場舉行群眾大會時,警方再次到場鎮壓並開槍打死了10名工人,而警察也有死傷,釀成歷史上著名的
乾草市場事件(Haymarket affair)。
1889年7月14日,世界工人運動組織「社會主義國際」(又稱「
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成立大會,並通過了《五一節案》,把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工節,以紀念當年的芝加哥大罷工,並號召全球勞工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而繼續努力。
此後,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把這一天定為勞動節假期,並舉行大型慶祝活動。例如,在前蘇聯時期,莫斯科在每年的五一勞動節當天都舉行盛大的遊行。
而中國早在1949年就確定了五一勞動節假期,並在這一天舉辦大型聯歡活動。而且在1999年更把五一節定為黃金周假期,連續休息7天,不過,從2008年起,又改為3天休息的「小長假」。
而在其它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勞工組織則仍延續五一節的傳統,在這一天舉行各種遊行活動,向政府請願及喚起大家對保護勞工權益的重視。
在台灣,每年5月1日被定為勞動節,當日勞工放假。小學以上教職員(幼稚園、托兒所、托嬰中心教職員屬於勞工)、政府公務員、雇員或公營機構職員不放假。
看完了勞動節的由來,你是否認識到,任何公民的權益都是前人流血爭取而來的?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好好為這個社會的進步而努力。
藍:法定5月1日為勞動節
淺藍:法定5月1日為公眾假期
淺紅:勞動節不在5月1日
紅:完全沒有任何勞動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