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常:選舉前夕的台南遊Day1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一月初跟在台南讀書的弟約好,目的是推特上看到推友在講日喜小舖的蒸蛋飯,不誇張,身為一個蒸蛋粉(?),吾自當奮勇向前。加上月底就是九合一大選綁公投,本來就有要回南部的打算,於是行程順理成章的提早了三天,前三天在台南,後兩天在高雄,安排得妥妥der。
約起
  然而其實我對台南的實際印象,就僅限於台南火車站和南部同人圈知名、由成大漫畫社舉辦的場次──簡稱成大場──其他一問三不知,因為我高中到台南去的時候就跑那兩個點,所以我對台南的瞭解就跟沒去過台南的人差不多,後來去年跟太太走過一趟,但流連不久(大概半天),要說有玩到什麼似乎也沒有記憶……於是選舉當週的禮拜三,我就白紙一張的搭客運下了台南。
  初抵台南,我弟還在上班,所以我自己揹著行李開始移動,跟台北溫吞的天氣相比,台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萬里晴空的熱,南台灣特有的陽光直射大放送,空氣也顯得乾燥,沒有一絲窒悶感,不過客運下車處外的公園插滿一整排滿滿的競選旗幟超壯觀。我沿著公園南路走到臺南文化產業創意園區(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自以為聰明的我還當作是縮小版的松菸(誤會可大了),實際逛一圈之後發現用途是工作室教學性質、空間租借一類,但不管怎麼說空間是真的美。
畫在一個我沒料到之處
廣場
  接著繼續我的閒晃,一路上很直觀地感受到台南風情,到處都有鋪設紅磚道的窄小巷弄,或是招牌用廣告顏料/油漆手寫的店家,廟宇更是隨處可見,可能部分住慣都市的人會認為是老舊,但我認為那是被保存得極好的文化氛圍,一些文創小店也特意選擇復古風格,又或者不,新舊夾雜的感覺讓我想到台北中山的條通,彷彿置身時光的夾縫間,用肥宅的話來說,就是異聞帶般的存在
店家
太陽光超亮的巷弄
  一路無事,走往國立臺灣文學館的路上,無意間經過曾經合作的合成帆布行,雖說請對方做過帆布袋,不過都是線上聯繫,第一次看到店面,沒想到看起來非常的家庭代工(本來就是),而且一樣很有古早味,忍不住興起希望能再委託的念頭。
合成帆布行
  然後慢慢的從消防局(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方向走到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兩座建築都很美,但是也因為太美了所以隨時都有遊客在那邊自拍,只好趁著人少的時候迅速一拍,畫面果不其然有點兒虐。
臺灣小說作家鍾肇政所題
  進去觀覽一趟,對我這個鮮少讀臺灣文學的人而言,大部分都算是對牛彈琴,但裡面的布置和陳設可以看得出相當用心,使用不少多媒體互動裝置為原本靜態的展示間增添趣味,更甚成為網美自拍點。稱之為「網美自拍點」絕非貶意,雖然想看某樣東西的時候有人在那邊自拍真心是滿煩的,但這屬於使用者的自覺問題,基本上我還是樂見特意設置這類型自拍點來吸引人潮觀覽的手法,縱然將藝術娛樂化,不過也達成了產生實際效益的目的。
超美的互動裝置
館內一景
  沒多久我弟說他下班了,過來跟我會合,兩個人就把整座文學館能逛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裡面的臺灣鬼怪文學特展尤其有趣,對於臺灣特有種(?)的成因敘述眾多,很適合國小高年級生去參訪,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也不錯,有趣程度是差了不少,但基於歷史和其文化意義還是頗推薦一看。
  離開臺灣文學館之後,經我弟一說,我才知道臺南美術館(原臺南警察署)就在旁邊,只是當天實在太累&走太久了,所以沒有進去參觀,後面會再講到,但現在我們就毫不猶豫地騎走,還吃了好大一碗40大洋的奶精仙草凍。XD
好吃又大碗,便宜到會怕
  晚上我弟固定的健身行程跑完以後,我們就跑去吃此行的目標,沒錯!就是蒸、蛋、飯!。:.゚ヽ(*´∀`)ノ゚.:。
  日喜的店面小小的,擺設陳舊,但整理有序,不會讓你覺得不乾淨。一坐下來我跟我弟分別點了蒸蛋排骨飯和蒸蛋雞腿飯,餐點上來之後我弟吃了排骨,說早知道他就不點雞腿,排骨醃的剛剛好。而我認真覺得蒸蛋飯名不虛傳,蒸蛋沒有腥臊的氣味,也濾得很乾淨,幾乎沒有氣泡,入口滑順,底下蓋的高麗菜葉又薄又甜,跟飯配著一起吃極搭,加上香酥柔軟的排骨只要六十五大洋,不愧是平民美食,真D爽。
左上為我弟的鹹豬手
  再逛了藍晒圖文創園區,藍晒圖這個園區很小,小到不用二十分鐘就逛完,而且當天有國小/中(?)生戶外教學,超級吵鬧,整體來說比較接近微型的文青觀光景點,牆面上的彩繪和每個店家營造的氛圍都很有情調。
可愛店貓
  草草逛完就去吃了我個人覺得不怎樣的杏仁豆腐,還因為我弟犯傻而走了一段很長的冤枉路,最後時間太晚都收店什麼也沒看到只好回頭,累累的結束這一回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7會員
150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