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產業現況與趨勢:專訪松山文創園區周琍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當前工藝與設計產品外觀型態與使用功能漸趨整合,工藝設計師融入前衛創意概念,藉跨業合作方式將當代設計與科技元素結合東方傳統技藝,透過設計思維啟發突破傳統創作界限,為傳統工藝注入新設計亮點。

 


 

另一方面,共享經濟有效緩解新創品牌業者資金規模不足之競爭壓力,亦催化傳統銷售型態與生產製造模式轉型升級。傳統工作室型態已隨共享經濟時代來臨,逐漸為創客聚落、聯合辦公室等新興多元應用開放空間所置換,預期於未來該場域亦將扮演更重要之角色。

 

於跨域整合與共享交流型態持續發酵之演進態勢下,臺灣工藝產業應用創新設計概念之現況及未來發展又是為何?本期專訪松山文創園區周琍敏執行總監,以進一步了解當前我國工藝產業發展趨勢、松菸創作者工廠營運現況、當前工藝發展課題與海外市場拓銷規劃等相關面向。

 

工藝與設計界線愈趨模糊

 

近年來由於工藝品轉趨多元發展及強調生活化概念,且其漸具批量製造需求;加之設計商品因融合職人手感元素,企跳脫冰冷距離感與大量複製刻板印象,兩者各學所長而致其界線愈趨模糊。概括而言,工藝與設計劃分已不再涇渭分明,諸多產品整合發展,以符合消費者需求為核心考量,不再試圖至臻無瑕而係講求獨一無二,些許瑕疵殘存昇華為特殊手感美學,從而成為個人鑑賞品味之表彰。

 

工藝設計新銳業者多為設計相關科系出身或具美術教育背景,較不同的是該類業者團隊成員年齡普遍低於40歲,大多於學生時期即有志朝向工藝設計產業發展,並以延續臺灣傳統工藝為己業,期可重新剖析傳統技術並以新世代角度注入創新靈魂元素。而與設計師工藝品牌業者不同之處在於,工藝新銳業者創作格較具洗鍊簡約之現代風格,其成品明確彰顯創作者所期望表達之個人語彙,跳脫工藝創作大幅採用傳統文化符碼之慣性。

 

此外,該類經營者身兼設計師與工藝創作者雙重身分,除擁有豐沛創新設計概念外,亦具有將創作構思具現化之一定工藝技能,且較前者對材質特性認知深入,故可有效降低過往創作過程中,參與者對如何呈現設計、異材質與工法等特性所導致之溝通衝突。

 

自造者與工藝體驗課程興起

 

受惠於當前市場消費者高度偏好個性化商品與手作風潮興盛,工藝創作者開始規劃互動式教學課程,藉由與共享空間合作打造成年族群重溫手作美好回憶之工藝體驗平台,塑造出消費者所期望之自我沉澱世界。消費者除可透過手作過程重新建構每件創作成品之故事回憶,並打造專屬之獨特品味外,更可感受由無至有之成就感,且可能於體驗工藝創作感動之餘,進一步口碑宣傳實作之喜悅及所得,進而深化商品與服務識別效度。

 

此外,部分工藝師於體驗課程中提高相關專業知識傳授比重,以提供相對正式之初階工藝教育為定位,期許藉由教學過程傳達工藝技能價值外,可進一步達成提振民眾對工藝產業之投入意願。

 

周琍敏總監表示松菸創作者工廠整體面積約266坪,空間型態成長條狀,中央以緩坡通道設計既為步行動線,亦是左右兩區創作團隊之共用平台;目前共有十餘團隊進駐空間,其涵蓋金工、木工、皮革、玻璃、產品設計、珠寶設計與文創策展等多元媒材及產業範疇,其中不乏具相當市場知名度之創作品牌,創作者可以於此舉辦產品發表會、創意講座、教學工作坊或進行商務洽談等事務。而除目前進駐團隊之工作區域外,空間內亦預留國際創作者專屬區域,持續邀集海外創作者蒞臨交流,期冀藉不同文化與創作經驗,打造跨域暨跨平台之合作機會。

 

此外,不同於其他創客空間之收費會員制,松菸創作者工廠主要係透過徵選方式,以兩年期為單位,提供微型與中小型品牌得以低廉租金進駐平台之機會。


協助工藝設計新創者商品化導入市場

 

概括而論,過往諸多工藝設計作品因未能朝導入產業開發方向進行,所開發之工藝品僅得陳列於展售店或個人收藏,無法提供產業量產,實際功能及效益無法經由市場檢定;或因商品量產能力不足,於網路銷售平台上架後無力負擔後續訂單,導致創作者喪失商機甚至商譽受損。

 

而當前3D列印技術與設備持續發展,其列印精密度提升促使質感益趨細膩,塑型材料亦已由早期塑膠、樹脂發展至諸如紙、金屬與陶瓷等多元素材,其可適用於各類需求並得以呈現工藝創作所需之細微表現與設計需求。故此,目前創作者工廠已購製相關設備,新創工藝設計師開始運用3D列印數位製作優勢,達成過往傳統工藝無法實現之設計概念。此外,於消費者愈加追求個性化與參與設計之趨勢下,3D列印技術可應用於產品打樣與試產並以此進行市場測試,達成工藝設計少量多樣之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鑒於新創工藝設計業者因知名度不足而缺乏行銷通路,松菸創作者工廠亦針對業者創作風格、生產規模與當前發展階段所需,協助媒合其於「松菸小賣所」、「松菸風格店家」,以及「誠品」等相關展售通路上架銷售。


開設補助計畫教學課程,協助業者取得資金

 

整體而言,國內工藝設計業者資金來源以自有資金為主;其因經營規模偏小,加上工藝價值尚未被認同,故較難獲得資方投資資金。另一方面,儘管隨政府益加重視文創產業發展,相關補助或貸款專案均明顯較過往增加,然礙於行政法規限制,多半需提出相關佐證報告或提交計畫書等書面資訊,導致專精藝術創作而缺乏概念文字化能力之工藝師多半難以通過申請審核,徒增行政作業時間耗損與創作時間排擠。基於此,周總監表示目前創作者工廠已開設相關補助計畫申請教學課程,協助業者排除疑難,進而通過審核取得所需之營運資金。

 

為彰顯材質特性與工藝設計創作者獨特藝術風格,多數工藝創作胚模原型需打磨或切削至達嚴格標準,然該類技術多掌握於國外大廠而本土製造廠技術難以配合,採取人力加工方式將無法負荷所需產量與墊高生產成本,因此需持續與工廠共同溝通研討技術改良方式,導致量產化進程明顯緩慢而無效率。

 

另一方面,受原料供應短缺與生產成本持續增加之影響,我國材料相關加工廠與下游配合製造工廠,大舉遷廠外移至工資相對廉價區域,使我國產業面臨斷鏈與群聚逐步潰散等問題。針對此,周總監進一步表示未來將蒐羅並媒合相關可配合小規模批量製造之廠商。目前,創作者主要係透過空間內資訊交流排解量產問題。

 

認知差異與創作權益分配爭議

 

於跨界合作共同構思工藝創作過程中,由於工藝師負責藝術創作與概念執行製作,因此需考量技術可行性與技法實現方式;然而設計創作者多聚焦於藝術表現型態與時尚美學實現,進而要求工藝師挑戰行之有年、歷代傳承之製作手法與基礎認知,雙方因學經歷背景、創作生產流程與藝術理念等差異,導致意見分歧與概念衝突,需多次溝通與協調折衷方得使專案合作持續進行。

 

另一方面,於新生代工藝設計者與傳統工藝師合作過程中,兩造亦易因合作關係認知有所落差,導致部分工藝設計者認為工藝師僅為代工者,而主張創作開發價值應較高歸屬於設計方所有;部分工藝師則認為設計者僅提供相關創作概念,而要求享有商品利益分配較高權益,造成媒合兩造與未來持續合作之困難。

 

整體而言,目前傳統工藝師多屬中高年齡層,且學徒薪資水平相對偏低,影響產業人才投入意願而面臨技藝斷層困境。此外,儘管當前政府逐漸重視工藝人才之培育,然大專院校教學課程多為理論或技術導論,相對缺乏實務課程設計,新鮮人或實習生於產業投入初期需工藝師投注大量心力再教育,進而壓縮其創作構思時間與創作產量,部分業者與初入行者亦因雙方認知出現落差而有所牴觸衝突,導致初入行者脫離該工作場合甚至工藝領域,業者抗拒培育工藝新血而中斷授業等問題,進一步造成技藝傳承斷層與產業人力持續萎縮之惡性循環。

 

松山文創園區以扶植文化創意產業及人才培育為核心理念,並以「臺北市原創基地」作為營運定位,推動包含「Taipei Corners」等相關海外市場拓銷方案計畫,藉由籌組海外參展團及拓銷代表團,持續帶領我國卓越文創產業人士赴海外拓展商機、以提高臺灣品牌於國際市場之能見度。其持續鎖定諸如日本、中國大陸、港澳、美國與法國等目標市場,藉對點鏈結多元面向方式,期冀協助我國工藝設計業者佈建稠密國際行銷網絡,加速國內優秀文創商品輸出至海外市場。

 

鑒於日本為全球禮贈品消費關鍵市場其中之一,近年園區持續參與包括「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東京設計商品展」等相關展會,期得發揮優質設計與精選品牌乘數效益,以協助臺灣在地「原創設計」、「好故事」及「在地特色」之文創品牌進入日本市場。

 

2017年其再度參與「日本東京設計商品展」,邀集13家廠商共組「Taipei Corners」,直接面對日本消費者推廣商品及拓展品牌知名度,活動現場廣受好評而消費者反映熱烈;而為擴大参展及宣傳效益,松山文創園區進一步與日本手作基地Makers'Base合作,特攜25間優秀文創品牌精選商品,首度參與日本關東地區最具規模atré百貨於秋葉原1店所舉辦之「Summer Carnival」夏日主題活動,現場商品詢問熱絡且選購人潮絡繹不絕。

 


封面圖片:

原文載自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 2017年第4期(8月號)

更多內容請點入「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化部的沙龍
9會員
9內容數
<p>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動態之專題分析、市場觀點、專家論壇、國家專題、重要情勢。</p>
文化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4/16
鹿港魯班公宴為彰化縣鹿港地區一年一度祭拜巧聖先師:魯班公的民俗活動,傳統工藝家們以其作品作為祭品,一位一桌共計108桌工藝作品進行「宴神」,以「看桌」的形式宴祭巧聖先師,活動自1996年迄今…
2018/04/16
鹿港魯班公宴為彰化縣鹿港地區一年一度祭拜巧聖先師:魯班公的民俗活動,傳統工藝家們以其作品作為祭品,一位一桌共計108桌工藝作品進行「宴神」,以「看桌」的形式宴祭巧聖先師,活動自1996年迄今…
2018/02/01
<p>若是在雅虎直播的話,能夠觸及到之群眾為流行音樂同溫層以外的觀眾,一方面對於音樂人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推廣管道;另一方面,對於民眾而言,則是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音樂,其視野當中便不會只有很主流的幾個著名歌手。</p>
Thumbnail
2018/02/01
<p>若是在雅虎直播的話,能夠觸及到之群眾為流行音樂同溫層以外的觀眾,一方面對於音樂人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推廣管道;另一方面,對於民眾而言,則是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音樂,其視野當中便不會只有很主流的幾個著名歌手。</p>
Thumbnail
2017/12/27
<p>目前國內外表演藝術生態中對於製作人的角色與任務越趨清晰與重要,國內對於此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提升,而目前在此職務的人才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p>
Thumbnail
2017/12/27
<p>目前國內外表演藝術生態中對於製作人的角色與任務越趨清晰與重要,國內對於此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提升,而目前在此職務的人才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文創產業中的繪畫通常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藝術作品 這類作品的目標是成為獨立的作品。在這種情況下,藝術作品單價通常較高,而作品的販賣多為單一購買,這也意味著銷售相對困難,通常透過畫廊等路徑進行。藝術市場被視為是產業的一部份,只是行情價格較為隱晦,相對進入門檻較高。 第二類是設計圖的畫作
Thumbnail
文創產業中的繪畫通常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藝術作品 這類作品的目標是成為獨立的作品。在這種情況下,藝術作品單價通常較高,而作品的販賣多為單一購買,這也意味著銷售相對困難,通常透過畫廊等路徑進行。藝術市場被視為是產業的一部份,只是行情價格較為隱晦,相對進入門檻較高。 第二類是設計圖的畫作
Thumbnail
文創市集 這些年在文創園區,松菸,華山和車站,廣場等地,常常有許多文創市集的擺設,吸引許多人前來參觀選購,看似熱鬧的背後其實證隱藏者另外一種危機,這個危機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要怎樣正確看待我們的文創市集,他們又要怎麼樣變成文化創意產業,這點需要來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規模不小 在台灣現在有許多文創
Thumbnail
文創市集 這些年在文創園區,松菸,華山和車站,廣場等地,常常有許多文創市集的擺設,吸引許多人前來參觀選購,看似熱鬧的背後其實證隱藏者另外一種危機,這個危機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要怎樣正確看待我們的文創市集,他們又要怎麼樣變成文化創意產業,這點需要來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規模不小 在台灣現在有許多文創
Thumbnail
傳統手作市場vs新手作趨勢!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三種熱門手作趨勢大公開!掌握手作商機趁現在! 1.線上課程新趨勢,搭配DIY材料包,提供顧客有趣體驗 2.結合星座或占卜測驗,特色玩味新商機 3.量身打造的節日送禮選擇!閨蜜生日、畢業季的客製化加購
Thumbnail
傳統手作市場vs新手作趨勢!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三種熱門手作趨勢大公開!掌握手作商機趁現在! 1.線上課程新趨勢,搭配DIY材料包,提供顧客有趣體驗 2.結合星座或占卜測驗,特色玩味新商機 3.量身打造的節日送禮選擇!閨蜜生日、畢業季的客製化加購
Thumbnail
設計在生活裡是一個聽起來很熟悉,但卻很陌生的領域,一方面越來越富足的物資條件,讓越來越多人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布置自己的環境。陌生,是因為在一個真正完整的產品落地,設計只是一個很小的環節,還有成本估算、市場接受度的評估等等,以及最容易遇到阻礙的,如何把產品才概念到能夠製造出來。
Thumbnail
設計在生活裡是一個聽起來很熟悉,但卻很陌生的領域,一方面越來越富足的物資條件,讓越來越多人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布置自己的環境。陌生,是因為在一個真正完整的產品落地,設計只是一個很小的環節,還有成本估算、市場接受度的評估等等,以及最容易遇到阻礙的,如何把產品才概念到能夠製造出來。
Thumbnail
朋友艾瑞克是一名藝術工作者,從事的是木工藝術創作,擅長木製樂器的製作,六七年前他就開始「木湯匙」、木雕飾品的創作。藝術工作者在台灣本來就十分辛苦,雖然台灣近十幾年來產官學大力推廣「文創」產業,但是坦白說都還只是侷限在有限的後加工商品、工藝品或是以餐飲為主的小型、微型的創業模式,太過藝術性高端的產品其
Thumbnail
朋友艾瑞克是一名藝術工作者,從事的是木工藝術創作,擅長木製樂器的製作,六七年前他就開始「木湯匙」、木雕飾品的創作。藝術工作者在台灣本來就十分辛苦,雖然台灣近十幾年來產官學大力推廣「文創」產業,但是坦白說都還只是侷限在有限的後加工商品、工藝品或是以餐飲為主的小型、微型的創業模式,太過藝術性高端的產品其
Thumbnail
你可曾好奇過每場精彩的展覽,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呢?本專題特別邀請到Pop Up Asia 執行製作人陳小麥,從自身經驗聊聊亞洲手創展的策劃經驗,以及對於手作創業者的重要意義。不論你身處什麼樣的創業領域,Pop Up Asia從創業者的角度出發,放眼國際的歷程,共創創業趨勢的歷程都非常值得參考。
Thumbnail
你可曾好奇過每場精彩的展覽,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呢?本專題特別邀請到Pop Up Asia 執行製作人陳小麥,從自身經驗聊聊亞洲手創展的策劃經驗,以及對於手作創業者的重要意義。不論你身處什麼樣的創業領域,Pop Up Asia從創業者的角度出發,放眼國際的歷程,共創創業趨勢的歷程都非常值得參考。
Thumbnail
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以下簡稱PUA)自2016年舉辦至今,即將在2019年邁入第四屆,來自25座亞洲城市的500個以上的優質亞洲手創品牌與平台,將於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齊聚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並透過呼應展會主題「微量產Micro Production」的國際論壇邀集講者分享經驗
Thumbnail
Pop Up Asia亞洲手創展(以下簡稱PUA)自2016年舉辦至今,即將在2019年邁入第四屆,來自25座亞洲城市的500個以上的優質亞洲手創品牌與平台,將於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齊聚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並透過呼應展會主題「微量產Micro Production」的國際論壇邀集講者分享經驗
Thumbnail
「後–工廠化」的藝術生產和藝術生產空間,影響了藝術品的生產模式,也使藝術家在個人手藝和工廠生產的發生過程中,藝術家身分發生異化。當藝術家的觀念,需要透過藝術工匠(Artisan)的手藝來呈現,以後藏家收藏的作品價值,是因為藝術家觀念生產下的「簽名式」,還是藝術工匠所製出的「物質實體」?
Thumbnail
「後–工廠化」的藝術生產和藝術生產空間,影響了藝術品的生產模式,也使藝術家在個人手藝和工廠生產的發生過程中,藝術家身分發生異化。當藝術家的觀念,需要透過藝術工匠(Artisan)的手藝來呈現,以後藏家收藏的作品價值,是因為藝術家觀念生產下的「簽名式」,還是藝術工匠所製出的「物質實體」?
Thumbnail
我們說工藝和設計是種應用藝術。 我們談到了藝術和設計的模糊界定。 設計師這個稱呼更加難以界定,我們開始使用與定義是相對近代的事。由於設計一詞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設計師」一詞可以包含很多領域。而工匠
Thumbnail
我們說工藝和設計是種應用藝術。 我們談到了藝術和設計的模糊界定。 設計師這個稱呼更加難以界定,我們開始使用與定義是相對近代的事。由於設計一詞涵蓋的範圍如此廣泛,「設計師」一詞可以包含很多領域。而工匠
Thumbnail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