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癌」色變的時代:日常環境中的致癌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中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得到之後似乎就會被視為「限時死亡」;同時,隨著病情慢慢惡化,自己痛苦不打緊,往往也會拖累家人,難怪人人聞癌變色。

 

每年政府公布的十大死因,三十多年來,癌症都是高居第一名。癌症從頭髮的髮根到腳趾指甲床底下的組織細胞,可能發生的癌症數以百計,排行榜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而改變。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肺癌急遽上升,偏偏肺癌很難早期發現,往往一發現就是末期,存活率不高。近年來有不少名人,包括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的宗教界大師也得到肺癌,不免令人懷疑,增加的許多肺癌患者,是不是來自於逐漸惡化的空氣品質;尤其PM 2.5,這些微細飄浮空中的粉塵,真真切切會對許多較為敏感體質的人有致癌的風險。

 

raw-image

空汙嚴重,恐有致癌風險。Photo source : Beryl Chan@flickr CC BY 公有領域。 

 

對癌症的反應有二個極端,一種是太害怕而不斷地去做各種檢查,另外一種就是逃避,連最基礎的篩檢都不做。

 

目前有許多自費的癌症篩檢,比如血液腫瘤標記或基因檢測。其實血液腫瘤標記不適合單獨作為癌症篩檢,因為早期癌症數值不見得高,而數值高也不見得是癌症,有太多偽陽性或偽陰性,常常會嚇自己而空虛驚一場,通常血液腫瘤標記比較適合用在癌症治療後的追蹤。

 

而基因檢測是透過各種基因突變的組合,經過程式運算,推測未來罹患癌症的可能比例,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真正有效益,而且政府在大力推動的預防篩檢有四項,也就是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與大腸癌。

 

這四種癌症篩檢容易,成本低,早期發現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這幾種癌症從癌前病變,到一期、二期、成長速度比較慢,有機會進行非常有效的早期治療,甚至完全治癒,可以大大的節省社會資源與家人負擔。

 

可惜的是,這四項篩檢,政府積極推動了十多年,真的願意去做篩檢的民眾並不如預期。多年前我曾經應牙醫師公會之邀,到菜市場、工廠擺攤拉客,拜託他們來接受檢查。只要他們坐下來張開嘴,五秒鐘的時間,很多人就是不肯。

 

聽說有些地方衛生所為了號召村莊裡的婦女來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還送醬油、衛生紙,結果達成率也沒有想像中的理想。

 

其他像大腸癌篩檢是做大便潛血檢查,政府也建議五十歲以上的人每兩年就要做一次,有問題再進一步檢查。我覺得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又是以外食為主,再加上各種食品添加物的影響,大腸直腸癌的比率難怪也直線攀升。

 

不同癌症有不同的好發傾向,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職業或家族病史來判斷自己是否是高危險群而主動去做相關癌症的篩檢是很重要的,不要鐵齒。

 

像四十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就應該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三十歲以上有菸癮或習慣吃檳榔的人,也要定期到牙科做口腔黏膜檢查。

 

絕大多數的癌症起源於細胞在生長分裂時的基因突變產生癌細胞。基因突變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第一種是染色體轉位,也就是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分配發生異常;第二種是遺傳上的因素,通常是負責修補細胞變異的基因受損;第三種是環境中的致癌物所造成的,比如化學物質,放射線或病毒……等等。

 

第一種、第二種原因我們沒有辦法預防,只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但是第三種的環境因素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個人吃喝當然必須自己留意,但是空氣與水的污染,食品安全的把關,就要靠我們每個共同生活在台灣的人,一起努力,並且督促政府,給我們一個健康的環境。

 


 

封面圖片來源:Beryl Chan@flickr CC BY 公有領域。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癌症之首的大腸直腸癌,有預防的方法嗎? 台灣因為人口老化和飲食、作息習慣改變,癌症時鐘連年快轉 從2012年每5分26秒,到最新2020年的癌症時鐘調快為每4分19秒就一人宣判癌症,病患人數年年上升。尤其連續14年霸佔台灣癌症之首的「大腸直腸癌」大家鐵定不陌生,人隨著時間老去,難道我們只能擔心受
Thumbnail
癌症之首的大腸直腸癌,有預防的方法嗎? 台灣因為人口老化和飲食、作息習慣改變,癌症時鐘連年快轉 從2012年每5分26秒,到最新2020年的癌症時鐘調快為每4分19秒就一人宣判癌症,病患人數年年上升。尤其連續14年霸佔台灣癌症之首的「大腸直腸癌」大家鐵定不陌生,人隨著時間老去,難道我們只能擔心受
Thumbnail
這篇要分享幾篇很好的新聞,關於癌症的預防。一篇引起重大討論的文章就是2015年,Science 期刊上登出一篇序文,名為〈癌症的壞運〉(The bad luck of cancer),說明罹患癌症純粹只是因為「運氣不好」。[1] 也就是研究發現細胞分裂次數與癌症形成機率成高度正相關。[1]文中以心
Thumbnail
這篇要分享幾篇很好的新聞,關於癌症的預防。一篇引起重大討論的文章就是2015年,Science 期刊上登出一篇序文,名為〈癌症的壞運〉(The bad luck of cancer),說明罹患癌症純粹只是因為「運氣不好」。[1] 也就是研究發現細胞分裂次數與癌症形成機率成高度正相關。[1]文中以心
Thumbnail
健檢套餐五花八門 讓人看到選擇困難 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
Thumbnail
健檢套餐五花八門 讓人看到選擇困難 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
Thumbnail
學理就不多說,這篇說明的例子就是在檢查成本、檢查風險、檢查後治療效益綜合考量後,普遍受到2023年醫學界認證可以預防的癌症 (尤其以美國醫學界為指標)。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四癌篩檢 (請看上一篇) ★★★
Thumbnail
學理就不多說,這篇說明的例子就是在檢查成本、檢查風險、檢查後治療效益綜合考量後,普遍受到2023年醫學界認證可以預防的癌症 (尤其以美國醫學界為指標)。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四癌篩檢 (請看上一篇) ★★★
Thumbnail
台灣國的國家癌症篩檢 以公衛角度出發的癌症篩檢,總體目的是最少的篩檢成本來達到最高的篩檢效果,並降低健保與社會成本的支出。 整體而言是,低成本、低侵入性與高篩檢率的篩檢;強烈建議每位國民參與篩檢。
Thumbnail
台灣國的國家癌症篩檢 以公衛角度出發的癌症篩檢,總體目的是最少的篩檢成本來達到最高的篩檢效果,並降低健保與社會成本的支出。 整體而言是,低成本、低侵入性與高篩檢率的篩檢;強烈建議每位國民參與篩檢。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癌症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惡性腫瘤,比較難以治癒。病人不僅要忍受疼痛還要面臨生命的威脅,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 不過,好在從癌症的發生機制來看,此病是不帶傳染性的,不然非常難防範。對此,人們的心情可以稍加寬慰,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因為,雖然已明確了癌細胞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但是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癌症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惡性腫瘤,比較難以治癒。病人不僅要忍受疼痛還要面臨生命的威脅,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 不過,好在從癌症的發生機制來看,此病是不帶傳染性的,不然非常難防範。對此,人們的心情可以稍加寬慰,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因為,雖然已明確了癌細胞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但是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編按:如果能夠早期診斷出癌症,及早治療就會大幅提升痊癒率,看似很有道理!但目前我們對癌症的認知,以及科技尚無法分辨哪些腫瘤會惡化,哪些不會!所以,其實越早發現癌症,產生過度醫療的問題也會越嚴重。 延伸閱讀 癌症新希望?BNCT只是迷人卻不切實際的非主流療法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編按:如果能夠早期診斷出癌症,及早治療就會大幅提升痊癒率,看似很有道理!但目前我們對癌症的認知,以及科技尚無法分辨哪些腫瘤會惡化,哪些不會!所以,其實越早發現癌症,產生過度醫療的問題也會越嚴重。 延伸閱讀 癌症新希望?BNCT只是迷人卻不切實際的非主流療法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我曾罹患乳癌2期,同時20年從事保險經紀人協助許多癌症客戶申請理賠,深切感受癌症的3大趨勢,我們一起來認識。 🎯 癌症的3大趨勢~快速化、年輕化、慢性病化 👉 快速化~癌症已經連續38年都是10大死因的第1名!每 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個癌症患者。 👉 年輕化~我自己是38歲確
Thumbnail
我曾罹患乳癌2期,同時20年從事保險經紀人協助許多癌症客戶申請理賠,深切感受癌症的3大趨勢,我們一起來認識。 🎯 癌症的3大趨勢~快速化、年輕化、慢性病化 👉 快速化~癌症已經連續38年都是10大死因的第1名!每 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個癌症患者。 👉 年輕化~我自己是38歲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