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酒不只以酒為底:從茶湯萃取出來的「伯爵夫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天母曾是外籍人士的聚落,夜生活蓬勃的半山腰,當年猶如戰地一般,各家PUB都使出渾身解數,延請名師,把長島冰茶調出了所謂的一代二代三代,環遊世界也不知道環了幾圈,什麼調法都有;而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台北人開始知道調酒,認識了幾款念得出名字但是分不清楚誰才是瑪格莉特,誰又是血腥瑪麗;或者搞不懂老酒館酒單上的自由古巴,其實也是某些店家酒譜裡的蘭姆可樂。

 

當天母還是台北飲酒勝地的那個年代,泡沫紅茶店與PUB是年輕人的日與夜。如今泡沫紅茶店轉移陣地到東區茶街,菸塵味與撲克牌依舊,茶資與炸食小點的價格翻倍;PUB則兵分二路,有跳舞的變成夜店,聽音樂的轉作酒吧,零零星星也佈滿在安和路、信義仁愛、忠孝商圈,正偏東區各處,入夜之後,莫不把酒為樂。茶與酒,離不開新一代年輕人的手,只是調製的方式與口味,與時並進,減糖去冰;經營的模式和理念,強調文創,日新月異。

 

raw-image

Photo source : Pixabay

 

拿著30年前的酒譜茶單想創業,如今已經做不出暢銷的店家了。就好像現在嘴邊還掛著「酷」啊,「超ㄅ一ㄤˋ」的人,儼然是上個世紀恍惚間與推廣白話文運動的胡適同庚了。

 

歷史傳承不過百年的調酒世界,文化內涵卻異常地淵博,單靠著坊間各種圖書介紹的六大基酒五大汽水分類法,其實已經不足以追上調酒文化的變革,與每一年的創新;死守著20世紀留下的典範,難以通透理解調酒的全貌,還會被不斷前進的業界、口味更趨刁鑽的酒客,慢性地自然淘汰掉。

 

我剛開始擔任調酒師的時候,對於世界三大飲料一直有成見地以為就是:茶、酒、咖啡,但是當自己不甘於停留在「用酒調酒」的階段,開始要碰觸一些無酒精飲料、思考甜點鹹食與調酒的搭配,我才發現因為拒喝拒吃巧克力的怪癖,讓我把這足以迫使一村一族投入血汗耕耘的黑豆仁,看做尋常孩童戲耍的零嘴。

 

世界三大飲料,實際上是:茶、咖啡、可可。可可豆年產300萬噸,產地集中在非洲,非洲的土地和農業勞動力都投入在種植這些吃不飽的經濟作物,包括可可、咖啡,非洲的糧食分配與貧窮問題,也因此在杯子裡捲起一場人權道德絞扭著資本主義的國際風暴。我只是一個調酒師,滿足一張長吧台的客人,是我的天職,我只能將現代黑奴的悲哀,藏在杯墊底下,偶爾客人問起來,略做講解,當作是一場機會教育,頂多,請他們多多購買公平交易商品。雖然我也無法保證,公平交易機制的運作方式是否能改善非洲地區的問題。

 

raw-image

可可豆。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2.0

 

迴避公平交易的難解議題,在我的原生文化中,咖啡和可可就像兩顆擦不到邊的界外球,翻經閱史也不會有什麼長足的結果;反之,茶之一味,從今日隨處可見的手搖杯,逆推到我的父祖輩,家裡放著一組吃瓦斯的移動式工夫茶煮具,每有客人遠來,父親就會拿出紫砂的茶杯茶壺茶海茶盤,好生招待。

 

從小我就跟著看慣了茶,也喝慣了茶,當我檢索起古典文獻,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茶味,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茶是中國原生土產的寶物,和絲綢瓷器一樣,都是揚名海外的貿易品;但是當人造纖維取代天然絲綢,化工塑膠取代瓷器燒陶,世界的中心不再繞著中國打轉的現今,唯有茶,橫跨了千餘年的歷史,依舊讓中國人感到驕傲,讓全世界的飲茶人士都記得杯中的淺褐色液體,來自東方文明古國。歐洲飲用紅茶的資歷有數百年,日本品評綠茶的功底則上看千年;茶樹叢雖不及人高,但是那個矮小的身影卻在全球各地,衍生了許多不同的飲用文化,締造了龐大的飲用商機。

 

雖然說茶是中國的寶,但是當我著手研究如何讓茶與酒結合,第一個想到的卻不是祁門龍井這些高單價、被過度炒作的茶葉,而是已經風行全球的唐寧茶包(Twinings)。一般人都認為,用最頂級的食材,就能做出最頂級的菜,孰不知調製之技巧,就妙在用一些家常的俗物,也能諧仿出山饈海饌的美味。

 

況且Twinings也不是簡單的茶包,是皇家規格的茶包。

 

raw-image

位於倫敦的唐寧茶行。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SA 3.0

 

調酒師的訓練就是如此,從最簡單的基酒開始,一杯杯試出味覺的差異;調整每一次搖酒的力道、時間、冰塊量;體驗不同的風味,並在這些味道的變化中,掌握到一個酒譜的準則,務求次次到位,而且還可以隨意調整,才是學會老酒與研發新酒共同必須遵守的法則、基本功。

 

我知道有些剛開始學調酒的人,酒一拿到手,雪克杯一搖,什麼謙卑、什麼學習、什麼立志就都跟著冰塊喀啦喀啦全搖散了,成天想著自己亂調亂搖不照規矩;反正老師開宗明義就說了:「變,是身為調酒師不可不學的一項本領。」

 

這樣的學生我往往是不收的,要真收了,我就會全心全意地搖出讓他心服口服的酒,示範什麼叫萬變不離宗給他看。畢竟總得要磨他七八分銳氣,從他腦頂刨出個碗口,才能裝得下調酒師真正的素養。

 

我試了幾個產地與廠牌的茶葉或茶包,也換過不同的沖煮時間與方式,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因為沖泡的變動因素,導致釋放的比例不同。所以,我曾在酒吧打烊後,像做化學實驗一樣,準備了8、9個耐熱玻璃杯,連番泡出不同的茶湯來實驗茶的口感,最後才選上Twinings的伯爵茶包。

 

因為茶湯還要與酒液進行劇烈搖盪,既不是純飲品茗,我大可不必奢用那些昂貴的茶葉,只要從隨手可及又不致太差的茶包,萃取出符合一杯酒的茶湯口感,就足夠了。

 

而選用Twinings的第二個原因,則是為了他們的伯爵茶。

 

世傳,伯爵茶得名於英國前首相格雷伯爵,有一說是中國商人獻茶給他,而所獻茶葉的製作過程中,加入了佛手柑、矢車菊、香檸檬油等獨門配方調味,是一款替格雷伯爵量身訂做的茶。

 

我選用伯爵茶,以及同樣在英國擁有可觀產量的琴酒,佐以芒果、百香果兩種熱帶香甜酒,一點萊姆汁,把原本就有橙香的伯爵茶,提點出更豐富,層次更多的味覺。

 

我將之取名為「伯爵夫人」的這款酒,可以用伯爵茶,也可以用Twinings之後發行的「格雷仕女茶」當作茶底;剛喝的時候酒氣濃醇,漸漸入喉茶味與果酸味跟著回甘,飲畢之後,嘴中不帶一絲酒類穀類的臭氣,只有茶香直灌鼻腔。

 

raw-image

伯爵夫人。Photo soure : 侯力元

 

或者有人說,格雷伯爵在中國,或在印度辦理海外公務的時候,受到當地的人獻此香茶,便以伯爵之名稱之。

 

中國傳統的製茶手法中,窨(ㄒㄩㄣ)花茶是最常見的茶葉添加品,不屬於白茶黃茶之流。窨花茶自成一格,以茉莉、玫瑰、蘭桂等花,薰製紅茶或綠茶而成。有聽說薰花,卻沒聽過薰果一說。至於格雷伯爵,他老兄根本沒待過中國印度,此類傳說,只稍關注歷史脈絡,便不攻自破。

 

而格雷伯爵的後代,格雷伯爵六世,更天真地主動替我們揭開了這不解之謎的面紗。他在Twinings當時新發售的茶包上,題了一段話:

 

「Twinings has been blending my family tea for many years. Today I am proud that this tradition continues with the tea celebra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known as Twinings's Earl Grey Tea.」

 

這不就是Twinings與格雷伯爵家族官商往來,魚幫水水幫魚的鐵證嗎?最有力的說法就是,Twinings根本就是自行研發了伯爵茶,獻給格雷伯爵或是借用了格雷伯爵的名聲,在坊間擬造了中國商人的說法,讓伯爵茶一時因為名人加持、東方神秘貢品的特色,而身價水漲船高。

 

歐洲人善於塑造品牌,運用商業故事的行銷功力,在此可見一斑。大凡有不少調酒,也都是這樣渲染開來的。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侯力元的沙龍
8會員
7內容數
<p>我的心願很簡單,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憑著酒精,一起飄來到同一個層次的天空,說些夢話也好,聊些心事也罷,在酒精面前認醉悔改。「以後我再也不會喝到ㄎㄧㄤ了,微醺就好。」</p>
侯力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5/31
開始接觸調酒,以及關於調酒的飲食美學與文化之後,我可以篤定地說,毀滅這段聖婚關係的兇手,絕對是孔夫子他自己。
Thumbnail
2018/05/31
開始接觸調酒,以及關於調酒的飲食美學與文化之後,我可以篤定地說,毀滅這段聖婚關係的兇手,絕對是孔夫子他自己。
Thumbnail
2017/12/22
<p>禁酒不僅是調酒師的恐怖故事,也是所有人的噩夢。酒的供應被斷絕但需求始終沒少,私酒商販因此崛起,酒的品質與價位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與性命。</p>
Thumbnail
2017/12/22
<p>禁酒不僅是調酒師的恐怖故事,也是所有人的噩夢。酒的供應被斷絕但需求始終沒少,私酒商販因此崛起,酒的品質與價位影響了許多人的生計與性命。</p>
Thumbnail
2017/08/30
<p>我教他品飲Cachaça,希望他暫且忽視自己正在壞掉的事實,也許一時半刻還無法好轉,但至少他已經學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期限。愛情必須有期限,就像奴工歲月也有期限,才能有希望。</p>
Thumbnail
2017/08/30
<p>我教他品飲Cachaça,希望他暫且忽視自己正在壞掉的事實,也許一時半刻還無法好轉,但至少他已經學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期限。愛情必須有期限,就像奴工歲月也有期限,才能有希望。</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我喜歡喝茶就跟我喜歡喝咖啡一樣,政策、歷史、人文以及氣候造就茶多采多姿的面貌,先前我的部落格有介紹過不少的台灣茶,不過這次我要介紹的雖然不是台灣茶,但是卻在台灣有不少擁護者的雲南普洱茶。
Thumbnail
我喜歡喝茶就跟我喜歡喝咖啡一樣,政策、歷史、人文以及氣候造就茶多采多姿的面貌,先前我的部落格有介紹過不少的台灣茶,不過這次我要介紹的雖然不是台灣茶,但是卻在台灣有不少擁護者的雲南普洱茶。
Thumbnail
介紹近年來受矚目的「咖啡調酒」,精品咖啡與酒的創意與技術。常見咖啡調酒「中英日」。
Thumbnail
介紹近年來受矚目的「咖啡調酒」,精品咖啡與酒的創意與技術。常見咖啡調酒「中英日」。
Thumbnail
可不可茶坊的熟成系列是它的招牌,特別是紅茶,味道比較濃郁,所以喝無糖會有點苦,我最少會喝一分糖。不過,到底什麼是熟成紅茶呢?
Thumbnail
可不可茶坊的熟成系列是它的招牌,特別是紅茶,味道比較濃郁,所以喝無糖會有點苦,我最少會喝一分糖。不過,到底什麼是熟成紅茶呢?
Thumbnail
這是一部茶知識的職人漫畫,這部的最大看點90%在於茶文化的介紹,剩下10%是公爵與夫人的瑟瑟日常(笑)。 劇情上沒有太細膩的安排,常常讓人想吐槽。但是把茶水畫得很用心、茶文化知識也淺顯易懂。並且用各種形容詞和畫面來描述茶的香氣與口味,是療癒的職人漫畫。 明明聞
Thumbnail
這是一部茶知識的職人漫畫,這部的最大看點90%在於茶文化的介紹,剩下10%是公爵與夫人的瑟瑟日常(笑)。 劇情上沒有太細膩的安排,常常讓人想吐槽。但是把茶水畫得很用心、茶文化知識也淺顯易懂。並且用各種形容詞和畫面來描述茶的香氣與口味,是療癒的職人漫畫。 明明聞
Thumbnail
並不懂茶,但好的茶還是能喝出來,就像好的酒能喝出來一樣。 茶,各地方的人有各自的喜好和飲茶習慣,跟當地的氣候與出產的茶葉相關。
Thumbnail
並不懂茶,但好的茶還是能喝出來,就像好的酒能喝出來一樣。 茶,各地方的人有各自的喜好和飲茶習慣,跟當地的氣候與出產的茶葉相關。
Thumbnail
​ 台灣人愛喝茶也越來越懂茶。隨手一杯地手搖飲料或是隨手一瓶裝茶飲,各家茶飲爭先恐後的品牌無數,這家瓶裝茶飲你一定要認識。因為這家飲料公司是世界級的大,那就是可口那就是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出產許多品牌與許多各式地飲料,像是雪碧、芬達、可口可樂、美粒果 、 舒味思、原萃。上個月(二月二十)新一
Thumbnail
​ 台灣人愛喝茶也越來越懂茶。隨手一杯地手搖飲料或是隨手一瓶裝茶飲,各家茶飲爭先恐後的品牌無數,這家瓶裝茶飲你一定要認識。因為這家飲料公司是世界級的大,那就是可口那就是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出產許多品牌與許多各式地飲料,像是雪碧、芬達、可口可樂、美粒果 、 舒味思、原萃。上個月(二月二十)新一
Thumbnail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Thumbnail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Thumbnail
紅茶與筆者在港澳的生活可謂密不可分,不管是早上在茶餐廳點的奶茶或檸茶,還是在休閒假日的午後到大酒店享受下午茶餐,這些港澳的習以為常的生活都離不開紅茶文化。源自英殖時期達官貴人的英式下午茶文化,慢慢演變成平民化的冰室、茶餐廳,由上而下、在地化的方式把紅茶文化傳承到今天,成為港澳地區常見的奶茶、檸茶。
Thumbnail
紅茶與筆者在港澳的生活可謂密不可分,不管是早上在茶餐廳點的奶茶或檸茶,還是在休閒假日的午後到大酒店享受下午茶餐,這些港澳的習以為常的生活都離不開紅茶文化。源自英殖時期達官貴人的英式下午茶文化,慢慢演變成平民化的冰室、茶餐廳,由上而下、在地化的方式把紅茶文化傳承到今天,成為港澳地區常見的奶茶、檸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