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J Dilla 到 Illa J】 Vol 2:地下嘻哈音樂的傳承

2016/06/08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J Dilla 所患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TTP),究竟是什麼樣的病?其實,它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微血管出血綜合病症,伴隨著血小板極速且大量的消耗,在身體上出現紫斑。在發病初期,患者身體容易發熱、虛弱與缺乏力氣;接著會產生視力與知覺上的障礙、精神上的錯亂、腦神經麻痺以及併發狼瘡而引起的急性腎衰竭──最終將導致患者癱瘓,同時引起生理上多重器官的衰敗而死亡。
當J Dilla於 2003 年 1 月結束在歐洲的《Ruff Draft》專輯巡迴表演後沒多久,回到美國的他立刻感到身體的不適逐漸演變成劇烈的病狀。一開始,他以為這只是因演出的疲憊和長期營養失調所引起的;但隨著身體狀況極速衰退,家人與朋友立即將他送往醫院作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的出爐,同時也無情地宣告了J Dilla的末日。然而,生理上的疼痛,並沒有將J Dilla擊垮。

懷抱劇痛,仍創作不輟

2004年11月,J Dilla的母親Maureen Yancey因擔憂J Dilla日益加劇的病情,決定動身前往加州洛杉磯,親自照料這個寶貝兒子。此時的J Dilla雖懷抱著難以想像的痛苦與精神上的折磨,但依然艱苦地在嘻哈音樂裡想盡辦法燃燒自己最後的光輝與熱度。
2005 年,Common發行了繼《Like Water For Chocolate》後的另一張生涯代表作《Be》,其中除了正在崛起的Kanye West操刀了近乎整張專輯的製作之外,J Dilla 也為Common製作了〈Love Is…〉〈It’s Your World (Part 1 & 2)〉這兩首經典之作;而我們更可以從這兩首歌之中,隱然窺見J Dilla的音樂深深影響了當今的嘻哈。整張《Be》之中,也唯有〈Love Is…〉與〈It’s Your World (Part 1 & 2)〉這兩首歌曲沒有Kanye West插手的餘地,原因不難想像:當Kanye West製作的〈Go!〉〈Testify〉有足夠的流行元素讓歌曲於告示牌榜上有名時,J Dilla 用最道地的地下嘻哈音樂的靈魂,炮製出有別於主流音樂的奇響。
此刻的J Dilla幾乎處在病入膏肓的時期,但是他心中仍然有一件事情非得要去完成,那就是:必須創作出一張專輯,一張讓幾乎沒有辦法講話的他,能夠以音樂傳達訊息給身邊重要之人的專輯。這張專輯,就是2006年2月7 日(同時也是J Dilla的32歲生日)發行的《Donuts》
根據J Dilla的摯友,同時也是傳奇嘻哈樂團The Roots的鼓手Questlove表示,J Dilla生涯的最後一段日子中,即使他已經病臥在床,卻依然在身邊擺了一箱45轉的黑膠唱片、一台破舊廉價的黑膠播放機,以及一台裝有 Pro Tools (音樂製作軟體)的電腦,「他像是被囚禁在輪椅上,也幾乎完全沒有辦法講話了,而當你看到他時你會非常震驚,因為他的體重根本不到先前的一半,瘦得不成人形;然而,當他按下播放鍵播放《Donuts》時,你突然明瞭:『即使他身體已經殘破不堪,猶如風中的殘燭,但那種對於音樂無比的創造力卻依然存在。』所有J Dilla要講的東西,全都在《Donuts》中。」
確實,當你聆聽《Donuts》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在歌曲〈Workinonit〉中,J Dilla告訴了你「即使我即將離去,但我卻依然在創作著」;當你聽〈The Diff’rence〉時,你會聽到 J Dilla用音樂傳遞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當你傾聽〈Don’t Cry〉時,你會知道這首歌曲是要獻給J Dilla的母親Maureen Yancey,他希望媽媽不要為他哭泣;因為有音樂、因為有了嘻哈,她的這個兒子不虛此生,並且活得淋漓盡致。
2006年 2月10日,也就是《Donuts》發行後的第三天,J Dilla 在親人與好友的陪伴下,於美國洛杉磯的自宅中,緩緩地呼出了人生最後一口氣;這一縷氣息的盡頭,我們彷彿看到地下嘻哈的傳奇身影微微一鞠躬,留下了一抹最燦爛的微笑。

然而,故事結束了嗎?

當你找出《Donuts》仔細聆聽時,你會在歌曲〈Waves〉中聽到J Dilla將 70 年代搖滾樂團「10 cc」的成名單曲〈John, Don’t Do It〉,悄悄地改成了有點模糊但卻不斷繚繞地「John Do It, John Do It」,這代表了什麼?首先,「Waves」傳達出浪潮的意味,J Dilla 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他知道必須要鼓勵後進晚輩持續往前,嘗試著開拓出更寬廣遼闊的音樂幅員;再來,「John Do It, John Do It」中的John不是別人,正是J Dilla的親生弟弟「John Derek Yancey」,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知道的「Illa J」。
Yancey是家族最小的孩子,背負著傳奇製作人哥哥的光環與壓力,在2006年J Dilla過世後,Illa J放棄了以優異籃球表現進入中央密西根大學(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CMU)的學生生涯,全心投入了音樂的事業。從J Dilla到Illa J,從兄長到親愛的小弟,這兩人間的交流彷彿像是英國浪漫派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寫給弟弟喬治的那首詩:
MANY the wonders I this day have seen:
The sun, when first he kist away the tears
That fill’d the eyes of morn;—the laurel’d peers
Who from the feathery gold of evening lean;—
The ocean with its vastness, its blue green,
Its ships, its rocks, its caves, its hopes, its fears,—
Its voice mysterious, which whoso hears
Must think on what will be, and what has been.
E’en now, dear George, while this for you I write,
Cynthia is from her silken curtains peeping
So scantly, that it seems her bridal night,
And she her half-discover’d revels keeping.
But what, without the social thought of thee,
Would be the wonders of the sky and sea?
J Dilla向Illa J分享了他生命中的精華與美好,同時以歌曲傳達了他所要表述的一切;而 Illa J決心從哥哥手中接下棒子的那一刻起,即代表了Yancey家族的音樂事業將在這個圈子中延續。2008年,J Dilla過世後的第二年,Illa J以一張《Yancey Boys》宣告了自己將要踏上音樂之路的決心。
《Yancey Boys》是張很特別的專輯,所有的歌曲都是J Dilla生前所錄製,但未發表的歌曲(僅有音樂無人饒舌或演唱)。Delicious Vinyl的創辦人Mike Floss在2007年見到Illa J後(註1),便將這些歌曲全數交給了Illa J,「1995 到 1998 年之間,J Dilla一直都是我旗下最棒的製作人,他總是在製作新的東西,一直都在做。這些歌曲就是他在那段時間做出來的,可是從來沒有發表過。因此,當我遇見Illa J時,我便將這片CD交給他,裡面全都是那些未發表過的音樂。」Mike Floss在 2013年向Hip Hop DX的Jake Paine說到(註2)。
而專輯名稱為什麼要取《Yancey Boys》?因為這是一張由哥哥生前所譜曲,弟弟於哥哥過世後填詞,兩人跨越了生與死所共同創作出的作品,也代表著 Yancey 家族兩位男孩聯手出擊的第一張作品。
Illa J以哥哥遺留下來的精髓為基底,傾注了自己對於兄長的思念和下一階段人生的期望,加上了節奏藍調與靈魂樂的烘托,情同手足的兩位兄弟用如此特殊的方式共同完成了一張專輯。其中,那一曲〈We Here〉更是突顯了Illa J抱著哥哥的未竟之夢,打算開創出另一番屬於「Yancey家族」的音樂榮景:
當歌詞唱到最後,Illa J說著:
Yeah, Illa J
And Jay Dee
The Yancey Boys from Detroit, Michigan
We comin for that number one spot
We ’bout to rock the world
We ’bout to rock the world
We ’bout to rock the world
We gon’ rock the world, uhh
沒錯,J Dilla的確走了,但Illa J心中卻有一部分的J Dilla靈魂永駐於其中;而這段故事的確沒有結束,因為它正要從Illa J手中開啟下一個篇章。(待續)

永久閱讀《嘻哈樂史》 NT. 169

付費購買專題後,即可享永久閱讀權限,任何時間皆可跨裝置、跨平台暢讀《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全文完整內容。
註1:Delicious Vinyl是80年代末期靈魂樂、放克與嘻哈樂的主要獨立廠牌之一。。
註2:Jake Paine是嘻哈網站Hip Hop DX的前主編。

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編輯:葉菀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念達
吳念達
目前於關鍵評論網、SOSReader等平台上擔任專欄作家,之前曾任RoxyRocker搖滾音樂新聞網主編。經歷過音樂多元的90年代末期,體驗了不同種音樂的洗禮,最後著迷於嘻哈與饒舌音樂;早期聆聽搖滾與龐克,後來溯源而上經過20與30年代藍調音樂的指引,越過了放克與靈魂的騷動,來到街頭見識到了「唸的音樂」是如何充滿力量與具有反抗的精神。期許有一天能在台灣這個國家中,寫出豐富的嘻哈音樂史,讓這個文化得以深深地紮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