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場政治作秀!」尼泊爾與印度拖了五個月的外交僵局落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印度不解除『非官方封鎖(Unofficial Blocade))』,尼泊爾新總理奧利(K P Sharma Oli)的海外首訪可能會選中國而非印度! 」尼泊爾執政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Communist Party of Nepal, United Marxist Leninist)的黨內人士,近期向印度媒體放話,明白而強硬的打出「中國牌」。

 

raw-image

尼泊爾總理歐里(KP Sharma Oli)。Photo Credit: Krish Dulal CC BY SA 3.0

 

 

前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這絕大部分是政治作秀」

 

之前關注印度尤專欄的讀者,對於尼泊爾去年九月公佈新憲法之後,印度與尼泊爾鬧得不太愉快的新聞並不陌生。(相關文章:「印度干涉內政與尼泊爾關係降到冰點」、「尼泊爾鬧了一個多月的油荒,印度還是不收手經濟制裁」)或許你也會有點驚訝,這場超過五個月的外交僵局,怎麼迄今還未稍緩,或許就如同尼泊爾總理奧利自己所言,尼印關係一路走到現在的窘境,是「出乎意料,令人難以想像的」。

 

「我覺得這絕大部份是政治作秀。」2008年到2011年擔任印度駐尼泊爾大使的蘇德(Rakesh Sood)接受我採訪時說,傳統上一直以來尼泊爾總理海外首訪都是印度(註:2008年曾有一次例外,尼泊爾第一任總理普拉昌達(Prachanda)選擇首訪中國,惹惱印度。)他不認為尼泊爾這次會改變傳統,也不認為中國會隨之起舞,但他也能夠理解現在尼泊爾總理奧利承受非常大的國內壓力,「如果尼印邊界沒有正常化,如果尼泊爾媒體與尼泊爾當局一直以所謂的『非官方制裁』來指責印度,那麼對於總理奧利訪印會是非常困難的!」。

 

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控制尼印70%貿易雙邊貿易額、從印度的拉克紹爾(Raxaul)連接尼泊爾的比爾甘傑(Birgunj)關口,這個最重要的貿易要道從九月封鎖至今,讓尼泊爾國內苦不堪言,經濟、能源還有民生用品都面臨短缺,奧利又要怎麼訪印?

 

raw-image

印度的拉克紹爾(Raxaul)比爾甘傑(Birgunj),截圖自Google Map。

 

「我的尼泊爾朋友告訴我,大概三分之二的邊界卡車運輸已經恢復每日通行。幾乎所有的邊界貿易關口都從12月開始陸續開放,我想拉克紹爾到比爾甘傑很快也會開通。而且即使比爾甘傑封鎖,我們也已經讓卡車改道至其他關口。」我問蘇德,如果如他所言,三分之二的卡車運輸都已經恢復正常,為什麼尼泊爾方面還是以「非官方封鎖」來指控印度呢?

 

「所以我說這是一個政治把戲(Political Game)。」蘇德指出,尼印關係在過去也有所起伏,每一次都會有人亮出「中國牌」,在民族主義還有親印、親中兩派的相互指責下,尼泊爾的內部問題往往失焦,反而變成對印度的指責與抱怨。

 

 

尼泊爾危機不只因為印度,主要問題:尼政府與馬德西人的協商

 

印度一直否認對尼泊爾實施「非官方封鎖」,將矛頭指向馬德西人的抗議以及尼泊爾政府無能解決國內衝突,導致印度運貨卡車在安全威脅下無法順利進入尼國境內。而尼國政府雖然一再表態願意擔保印度公民的安全,但至今因為衝突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攀升至55人,其中也有印度公民,即使印度的這個理由被視為某種程度的推託之詞,刻意以此對尼泊爾施加壓力,但在尼泊爾國內衝突不斷以及死亡人數的增加下,也或多或少的合理化了印度的藉口。

 

「這不只是因為印度,還有尼泊爾國內與馬德西人的政治協商問題。」說起尼泊爾的危機,蘇德這麼一句「不只是因為印度」也隱約透露出了印度的施壓,但最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尼泊爾政府與馬德西人的協商。

 

raw-image

 

Photo Credit: Imad HADDAD @Flickr CC BY 2.0

 

尼泊爾議會已經在一月底通過了兩項修憲案,增加馬德西人的議會席次並保護其選舉權益,但馬德西人對此仍不滿意,稱這是一個「未完成」的修憲。特別是在馬德西人要求的重新劃定省界,制定出兩個屬於馬德西人的省份,尼泊爾的修憲顯然沒有滿足其要求,抗議依舊持續。這也代表尼印雙方的僵局也仍卡在原點,從印度外交部發出的聲明中,「歡迎」卻同時也期待「其他懸而未解的問題也能夠在相同的建設性精神下解決」就可以看出印度的態度。

 

 

印度、尼泊爾「鷸蚌相爭」,中國沒有要當「漁翁」

 

再說回來中國,在本次尼印的外交風波中,中國並不是第一次被提起,從一開使因為關口封鎖而造成能源危機時,尼泊爾就有聲音高呼要「尋求中國的支援」。在這五個月的僵局中,尼泊爾與印度也不斷地有評論和報導指出,印度和尼泊爾的「鷸蚌相爭」,只會讓中國這個一直在尼泊爾與南亞地區擴大影響力的「漁翁得利」。中國方面也有聲音指出,這是否是中國「展現實力」並拉攏尼泊爾的最佳時機,至於尼泊爾官方對印度的喊話、放話也都不是新鮮事了。

 

不過整體看來,中國除了提供1000噸的石油暫緩尼泊爾的能源危機,以及加速搶通中尼邊境因為尼泊爾大地震而受阻的關口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動作與表態,「我可以告訴你,中國在尼泊爾最主要的利益,就只是(防止)西藏難民進入尼泊爾。中國對尼泊爾的關係,就是要確保尼泊爾在這方面與他們合作。」蘇德說得很清楚,也就是中國不想淌這場渾水。一來是沒必要為此惹得印度不悅,二來這也確實是尼國內部問題,三來或許中國還沒有足夠實力去解決尼泊爾的危機,「中國是提供了尼泊爾1000噸的石油,但尼泊爾每年的石油需求量是130萬噸。」蘇德用數字點出了重點,更遑論中尼邊界的基礎建設以及從中國運輸的路途遙遠所造成的鉅額成本。

 

raw-image

Photo Credit: Ben Cumming CC BY SA 2.0

 

種種事實看來,尼泊爾新任總理奧利要首訪中國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而且目前說要首訪中國的「嗆聲」也都不是來自於奧利之口,多半是一種政治作秀或試探;而且尼泊爾財政部長在二月七號也到訪新德里,為奧利訪印做準備,預計很快就會看到奧利宣佈首訪印度的消息。而蘇德也預告,在奧利訪印之前,尼印目前最糾結的比爾甘傑關口也會開通,只有兩國邊界正常化才能夠使奧利順利到訪新德里。

 

這場「歹戲拖棚」的外交僵局歷時超過五個月也終於即將落幕。但尼泊爾打中國牌、印度形塑老大哥與大國形象,還有中國逐漸擴大的南亞影響力都沒有結束,未來可能還會看到更多的交鋒與制衡。這次的危機雖然可能因為奧利訪印而暫時停歇,但對尼印關係所造成的傷痕,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這從尼泊爾找中國談石油供應就可以看得出來,畢竟過去可都是由印度壟斷呢!此戰誰得誰失,猶未可知。

 

備註: 本文撰於2016年2月5日,尼泊爾馬德西人於2月8日宣佈終止抗議與比爾甘傑邊界的封鎖,印度政府隨後在2月12日宣佈尼泊爾總理奧利將在2月19日至2月24日訪問印度,作為他上任後的首次海外出訪。

 

延伸閱讀:

印度干涉內政與尼泊爾關係降到冰點

尼泊爾鬧了一個多月的油荒,印度還是不收手經濟制裁

 


編輯:蔡宜蒨

封面圖片來源:Göran Höglund (Kartläsar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度尤的沙龍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印度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3年9月,加拿大和印度因錫克教領袖遇刺事件爆發外交爭端,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關係降至多年來的最低點。 事件始末 2023年6月5日,流亡加拿大的印度錫克教領袖尼賈爾
Thumbnail
2023年9月,加拿大和印度因錫克教領袖遇刺事件爆發外交爭端,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關係降至多年來的最低點。 事件始末 2023年6月5日,流亡加拿大的印度錫克教領袖尼賈爾
Thumbnail
8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尼泊爾外長卡德加(Narayan Khadka)在青島舉行會談。8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尼外長一致同意,將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使用對尼援款支持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並將在年內派專家赴尼開展踏勘。
Thumbnail
8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尼泊爾外長卡德加(Narayan Khadka)在青島舉行會談。8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尼外長一致同意,將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使用對尼援款支持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並將在年內派專家赴尼開展踏勘。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中國與印度的衝突,延燒到尼泊爾的政治上,尼泊爾共產黨如果分裂,印度才有機會,讓親印度的國大黨重新執政。
Thumbnail
中國與印度的衝突,延燒到尼泊爾的政治上,尼泊爾共產黨如果分裂,印度才有機會,讓親印度的國大黨重新執政。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5日至29日接連訪問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及印尼。此行的主軸圍軸以自由與開放(free and open)為名,實為展開進一步圍堵中國在印太的勢力。本文主要目的是試圖從蓬佩奧的演說內容來觀察近期美國印太戰略格局的發展。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5日至29日接連訪問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及印尼。此行的主軸圍軸以自由與開放(free and open)為名,實為展開進一步圍堵中國在印太的勢力。本文主要目的是試圖從蓬佩奧的演說內容來觀察近期美國印太戰略格局的發展。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