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AB寶從小一起玩耍學習的好朋友上大學時選擇到香港的大學讀商學院,打算投入最競爭最夯的金融產業,在離開台灣前舉辦了一場鋼琴獨奏會,回到家A寶就有點惋惜地問我:「品潔她學鋼琴那麼多年彈得那麼好,比賽也得獎,不朝這個興趣發展會不會太可惜了?」 我搖搖頭說:「彈鋼琴是她的興趣,金融產業也是她的選擇,只要都是自己思考過的自由選擇,人生沒有浪不浪費的問題。」 我忽然想起嚴長壽先生在「你就是改變的起點」裡所提到的觀點,於是藉此跟AB寶討論:「嚴長壽先生說他最怕看到孩子說因為什麼什麼原因被鼓舞而激發出興趣,進而投入某個行業。嚴先生很明確地說:「被感動而行動是危險,也膚淺的決定,有許多光憑熱情進入飯店的年輕人,承受不了實際的工作壓力,很快就陣亡了。」,為什麼這麼說?找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不是很好嗎?」 A寶倒是很能感同身受:「我們從小也學了很多才藝啊,參加扯鈴校隊,也學了一些樂器,會騎獨輪車……也有很多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實力還沒有辦法靠那樣的興趣找到好工作。」 B寶也很務實:「很多興趣當休閒玩玩是很好,真的變成工作搞不好就很痛苦了!」 我點點頭:「妳們說得很好,我想只憑興趣或熱情並不足以成事的原因,除了不了解自己的性格與能力之外,每個表面光鮮亮麗的工作背後都有枯燥乏味的一面,光憑偶像崇拜的衝動,是無法撐過日復一日的辛苦操練。嚴先生明確地表示,只有真正了解現實後的熱情,才看得到這些勞動背後的學習意義。其實幾乎所有的行業都一樣,喜歡唱歌不見得適合當歌星,喜歡打球也並不是能當上職業球員,即便單純當作興趣休閒的娛樂,要登堂入室,也必須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瓶頸與障礙。」 A寶追問:「要如何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我記得曾經跟小悅姊姊聊天,問她說學生時代最遺憾的是什麼是?她想了一會兒,說:「最遺憾鋼琴只學了幾年,沒有繼續彈下去,當年媽媽應該更加用力逼我練習,不該讓我自己放棄的!」,究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還是像虎媽一樣拿著鞭子督促孩子?」 我為A寶按讚:「好問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不過理想上來說,假如能想辦法讓孩子體會到那項興趣或技能背後更高層次的意義與目的,同時有好的學習夥伴或前輩的鼓勵,也許比較有機會將一時的熱情轉化成可長可久的興趣。這種更高層次的意義,才足以鼓勵自己每天努力不懈,並且規劃出有連貫的學習計畫,集中力氣實踐自己的夢想。」 A寶繼續追問:「我家教學生的家長都會問我要不要讓孩子繼續學什麼才藝?他們的興趣或專長適合讀什麼科系?做哪一類的工作?唉!我連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都搞不清楚了,他們卻來問我。」 B寶取笑姊姊:「哈哈!真是問道於盲!」 A寶倒是頗認真的:「若是家長想協助孩子做生涯規劃找到適合性向的工作,可以怎麼做?」 我看A寶那麼認真想討論,也就仔細慢慢跟她分享我的看法:「雖然學校有許多性向測驗或能力指標來供我們參考,但是我有時候反而會以另外不同的觀點來檢視,一種是回應每個人內心最浪漫的呼喚。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看過無數的故事書或電影,以及各種媒體報導的新聞,其中一定有某些類別的人物典範或他們的言論事蹟會令我們感動,這些會觸動我們內心的事物,就是我們熱情之所在。另外一個檢視的標準是最現實的條件,也就是要瞭解我們想讀科系或相關職業的真實生活,不只光鮮亮麗的外表成就或對社會的貢獻,而是從事那個職業的人平常的生活作息,最起碼我們要能夠接受那種生活,同時每個科系或職業都須有相關的技術,是否我們具有那方面的才能?」 B寶忽然想到:「我看過一本書,讓天賦自由,大家常說的興趣跟天賦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很多人都搞混了,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我們可能喜歡看棒球比賽,但不一定能夠當棒球選手一樣。喜歡只是一種最基本的情緒,要變成職業可要有許多專業能力的搭配。至於天賦必須符合幾個條件,首先當然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同時做得比別人好;第三是當我們在做這件事時,經常會有心醉神馳的現象,也就是不知時間的流逝,以為自己才做了沒多久,事實上卻過了好幾個鏡頭;最後是我們這個天賦可以換得謀生所需,也就是這個世界願意為了我們所做這件事付錢給我們。」停了一下,繼續說。 「當我們回顧自己過往的經驗,依據性向能力指標,以及內心柔軟的呼喚還有每個科系職業現實的生活來評估,應該對於想讀什麼科系會逐漸清楚。另外也有許多人不管自己的興趣,而完全以職業出路來選擇科系,這是有風險的,因為即便我們能順利進入熱門科系,也不代表往後就一帆風順,因為在以前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相關的好學歷是找到好工作的保證,但是在環境變遷迅速的全球化時代,我們在學校所讀的知識與技術,在產業典範轉移之下,也許很快就沒落了,可是現在冷門的科系,未來也許非常有潛力呢!若是已確定自己的天賦時,我建議不要去跟別人一樣擠那所謂的熱門系所,要追尋自己的興趣,只有自己熱情之所在,才能達到真正的傑出,即便在非常冷門的科系行業,以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來看,不愁沒有舞台可以發揮。」 A寶很務實:「若是一直不清楚自己的天賦,那該怎麼辦?」 「也沒有關係,要想辦法充實自己,設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許多專長的人,即便必須轉換不同的職場,也都能適應或存活下來,因為有時候天賦才能需要有耐心的在漫漫的人生中磨鍊出來,急不得,但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稍停頓了一下,我加重語氣強調:「甚至,我會覺得,太早就發現自己天賦的人,反而會喪失許多可能性,遺憾地錯失生命旅途中的美好。其實大多數人對自己生命的志向,一開頭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念頭,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然後在跌跌撞撞中,搭配各種機緣,然後才會出現。所以不必急,也不要太早論斷自己,更不要排斥任何學習的機會,這些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能夠參與的事情,都可能會是改變我們生命的機會。」 看到A寶一邊記筆記,一邊滿意的點頭,我想她知道該怎麼去跟她家教學生的家長分享這些對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