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迷思-興趣到底能不能當飯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藝術相關領域為工作的人,好像都會有共同的課題——夢想與現實。
以興趣當自己的工作,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興趣能當飯吃嗎?
這個問題其實要看興趣的類型是什麼,若是對救治別人、治療別人很有熱忱,那肯定是個有「錢」途的夢想;但如果興趣是畫漫畫、唱歌呢?就長輩們的觀點,這叫不務正業,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娛樂藝術行業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接受了……但接受是一回事,認同卻又是另一回事。
提到認同,順便提一下「專業」,同樣是一項技能,價碼卻大不同。醫師為人服務治病,不管藥有沒有效醫術厲不厲害,沒效就自認倒楣,再換別家,因為自己不懂醫療專業,只能尊重對方專業。設計師為客戶客製視覺成品,先別管成品了,請先免費試稿,若是試稿不錯再來談後續的正式成品。設計這個專業,好像不值錢?
當然,兩者的養成成本費用有價差;那如果跟冷氣師傅相比呢?美髮設計師呢?麵店廚師呢?算命師呢?怎麼都沒有正式服務前先免費試用的淺規則陋習?
回到主題:把興趣當工作,好嗎?
如果是藝術領域,尤其是設計相關行業,還是三思吧。
因為真要走這行,燃燒的除了熱忱還有時間、金錢。當然其他行也是如此,只是在前述那樣的差別待遇下,這行擁有的籌碼更貧脊。
談設計師(或者美編)養成需要時間需要金錢,要能獨當一面更是要在職場上磨練,沒個五年十年是不成氣候的,而你忙了五年十年,價碼仍然不高;在那五年十年中會有一大半人轉行,低薪的環境讓你不只燒錢又賺得比別人少,一人當多人用的環境讓根本你沒有私人時間,在日夜皆忙的環境下你少了跟朋友家人相聚的時間,而在這當中你的熱忱也因心理委屈而持續減少。你會懷疑這個興趣還是興趣嗎?興趣當工作怎麼跟想像的不一樣?工作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其實蠻多長輩都覺得,工作的本質不就是拿錢過生活嗎?
我覺得拿錢過生活是基本訴求,但當你生活過得去了,就有更多的資源可以讓你選擇,工作的本質就可以改變。
然後一定會被問:現在不存錢,不怕老了變成下流老人嗎?
但根據最近的社會趨勢,高齡社會的來臨,老人工作並不應該是很奇怪的事;既然高齡工作是個趨勢,而且政府隨時都在國庫破產,退休金就跟勞改一樣,會改成怎樣都不奇怪,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健康才是老人的本錢。所以為工作賣命,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如果不是,那工作的本質就該回歸到生活、人生。你的人生,你想怎麼活?
 
我想年輕人跟長輩們的工作觀,差別最大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夢想嗎?
當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定是問「錢多嗎?」而不是「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他們是條件取向而不是價值取向,就跟相親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談交易而不是談感覺。
以前大家搶著考的鐵飯碗,是夢想還是迫於現實的屈服?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因為興趣所發展而出的專業能不能當飯吃,就跟商品一樣,要看市場需求
當這個社會環境覺得你的專業很廉價,你是要堅持不理、是要改變這個市場、還是換個專業?真的就看你有沒有那個資本(金錢、時間、熱忱)可以讓你去賭。
興趣到底能不能當工作,要看你對工作的本質解讀是什麼,以及你要什麼
 
剛好最近在看去年中國的音樂偶像培養節目《明日之子》,其中一集陳蘿莉演唱《大喊大叫的流行歌》,唱哭了很多人包括導師及選手們。
歌詞是這樣的:
我好孤單
馬上就要沒工資沒地方住了
我希望我可以提早放棄音樂
希望可以放棄音樂
希望可以放棄音樂
希望可以放棄音樂
在一家奶茶店裡紳士地打工

我好孤單
多想提早接受平凡的滿足感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或許還可以參考:你的夢想放棄你了嗎?
而如果真的想以興趣當工作、並且你興趣所發展的專業,市場需求並不大,我覺得有幾個問題可以先問問自己:(不外乎金錢、時間、熱忱)
1.薪水的多寡足不足以撼動你對這個興趣的堅持?
2.養成技能專精的時間長短足不足以動搖你對這個興趣的決心?
3.你對於這項興趣是否有先天的優勢?若沒有,是否有毅力能後天補足?
4.你對於這項興趣的熱忱是否能令你自律並追求上進?
5.若是身旁的家人情人朋友不支持甚至閒言閒語,你是否會退縮?
6.若沒有那個財力去支撐你的生活而興趣能賺得的工資又不多,你是否還能繼續?
7.是否有覺悟投入興趣會花去大把的私人、休閒、娛樂、感情交流時間?
做上述的題目時,還是要回歸到:你所解讀的工作本質是什麼?你想要的生活又是什麼?私人時間之於你重不重要?薪水是否為你的第一考量?熱忱(興趣)是不是可以轉移?

不把興趣當飯吃會不會後悔?

如果會,那就趁年輕衝一波吧!別人說再多都不及你的一次親身嘗試,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興趣能不能當飯吃,實在很難有一個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早點想明白了可以少走幾步冤枉路、少吃幾份後悔藥;又或者早點親身嘗試,可以更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不是適合自己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瑪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學技術的人可能要止步了,這堂課主要教的是「攝影眼的養成」,也就是捕捉畫面的美學素養。觀念在於,用一個畫面說一個好故事,讓觀看者可以從照片中看出當下的氛圍、攝影者想傳達的感受。就如同募資影片及募資文案所呈現的,攝影是一件很私人的情感表達。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新新新手,或許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首先,對於一個完全不了解的領域,功課一定要做,買的課也一定要先去看(因為老師會有推薦,也可以問老師)。 理想的準備流程▼  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訴求鎖定一個系統及型號→地毯式搜索物源→比價及詢問賣家→試機購買
或許旅遊時映入眼簾的景像很美,但手邊的手機卻紀錄不來——又或者,嘗試記錄下來了,但回家用電腦放大一看……震得面目全非。可是那些曾經的映象與體會,未必還有下一次可以遇到。 這不是很可惜嗎?
台灣的家庭教育很有趣,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從小只要打翻了水杯,抑或是弄碎了盤子,就會被罵個臭頭,導致我對待「別人」的物品總是小心翼翼
  為什麼原本只是想要理性討論,最後都會吵架收尾呢? 【狀況一】 「我也只是把我的想法跟我媽討論阿,但每次只要提到關鍵字她就會爆走,根本無法溝通…」
想學技術的人可能要止步了,這堂課主要教的是「攝影眼的養成」,也就是捕捉畫面的美學素養。觀念在於,用一個畫面說一個好故事,讓觀看者可以從照片中看出當下的氛圍、攝影者想傳達的感受。就如同募資影片及募資文案所呈現的,攝影是一件很私人的情感表達。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新新新手,或許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首先,對於一個完全不了解的領域,功課一定要做,買的課也一定要先去看(因為老師會有推薦,也可以問老師)。 理想的準備流程▼  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的訴求鎖定一個系統及型號→地毯式搜索物源→比價及詢問賣家→試機購買
或許旅遊時映入眼簾的景像很美,但手邊的手機卻紀錄不來——又或者,嘗試記錄下來了,但回家用電腦放大一看……震得面目全非。可是那些曾經的映象與體會,未必還有下一次可以遇到。 這不是很可惜嗎?
台灣的家庭教育很有趣,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歷。 從小只要打翻了水杯,抑或是弄碎了盤子,就會被罵個臭頭,導致我對待「別人」的物品總是小心翼翼
  為什麼原本只是想要理性討論,最後都會吵架收尾呢? 【狀況一】 「我也只是把我的想法跟我媽討論阿,但每次只要提到關鍵字她就會爆走,根本無法溝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不同角度來轉換常見的人脈經營迷思,包括LinkedIn好友數和名片張數、人脈與朋友的區別、內曏者如何經營人脈、以及人脈經營是否利益導向。透過建立雙贏、持續增強自身能力和精進經驗值來幫助他人,一起探討人脈經營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最近嵐嵐也準備要大學畢業了。 除非家裡有礦,不然畢業就是要找工作。(男生還有當兵,要記得喔喔喔!) 到了這時候都有一種「哇!要離開校園生活了。」的感嘆。 接著嵐嵐看著學長姐們出去工作一年的感覺,有些就是感覺工作環境不好就換了,有些感覺工作內容很死板或是沒發展性也做不久,反正這些人換工作跟喝
Thumbnail
在公職不要表現太好,否則只會被一直加工作、分工不均,應該秉持多做多錯、少做少作、不做不錯的策略?
Thumbnail
您好,我是雷曼兄弟企業的私募基金部門經理...... 這張代表公司的名片真能幫助我行走職涯一帆風順? 「常被忽視的個人品牌重要性」 「個人品牌能替你創造獨特的身分識別」 「職場新鮮人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
Thumbnail
書籍推薦: 深度職場力: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 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Why Skills Trump Passion in the Quest for Work You Love 作者: 卡爾‧紐波特
Thumbnail
談到對性的慾望,傳統上會認為男性容易是多情的一方,女性則應該溫柔矜持,比起情慾更在意情感上的歸屬,而1999年影星成龍外遇時說的:「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不只被廣泛用來指稱男性的出軌行徑,甚至某種程度上企圖借助科學背書,來合理化男性「天生容易四處播種」的刻板印象。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不同角度來轉換常見的人脈經營迷思,包括LinkedIn好友數和名片張數、人脈與朋友的區別、內曏者如何經營人脈、以及人脈經營是否利益導向。透過建立雙贏、持續增強自身能力和精進經驗值來幫助他人,一起探討人脈經營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最近嵐嵐也準備要大學畢業了。 除非家裡有礦,不然畢業就是要找工作。(男生還有當兵,要記得喔喔喔!) 到了這時候都有一種「哇!要離開校園生活了。」的感嘆。 接著嵐嵐看著學長姐們出去工作一年的感覺,有些就是感覺工作環境不好就換了,有些感覺工作內容很死板或是沒發展性也做不久,反正這些人換工作跟喝
Thumbnail
在公職不要表現太好,否則只會被一直加工作、分工不均,應該秉持多做多錯、少做少作、不做不錯的策略?
Thumbnail
您好,我是雷曼兄弟企業的私募基金部門經理...... 這張代表公司的名片真能幫助我行走職涯一帆風順? 「常被忽視的個人品牌重要性」 「個人品牌能替你創造獨特的身分識別」 「職場新鮮人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
Thumbnail
書籍推薦: 深度職場力: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 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Why Skills Trump Passion in the Quest for Work You Love 作者: 卡爾‧紐波特
Thumbnail
談到對性的慾望,傳統上會認為男性容易是多情的一方,女性則應該溫柔矜持,比起情慾更在意情感上的歸屬,而1999年影星成龍外遇時說的:「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不只被廣泛用來指稱男性的出軌行徑,甚至某種程度上企圖借助科學背書,來合理化男性「天生容易四處播種」的刻板印象。然而,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