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野溪、癥結不在野溪、而在人心― 「野溪怎麼了」推薦與導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你扭開水龍頭,可曾想過這流出的水中,最高最遠的源頭是來自何處?

    當你問孩子我們喝的水從那裏來的,答案除了水龍頭之外,聰明一點的或許會答說「ΧΧ水庫」。

    除了划龍舟,除了童玩節在冬山河畔人工化的設施玩水之外,我們似乎都忘記了滋養我們的河流,即便近在咫尺,厚厚高高的堤防也把已經被污染河流擋在我們的視線之外,與我們的生活似乎不再相干。

    自古以來,為了取用水的方便,人類大多在溪流附近群居,形成村莊與城鎮,因此,所有古老文明總是會依著河流而形成。

    直到沒多久以前,人們要出城進城,離開家鄉或進入另一個城鎮,感覺是非常鮮明的,因為往往我們必須渡河或者過橋。

    可是隨著都市文明的興起,馬路愈來愈大,橋也愈來愈寬,甚至到現在橋與馬路都分不清了,而且我們的橋幾乎已變成車輛專屬,而不再適合行人使用。車輛走在橋上,往往看不到河流,這些年更是變本加厲,沿著河道興建的快速道路一層疊一層,為了安全,河岸全築滿高高的堤防,至此,河流就從人們生活中消失了!

    我們從小唱的童謠「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除了在當年是事實的描述之外,也是對於美好居家環境的憧憬,的確,山林與溪水原本就是人類最終的撫慰與最原始的鄉愁。可是,曾幾何時,門前的野溪會泛濫,後面的山坡會傾頹、會有土石流?

美好的憧憬怎麼變成令人戰慄的恐怖家園?

    台灣因為面積小而高山林立,再加上降雨又集中,所以全島溪流密布,卻又十分短促陡峭,枯水期與洪泛期水量差異很大,是台灣自然環境很大的特徵。台灣重要河川共有151條,其中主要河川19條,次要河川32條,普通河川100條,比較小的山澗小溪更是不計其數了!可是絕大部份河川溪流都有水質污染、淤砂、河岸發展過度……等等問題。

    政府花了很多錢整治河川,但是經費卻很少用在河流源頭地區的水土保持森林保育上,往往只是用很多的水泥建攔沙壩,蓋很高的堤防,最後把所有的河川變成了排水溝!

    因此,災難似乎始終不曾遠離台灣,若是把媒體報導的日期與地點遮掉,檢討的內容似乎年年都大同小異。災難之所以一再發生,原因是政府與民眾都已成了共犯結構。比如說,在選舉選票壓力之下,民意高漲,公權力不張,往往犧牲了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再加上河川治理的政府管理體系紊亂,部門與部門間,中央與地方間,不只無法整合,甚至矛盾百出。

    二十多年前,台灣只有十多條河川有土石流,現在卻有1420條溪流屬於土石流警戒區;同時在中南部,有許多鄉間的工廠排放出巨毒污染的水直接流入農業灌溉用的水圳,我們吃的米及蔬菜、水果,不知累積了多少環境賀爾蒙,造成台灣非常高比例的慢性病、癌症或不孕症。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各國都逐漸感受到因為全球暖化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遷──氣候變得更為暴烈,不管是風力或雨量,在世界各地都屢屢打破當地有史以來的記錄:「百年來最大雨量……百年來最大災難……」似乎年年在報端出現。 面對愈來愈不可測的變化,我們過去習慣的治山防洪概念,大概也要改變了!要將傳統「人定勝天,工程萬能」的觀念,轉變為「順應自然學習自然」,留下人與自然互動親近的緩衝區。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山區的河川,已經興建了二千多座攔沙壩,造成無數的災難,難道我們還學不到教訓嗎?其實台灣的海岸原本就靠河溪從山上帶下砂石來維持海岸的平衡,如今這些大量興建的攔沙壩、水庫,已使得海岸補充的沙源減少,海岸從平衡變成侵蝕,再加上沿岸魚塭超抽地下水,也造成今天全台灣十分之一的海岸都有地層下陷的問題。

    天然野溪有急流、深潭、岸邊緩流等等豐富多樣化的棲地環境,同時原來的溪石與兩岸植被,都能夠消減大雨溪水暴漲帶來的災難。

    許多國家近年都在努力恢復河川的天然樣貌。美國佛羅里達州奇士米河曾經在四十年前進行截彎取直工程,不過在完工後發現人工河川帶來更多環境問題與自然生態的破壞,於是在二十多年前又開始進行復原工程,包括拆除河堤、碼頭以及許多人工構造物。

    可是相反的,這些年在台灣各地,看了太多太多令人痛心的例子,許多動輒上千萬上億元,強用水泥所堆出來的治山防洪建設,大多數抵擋不了大自然的威力,必須一次又一次花大筆納稅人的錢來重蓋,通常所保護的建築或民宅,只是少少的幾棟。有時候很感慨,只要花小錢把那幾戶人家或幾個可以替代的建築設施,往後挪一點,就完全不必施作那些「花大錢、破壞自然,又沒有效果」的堤防或攔沙壩。

    我們可以確定,未來的颱風或雨量,山洪土石流只會愈來愈大,我們絕對無法以人為的力量來對抗大自然,不適合住人的地方就還給大自然,可以不施工,才是最好的生態工法。

    其實,山會崩的地方,人就避開,不要勉強作水土保持工程,水會淹的地方,人也要避開,不要強做護岸堤防。這些讓出的自然空間,在平日就是我們可以做環境教育的場域,不必花大錢去「營建」出人工的「親近」設施,而且往往這些高高的擋水牆就是阻隔我們接近自然的主要原因呢!

    問題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了,重要的是要拿出行動,只有地方上的民眾瞭解,人的命運與自然的命運是分不開的,河川的死亡就將會是人類的死亡,這種在地守護的力量若能從短暫的「污染受害意識」,提昇到長期和持續的「環境生態意識」,這才是台灣各地河川保護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

    關懷野溪,癥結不在野溪,而在人心。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

    看著鳴咽的野溪,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水流過的城市,清麗又好運。前提是,那水未經水泥大殮。 我永遠記得那一條剖開市中心的溪流,如何在暑氣悶人的夜裡,喚來涼風徐徐,引得周邊居民拿起椅子凳子,紛紛坐在溪旁閒話家常,宛如十幾年前,當敦親睦鄰還是常態。
Thumbnail
有水流過的城市,清麗又好運。前提是,那水未經水泥大殮。 我永遠記得那一條剖開市中心的溪流,如何在暑氣悶人的夜裡,喚來涼風徐徐,引得周邊居民拿起椅子凳子,紛紛坐在溪旁閒話家常,宛如十幾年前,當敦親睦鄰還是常態。
Thumbnail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有關溪,從聽見家門前的小溪開始 都市溪流的模樣,還有什麼可能性?流經臺北北投、士林一帶的磺溪,就在短短的距離裡,讓人們看見、聽見了溪流的多種樣貌── 都市綠廊斷裂的隱憂
Thumbnail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有關溪,從聽見家門前的小溪開始 都市溪流的模樣,還有什麼可能性?流經臺北北投、士林一帶的磺溪,就在短短的距離裡,讓人們看見、聽見了溪流的多種樣貌── 都市綠廊斷裂的隱憂
Thumbnail
人類文明因應河流而生,世界有四大古文明國家亦是如此。河流乘載人類起居生活,萬物都脫離不了水的滋潤,但是人類卻也因此破壞河流生態。在桃園市平鎮區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就是敘說著桃園市中壢區與平鎮區地方性質博物館。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原路58號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
Thumbnail
人類文明因應河流而生,世界有四大古文明國家亦是如此。河流乘載人類起居生活,萬物都脫離不了水的滋潤,但是人類卻也因此破壞河流生態。在桃園市平鎮區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就是敘說著桃園市中壢區與平鎮區地方性質博物館。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原路58號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台灣以全世界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少見的高山島,一個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島嶼,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台灣就像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拼所組成的。
Thumbnail
台灣四面環海,高山險峻,雨量豐沛,因此河川眾多,所以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從早年渡海來台的先人將其視為瘴癘之地,避而遠之,到了經濟掛帥的時代,總有許多人覺很這些「爛泥巴地」不填掉蓋工廠覺得可惜,或者覺得「髒髒的」,把它整理成水泥
Thumbnail
台灣四面環海,高山險峻,雨量豐沛,因此河川眾多,所以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從早年渡海來台的先人將其視為瘴癘之地,避而遠之,到了經濟掛帥的時代,總有許多人覺很這些「爛泥巴地」不填掉蓋工廠覺得可惜,或者覺得「髒髒的」,把它整理成水泥
Thumbnail
正因為無法用平地氣候去判斷高山的狀況,人們很容易誤判高山的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危險性,這也正是野溪難以察覺的危險之處:當高山開始下雨,你不會知道這場雨勢有多大、對上游的河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到你終於注意到河水暴漲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災難發生。
Thumbnail
正因為無法用平地氣候去判斷高山的狀況,人們很容易誤判高山的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危險性,這也正是野溪難以察覺的危險之處:當高山開始下雨,你不會知道這場雨勢有多大、對上游的河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到你終於注意到河水暴漲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災難發生。
Thumbnail
茜草科茜草樹屬約100種,分布全球熱帶地區,物種豐富度最高的地區位在美洲,台灣產5種。對面花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亞洲地區,包括台灣、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中國南部。台灣分布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中,早期農民以果實和根搗爛作為殺蟲藥,更以替代魚藤來毒魚使用,全株具刺,常利用於綠籬,以阻擋動物或防禦外侮。
Thumbnail
茜草科茜草樹屬約100種,分布全球熱帶地區,物種豐富度最高的地區位在美洲,台灣產5種。對面花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亞洲地區,包括台灣、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中國南部。台灣分布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中,早期農民以果實和根搗爛作為殺蟲藥,更以替代魚藤來毒魚使用,全株具刺,常利用於綠籬,以阻擋動物或防禦外侮。
Thumbnail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之一,被稱為「地球的腎」,而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也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
Thumbnail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之一,被稱為「地球的腎」,而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也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
Thumbnail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看著鳴咽的野溪,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Thumbnail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看著鳴咽的野溪,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