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剛發生的事,要從《尋妖誌》前置準備期講起。 某天,大家在工作室因為一些風格和執行上的問題,吵了半天才匆匆忙忙地決定了:這份線上雜誌的標題想找人題字。拜託哪個年代了,要臨時找人寫毛筆字,而且要有氣韻的字體,真的沒問題嗎?原本一位工作室夥伴說她父親對書法有些心得,或許可以協助,後來卻傳來訊息,說父親最近右手不方便,可能沒辦法幫我們題字。 好吧,沒想到這件事就這樣落到我頭上了,沒門路也得生出個門路,或許問問看長輩那一代,應該會認識幾個會寫書法的人吧?可能找到願意在這麼短時間內幫助我們的人。 結果,答案近在咫尺。 那天回家問了顧店的老爸,他沒多做思索,就說對面金紙店的「けんちゃん」有在練大字,而且專門寫春聯,字很好看,要我隔天請阿嬤介紹去找他。 「けんちゃん」?聽起來像是日文,沒想到在2017年的現在,還有在使用這樣稱呼,我反而有些好奇那位金紙行老闆年紀很大嗎?尤其老爸還強調在北投都是這麼叫那位老闆的。 隔天下午,沒有預期要攝影,也沒有預期談什麼在地歷史,僅在我家阿嬤拉著我去引介之下,我第一次踏進了經過了幾百次,也從沒走進過店裡看看的金紙行。 更精確來說,這種商店應該被稱為禮品行。正巧快過年,店口前緣掛滿了大紅亮金的鞭炮掛飾和工廠大量印製的燙金春聯。而一走進略為陰暗的屋內,左右兩邊的架上除了一落落金紙、香燭之外,也販售喜幛及結訂婚用品,一床床的被子堆在空間各處,是結婚時娘家必須送給出嫁的女兒的生活用品,然而現代婚禮似乎比起實用,更取其象徵意義。 正巧有個阿公在買金紙,而年紀看來近六十歲,髮絲略少的老闆正招呼著他。佝僂著身軀的阿公大概耳朵不好,老闆裝袋結帳後,阿公又在問刈金幫他放進袋子沒。老闆又重新把袋子裡的內容拿出來再放進去一次,阿公才好像了解他買了什麼而離開。 畢竟是阿嬤認識的鄰居,聽到我操著破爛的台語說明了想請老闆寫字的需求,老闆搔搔頭說:「最近欲過年,代誌足多足無閒。」 聽到老闆這樣講,我就想畢竟要準備文房四寶,還要買紙過來,隔兩天再來吧。不過老闆也沒急著趕人,後來我們便隨意地聊聊天。他提到今年不寫春聯了,雖然以前都會寫,但工錢不夠。視力也逐漸變差的老闆指了指櫃台後垂掛的大量生產的燙金春聯說,賣這個比較簡單。 後來我問阿嬤,才知道老闆以前是專業幫人寫喜幛輓聯的,幾乎所有相關業務都會找他,靠著一手好字供給全家生活、置產。但時代變遷之下,政治人物、宗教團體等等都開始印製免費的春聯發送,真正一筆一劃寫下的春聯少見甚至不太重要了。直到過年期間,我才在南昌路上看到一攤掛出手寫春聯的攤子,或許那也只是習俗最後的空谷回音吧。 回到金紙行,在一旁電視播著韓劇的中文配音中,老闆好像想起了什麼拿出幾張已經折出文字大小的紙,如果小時候有上過書法課的話,大概有印象,一張長長的紙被平均分成三個字。我這時才注意到櫃檯的右手邊掛著一圈兼毫大筆,而老闆打開一個像金爐的碗,拿筆一沾,裡面卻盛著墨汁。 ──老闆你明明平常都有準備著「家私」啊!我在心中不禁激動地吶喊著。 「妳係櫻珠的查某孫喔?」 我如獲至寶地把那三個字拿回家,然而後來我想付錢或是送包過年常見的小零食過去,都被けんちゃん老闆拒絕了。那並不是看在我個人的面子上,或是任何金錢物質上的往來。而是一句「妳係櫻珠的查某孫喔?」這樣牽起來的。櫻珠是我的阿嬤,我們家在這條街上開店也有50幾年了,阿嬤住在這裡的時間甚至超過50幾年。 有時候我也會訝異,為什麼阿嬤可以對鄰居了解地那麼透徹,這些交情是街頭巷尾聊天而連結,用村里八卦的方式傳遞。更仔細地挖掘,大概就知道自己家裡是這條巷子數一數二老的住民,房子據說在80、90年前曾祖父的時代就蓋了,這間房子過去最高曾容納四家人居住,不過直到在民國68年才開始用房屋的前段開店。 基於工作室習慣的考察工作,我找了1898年的台灣堡圖出來看。雖然北淡線是於1901年開始通車,但1898年的堡圖已經出現了北淡線的鐵路與北投車站的標註,比對現代道路變動不大,很輕易地就能找到我家那條巷子在1898年應該不存在,但已經有房屋,四周都是田地。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 1898年版 (紅圈處為北淡線北投站、黃線為文中所指地區,但看得出來是沒有道路的,旁邊現在是北投市場的地方,舊時是一大塊空地) 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21年(紅圈處為北淡線北投站、黃線為文中所指巷子) 從1921年的台灣堡圖就能看見比較清晰的巷弄街道,也能注意到新北投有較大幅度的開發,目前在新北投保留下來的日治時期古蹟建築以及公園,大部分就是在這期間建造的。城市的變遷透過地圖,以及地景的變動能得知一二,甚至能梳理出過往。在這次的尋訪中,地圖將會是個很重要的元素。不過此處在二戰後變動先擱置不談。 無論如何,這些故事都是屬於我的地景記憶,隔壁的刻印店刻下了家裡所有人大大小小的身分證明,阿鳳阿姨的手刻篆體印章更是厲害;斜對面在二十年前曾經是間當鋪,但在手搖杯風潮時搖身一變成了手搖飲料和平價咖啡店;左手邊曾經是地標的大型水果行在同行競爭之下,收了起來。但後來原本在那間水果行工作的員工後來自己租了半間店面,同樣開起了水果行。還有我弟小學同學的爸爸是來自香港的師傅,做的燒臘是全台北的燒臘店都及不上的美味(這可不誇張,歡迎來戰)。 這條巷子與我、我爸、阿嬤、熟識的人有著纏如絲縷的地方鏈結。這是屬於這裡的地方共識與集體記憶,要回歸地方社區便得如此深入探索,一條巷子、一個傳統市場、一間小店。然而現代化的都市更新帶來各式各樣的利益糾葛,我並不能保證這條充滿人情與記憶的巷子是否會消失,畢竟這裡是市場,空間的性質與使用方式是一直在變動的,某方面使城市充滿活力,只是我仍想著這樣樸素的聯繫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特此感謝《尋妖誌》標題題字,北投市場新穎發禮品店的何柏齡老闆。 地圖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