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鍾文音(小說家) 年過七十的阿言德(Isabel Allende),一反過去的華麗雕琢,這本《阿爾瑪與日本情人》聚焦在上個年代美、日之間的跨種族戀情,異國情調的現代版是注入了更多的人性線索,將生死與傷逝訣別埋藏在愛情底層下,因此千萬不要被表面的「情人」給誤導了,阿言德真正要言說的是更靠近我們《詩經》裡的生死契闊,只是卻無法執子之手的悲劇,當愛情成為橫阻在現實的難題時,往往只能將真愛帶進墳墓裡嗎?阿言德不這麼認為,她在小說裡闡述的是人生對摯愛的勇敢追尋(且這種追尋還不會傷及無辜,能夠圓滿自己也能利及他人)。 阿言德藉由通俗小說的故事性,以及小說的全面性技藝,將描寫、敘述、抒情等小說之必要寫作技藝,通過一個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款款流洩而出,逐步抽絲剝繭,藉由一個個人物的逐一上場,滲透著讀者的好奇心,混雜的人物關係,歷史時空的變異……自由調度時空,將不在場的人物由在場的人物說出故事,《阿爾瑪與日本情人》從頭到尾都是靠著幾個人物的描述與回憶而逐漸立體起來的,這樣的寫作手法,一改羅曼史的浪漫元素,倒有點像是英國古典文學的傳統脈絡,因此阿言德想要說的其實比表面的愛情還暗藏更多的東西,比簡而言之的浪漫要大,比通俗小說還要遼闊。 阿言德碰觸的更多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境況,那就是「老後」問題,老後涵蓋著人的生命尊嚴、遺憾、渴望、延續、承諾、回憶、死後世界的想像等等。 《阿爾瑪與日本情人》立體書封。商周提供。 小說一開場的空間是一家名為「雲雀之家」的安養院,東歐移民年輕少女伊琳娜的出現,使得許多老男人重新無視於自己的病體而有了活下去的熱情,小說一開始就充滿戲劇張力,伊琳娜貫穿這本小說,她的獨特純真氣質與無所求的坦蕩,引起雲雀之家的孤僻女人阿爾瑪的注意,從而聘她為祕書,自此伊琳娜走入阿爾瑪的神祕世界,揭開她的日本情人與家族紐帶祕辛。 有意思的是阿言德安排小說出現另一個喜歡伊琳娜的年輕人賽斯,賽斯正好是阿爾瑪的孫子,他喜歡寫作,阿言德讓這個角色近乎言明她自己的寫作渴望,比如寫作具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阿言德年過七十還寫作,證明了寫作的魔力)。由於賽斯需要寫作素材,而阿爾瑪也意識到如果沒有人將這一切寫下來,那麼自己曾經存在於世嗎?阿言德為了證明寫作與述說的必要性,安排伊琳娜與賽斯不斷挖掘潘朵拉的盒子,還有家族的糾葛,終於使日本情人逐步浮出檯面,但也因此挖掘了一些難堪的往事。年輕的阿爾瑪徘徊在墮胎與否與情人之間的種種抉擇,而生命太無常,時間在和生命賽跑。果然結尾阿爾瑪死了,但故事卻留下來了,伊琳娜甚至見到日本情人「福田一命」來探望阿爾瑪,但整個空間卻只有伊琳娜見到一命,其他人都沒見到,是鬼魂來了或者是伊琳娜的一廂情願,或者這是作家的書寫幻覺……重點是讀者也感受到那股愛情的意志力了。 這本小說讓我想起最負盛名的法國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與中國情人的小說《情人》,但莒哈絲完全是自我的回憶錄,小說充滿哀傷絕望與反純真書寫,她不承認對中國情人的愛,但年老時卻又不禁思念起對方的一切。阿言德的《阿爾瑪與日本情人》則是充滿對日本當年珍珠港事件造成一般日本老百姓承受無比壓力的同情,移民者伊琳娜的角色也是阿言德對移民的同情與理解的投射,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的角色,流亡美國,心向祖國。至於對阿爾瑪的回憶書寫,也可說是阿言德對自己生命的借屍還魂,以及她對於自己死去多年的女兒的懷念之鏡,我最喜歡她的小說《精靈之屋》裡的精靈,在這本書裡化為愛情的救贖,魔魅不除,情絲糾纏。 這書也隱喻著世界是充滿複雜被切割的人生。《阿爾瑪與日本情人》一開始的時空是讓小說裡的老人住在「安養院」,小說以「伊琳娜」女孩的眼光來看這座安養院和外界現實世界的互動,但小說又不全然是愛情小說,相反的這小說倒有點像是家族小說和老後小說,阿爾瑪是主述人物,她念茲在茲的日本情人則是穿針引線的重要元素,成長的愛情幻滅,不同族群的標籤,世故化的世界都無法去除阿爾瑪和一命的愛情,關於這一點在現代眼光看來也許會覺得阿言德似乎太浪漫了,太靠近通俗讀者所想要的浪漫世界,但我則相信很多老年人埋藏著一個個未曾告白過的愛情祕密或是再也無法重逢的缺憾,這其實不浪漫,這是一種椎心的苦楚。 兩個女性,伊琳娜與阿爾瑪,年輕與年老劃開故事與人生的邊界,但因為兩人都深具敏感特質,因此彷彿是彼此的影子。故事肌理豐富,空間如時間長河盪開一個個的漣漪,從伊琳娜的非主流目光,我們幾乎看見了老人的回憶與生命困境。小說感傷但卻不絕望,甚至常有黑色幽默與魔幻語法出現,這一點很有阿言德的小說特色。她總是能自嘲,懂得幽默,敘述時輕時重,在沉重時給了許多輕鬆片段,在輕鬆時也不忘給閱讀者沉重一擊。 結尾以日本情人一命寫給阿爾瑪的書信作結,這是阿言德有意安排的「愛情不死」。愛情會老,但愛情不死。故結尾充滿希望的光,照射黑暗之心。表面看這本小說是愛情故事,其實是生死學的變形,故事只是一個包裝,裡面躲藏著抵抗際遇的頑強力。 伊莎貝.阿言德,攝於2015年的法蘭克福書展。Photo source: Lesekreis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這本小說是一本以女性觀點寫成的故事,兩個女性,兩種命運,堅強而富有同情心,兩人都是怪咖,但也都可愛。人性善惡交織,老年人也曾年輕,而年輕人也在邁入老境。 藉著抽絲剝繭日本情人這個角色而逐步帶出的故事,將整個小說呈現立體畫面,很好看的故事,很能不斷咀嚼的文字,很有生命力的人物心靈,人心對未來幸福的種種渴望等描寫,都豐富了小說的視角。 這都是我喜歡閱讀這本小說的主因,小說的每個角色都各有各的缺憾,但又可以互補彼此的圓滿,最成功的角色應是「阿爾瑪」,這人物支撐了這本小說的重要樑柱,錯過真愛但又在最後以另一種形式擁抱真愛……。 穿過苦痛,對愛情永不倦怠與幻滅的渴望仍攜來了溫暖的可能。小說如同日本情人的書信所寫的:「相愛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在前幾輩子相愛,在未來幾輩子也會繼續相遇。又或許不存在過去也不存在未來,一切都是瞬間發生在這宇宙無盡空間裡。那種狀況下,我們就是不斷地在一起,永永遠遠。活著真是神奇。我們依舊只有十七歲,我的阿爾瑪。」 自此,阿爾瑪不再是獨守祕密的黑夜傷懷者,她不必一個人面對無常與真愛的去,因為接下來,伊琳娜會替她活下去,而賽斯會幫她寫下來。 活著真是神奇。 而怎麼樣才能保有這種神奇? 那就是學習阿言德的精神,到老都要說故事,到老都要寫下去,到老都要愛下去……那麼也就沒有「老」這件事了,老只是時間,老是可以變成回憶的資產,化為故事的生命力。 這是一本老後的啟示錄。 活著,然後神奇地愛著。 按:本文原題為〈回憶裡永遠有妳——浪漫的變形展演與不死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