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形式即內容:《禁身接觸》中情慾認同與影像展演間的對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緩慢不中斷地帶過裸身的靜距離鏡頭,像是親手撫摸過這些被影像呈現出來的肉身細節,《禁身接觸》全片的開頭,一開始就暗示觀眾關於全片一再呈現出來的一個重要命題:觀看不僅僅只能是旁觀,而是能夠透過觀看他人肉身與慾望的展演,尋回對自身肉體與慾望的親密體感。因此全片的角色鮮少肢體接觸,卻引爆出最赤裸的慾望交流,Touch Me Not的片名真可說是實至名歸。
「《禁身接觸》劇情描述兩位飽受內心恐懼、慾望所苦的主角,在導演阿狄娜的引導下,接受一連串的影像性療程,逐步解錮他們恐懼親密的心。」可以說,《禁身接觸》整部片講的是裡頭角色尋回、接受自身身體與慾望的故事,但這也正是《禁身接觸》這部片本身在拍攝過程,亦即《禁身接觸》呈現出來的正是「拍攝《禁身接觸》本身就是讓演員尋回、接受自身身體與慾望的療程」,因此非常顯見的一個特性是,角色對白的性質以及整部片推展的節奏,使得整部片渲染著一股紀錄片式的調性。而裡頭的角色透過「觀看他人肉身與慾望的展演,尋回對自身肉體與慾望的親密體感」這件事本身,就是反過來在呈現並證成整部片拍攝方法論上的合法性。
《禁身接觸》的劇情有好幾條線路組合而成:一、劇中的角色,特別是Laura Benson飾演的女主角Laura將心路歷程在鏡頭下訴說給導演Adina Pintille;二、Laura在一間醫院中不斷探視一位年邁的病患;三、同一間醫院裡正在進行一場透過觀看對方面孔進行交流的群體療程,其中又以一對由Tomas Lemarquis飾演的群體療程病患Tudor與一位由Christian Bayerlein飾演的身障者的互動為主;三、Tudor跟蹤他過去的情人;四、Laura跟蹤Tudor;五、女主角不斷地買春,不跟對方做愛,在買春的過程中觀看對方撫摸自身或者自慰。
「透過觀看來尋回自身」的主題不停地穿梭在這五條線路中。最顯見的就是那場觀看對方面孔進行交流的群體療程。「臉是最私密的部位」,人的臉孔既是掩蓋自身慾望的一張面具,卻也是窺視掩藏在面孔下的意念與慾望的唯一管道,但最有意思的是,或許是因為人總是必須處在與他人的交互運作中,對方的面孔更反映/反射出的是對於自身面貌/慾望/意念的理解/投射。早在《假面》中,Bergman就已注意到「臉孔仿若靈魂的螢幕」這個命題,觀看他人面孔仿若觀看他人內在放映出來的影像作品,臉孔/螢幕既是交流的載體更是永恆的界限。
而當Laura不能透過在找男性買春的過程得到滿足過後,網路上一位賣春的雙性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在雙性人裸身的鏡頭下,他/她觸摸著自身的各個部位,訴說著這些部位之於他/她的故事以及「選擇」,在Laura的眼中,仿若是透過一位在生理上「選擇」成為女性的人的言談中,重新認識她一直以來被動接受而從未去自覺其本身意義的身體部位以及相關連的諸種慾望。這段亦可對照當Christian訴說對於外人乍看之下殘缺身體的認同以及情慾的展演時,卻是讓Tudor重新找回自身的完整性。Christian的告白,可說是這片的精彩看點之一。
影像上,除了反覆出現的與導演對話時,人物被放入攝影機螢幕上以及與攝影機影像互動的畫面外,一直不斷反覆呈現一個畫面是:由醫院外面的鏡頭,拍攝出醫院純白的外牆,牆上的窗戶裡,是醫院內各個角色之間的彼此對話。人物在窗戶內對話的鏡頭,讓醫院裡頭的窗戶也成為一種景框。而當群體治療的病患回答老師問題時,鏡頭上只呈現出病患本身的獨白,而從未將老師的影像同時並置在畫面中,病患的獨白在觀影感受上,彷彿是在對著鏡頭(甚至是鏡頭背後的導演,更可以說是觀眾)說的。這些種種線索,都讓這片一再地宣示出全片所欲傳達的,關於「觀看」的這件事,以及觀看如何和自身連結的可能性與合法性,當然更是本片拍攝方法論的自身證明。
除了「觀看」的影像形式被反覆操作外,音樂的使用也在這段「尋回慾望」的過程中同時佔有重要環節:不斷反覆出現卻又嘎然停止,讓人躁動不安的音效。這段音樂在一段展演BDSM派對的橋段中被完整地呈現出來,仿若在揭示著那些躁動不安的音效,是平時被壓抑下來慾望的執抝低音;除此之外,變形人在和Laura對談時,突然一時興起想撥音樂,並選擇了Brahms的CD,爾後談論著音樂家們的情史以及慾望與音樂之間的關聯,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女主角尋回自身慾望後身軀隨著音樂擺動的迷人舞蹈。
看得出來,音樂在Adina Pintille的理解中,是一種更能深入到人意念與慾望深處的藝術表現,但或許更關鍵的是,音樂更可以直接感染觀眾捲入影像中的慾望展演。既然《禁身接觸》本身就已經突破演員/被演的角色、導演/演員之間的界線,讓這個片的建構過程就是一場巨大療程的場所——角色本身僅只是暫時被安立的身份而非本質上的意義——在這裡頭最重要的觀看者「觀眾」,不更理當不只囿於旁觀者的身份,而也一同在觀賞過程中參與這段療程的進行並真實地嘗試尋回自身的慾望與身體嗎?是枝裕和曾說,紀錄片雖然不能有導演做假的成分,但同時紀錄片也不可能沒有導演介入的成分,不然為什麼偷拍不能算是一種紀錄片?紀錄片最重要的是去記錄下來那個,導演介入到他拍攝對象時所「生成」出來,被激發出來對象的真實性。是的,《禁身接觸》是一個劇情片,但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導演Adina Pintille在各個細節上的環環相扣的精細安排,已經佈置出了一場形式上說服力十足的場域,邀請了所有參與這部片所有環節的人們,一同參與這場意義生成的療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從來就不曾擁有一個不被迷惘牽絆著的生命狀態,就如同我們從來無法將自己隔絕於過去與未來堆砌而成的意念深河的推移中。我們只能夠做的,只有接受缺憾的必然,接受自己在這洪流中的無可如何,我們唯一擁有的,是追求幸福的意念,因為有追求幸福的意念,兩件不同的事可以被當作同一件事,醜陋的河水可以變成美麗的湍流。
    當Rublev選擇了用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依照前輩,遵循傳統的方式去繪製聖像畫時,他就註定面臨一無可侍的虛無當中,他沒有既定傳承下來的操作方式可以依循,所有的一切都要在背負全面性失敗的恐懼中披襟斬棘。死亡作為製作的成果對於創作者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肉身的苦楚,最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創作者可能性的蓋棺論定。
    是枝裕和曾經說拍攝〈橫山家之味〉是對他母親逝世的一個療傷止痛的作業。「療傷」這兩個字,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是整部片最深層的基調,但〈橫山家之味〉中呈現出的療傷,並不是傳達出一種雨過天青式的豁達,也不是盡釋前嫌的溫馨,相對地,這部片中的療傷意涵,更像是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一樣,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儀式
       「連結自己和孩子的是『血』還是『時間』?」在這片中不僅以後者作為回答,在劇情結構上,更以像/不像作為一組符碼,辯證出人性中的同然/異然,最後刻畫出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分/和。血緣形成不同家庭,能力塑造不同群體,然而我們如何能在差異中學會和他人真實交流不分彼此,是本片所開展出來具人文關懷的縱深視野
    對男主角而言,最重要的其實是「拍到殺人現場」這件事。這件事代表一種「偶然」與「不可複製」性。一開始他震懾於拍到這麼驚人的畫面,後來他變成猶疑:在端詳照片的過程中,放大檢視的過程中,由於一切都是出於「偶然」,所以不論是殺人犯還是死者的畫面,都沒有被「對焦」。一開始的得意,轉為失望,最後變成追尋
    把一個多年的磨難收束在一個決定;把一個多年的滄海桑田呈現在一席對話;看的人好像跟著一夜之間,變得蒼老。透過這樣的劇情結構,這部片告訴我們的或許是:不論怎樣我們都可以完整,或者說不論怎麼樣我們都不完整。而有了這個體會,我們或許就能擁有了輕身轉身離開海灘的勇氣,是蔚青口中的「完美」的婦人了
    我們從來就不曾擁有一個不被迷惘牽絆著的生命狀態,就如同我們從來無法將自己隔絕於過去與未來堆砌而成的意念深河的推移中。我們只能夠做的,只有接受缺憾的必然,接受自己在這洪流中的無可如何,我們唯一擁有的,是追求幸福的意念,因為有追求幸福的意念,兩件不同的事可以被當作同一件事,醜陋的河水可以變成美麗的湍流。
    當Rublev選擇了用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依照前輩,遵循傳統的方式去繪製聖像畫時,他就註定面臨一無可侍的虛無當中,他沒有既定傳承下來的操作方式可以依循,所有的一切都要在背負全面性失敗的恐懼中披襟斬棘。死亡作為製作的成果對於創作者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肉身的苦楚,最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創作者可能性的蓋棺論定。
    是枝裕和曾經說拍攝〈橫山家之味〉是對他母親逝世的一個療傷止痛的作業。「療傷」這兩個字,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是整部片最深層的基調,但〈橫山家之味〉中呈現出的療傷,並不是傳達出一種雨過天青式的豁達,也不是盡釋前嫌的溫馨,相對地,這部片中的療傷意涵,更像是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一樣,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儀式
       「連結自己和孩子的是『血』還是『時間』?」在這片中不僅以後者作為回答,在劇情結構上,更以像/不像作為一組符碼,辯證出人性中的同然/異然,最後刻畫出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分/和。血緣形成不同家庭,能力塑造不同群體,然而我們如何能在差異中學會和他人真實交流不分彼此,是本片所開展出來具人文關懷的縱深視野
    對男主角而言,最重要的其實是「拍到殺人現場」這件事。這件事代表一種「偶然」與「不可複製」性。一開始他震懾於拍到這麼驚人的畫面,後來他變成猶疑:在端詳照片的過程中,放大檢視的過程中,由於一切都是出於「偶然」,所以不論是殺人犯還是死者的畫面,都沒有被「對焦」。一開始的得意,轉為失望,最後變成追尋
    把一個多年的磨難收束在一個決定;把一個多年的滄海桑田呈現在一席對話;看的人好像跟著一夜之間,變得蒼老。透過這樣的劇情結構,這部片告訴我們的或許是:不論怎樣我們都可以完整,或者說不論怎麼樣我們都不完整。而有了這個體會,我們或許就能擁有了輕身轉身離開海灘的勇氣,是蔚青口中的「完美」的婦人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自殺突襲隊,看起來雖然像一部充滿歡樂的電影。但實際上這電影更像是一種悲憤與怨怒,只是用強裝笑臉的方式,去掩蓋痛苦一樣。 一群不被在乎的罪犯,被送上戰場當砲灰,沒人在乎他們死活,即使他們拯救世界,也不被國家承認。從電影開場的那第一批自殺突襲隊,那一上戰場就全死光的場面,雖然岡恩把他拍的充滿了歡
    Thumbnail
    排他性不斷被強調的年代裡,無法共融,強勢語言和主流族群的擠壓,逼使蝶妹不得不正視自己那受人苛責的身世。她能夠清楚地認知到:「我是客家人,在洋行上班,講洋人話,大家叫我三文番。」而在話底深處,她真正要弟弟牢記的是:「離開琅嶠,我們什麼都不是。」從她賣身之始,即是一場身份的交易
    Thumbnail
    難得香港有劇團會改篇本土推理小說,而且還是陳浩基的作品,當然要支持!而且真係好好睇!!誠意推薦!
    Thumbnail
    《靈魂急轉彎》想傳達的並非汲汲營營尋找火花,而是火花即生命本身;根本無須尋找並實現,它便時時刻刻展現在生命裡。享受生命,你即擁有生命。
    Thumbnail
    郝廣才日日談週一至週五晚上8點17分,都會刊出以下的「頭腦菜單」: ❶ 主菜:讀一論,談論一個改變世界的英雄,在當天發生的關鍵事件 or 談論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意,和產生創意的方法 ❷ 開胃菜:君一笑,真實人物的真實幽默 ❸ 湯品:觀一得,一部電影電流最強的神對白 ❹ 甜點:偶一悟,每日思考一領悟
    Thumbnail
    在本書《形象科學》中,W. J. T. 米契爾教授進一步探求:「形象是什麼?形象做了什麼?形象如何產生意義?形象想要什麼?」若要建立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又會是什麼樣的科學?
    Thumbnail
    推理小說說得簡單,其實在攻擊之後,要消除所有血跡很不容易。有時候,關鍵線索變得顯而易見;我們實驗室經手的一案正是這樣(不過這其實是很極端的例子)。嫌犯大概覺得他徹底地湮滅了行跡。當警方來到他家時,他應門時戴的眼鏡上布滿細小血滴。雖然他自己戴著眼鏡顯然看不到那些血,但...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自殺突襲隊,看起來雖然像一部充滿歡樂的電影。但實際上這電影更像是一種悲憤與怨怒,只是用強裝笑臉的方式,去掩蓋痛苦一樣。 一群不被在乎的罪犯,被送上戰場當砲灰,沒人在乎他們死活,即使他們拯救世界,也不被國家承認。從電影開場的那第一批自殺突襲隊,那一上戰場就全死光的場面,雖然岡恩把他拍的充滿了歡
    Thumbnail
    排他性不斷被強調的年代裡,無法共融,強勢語言和主流族群的擠壓,逼使蝶妹不得不正視自己那受人苛責的身世。她能夠清楚地認知到:「我是客家人,在洋行上班,講洋人話,大家叫我三文番。」而在話底深處,她真正要弟弟牢記的是:「離開琅嶠,我們什麼都不是。」從她賣身之始,即是一場身份的交易
    Thumbnail
    難得香港有劇團會改篇本土推理小說,而且還是陳浩基的作品,當然要支持!而且真係好好睇!!誠意推薦!
    Thumbnail
    《靈魂急轉彎》想傳達的並非汲汲營營尋找火花,而是火花即生命本身;根本無須尋找並實現,它便時時刻刻展現在生命裡。享受生命,你即擁有生命。
    Thumbnail
    郝廣才日日談週一至週五晚上8點17分,都會刊出以下的「頭腦菜單」: ❶ 主菜:讀一論,談論一個改變世界的英雄,在當天發生的關鍵事件 or 談論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意,和產生創意的方法 ❷ 開胃菜:君一笑,真實人物的真實幽默 ❸ 湯品:觀一得,一部電影電流最強的神對白 ❹ 甜點:偶一悟,每日思考一領悟
    Thumbnail
    在本書《形象科學》中,W. J. T. 米契爾教授進一步探求:「形象是什麼?形象做了什麼?形象如何產生意義?形象想要什麼?」若要建立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又會是什麼樣的科學?
    Thumbnail
    推理小說說得簡單,其實在攻擊之後,要消除所有血跡很不容易。有時候,關鍵線索變得顯而易見;我們實驗室經手的一案正是這樣(不過這其實是很極端的例子)。嫌犯大概覺得他徹底地湮滅了行跡。當警方來到他家時,他應門時戴的眼鏡上布滿細小血滴。雖然他自己戴著眼鏡顯然看不到那些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