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E—小誌游擊美學】:空間就是一本關於城市的Zine—本冊(Book Sit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宅裡的新靈魂

 

「本冊」是台語「書籍」與「垃圾」的諧音,將城市中的閒置老住宅變為友善的展覽與閱讀空間,新與舊的結合激發出嶄新的氛圍,也讓展覽與紙本自然地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本冊負責人張宗舜說:「其實沒有非要老宅不可,我們並不是老宅嗜血症。」最初,老房子裡的舊家具比現在更多,但張宗舜與團隊的夥伴認為,老房子也可以因為自己的美學概念使之改變,並沒有想要跟上老屋懷舊的潮流。因為有著明確的初衷與理想,才有現在只屬於本冊的閒適又不同於老房子「規格化」的氛圍。

 

raw-image

 

 

城市裡的遷徙者

 

曾遷徙過三個地方,本冊從2014年至今已在中美街駐足兩年。張宗舜娓娓道來本冊的遷徙地圖:「一開始從逢甲附近的套房、親戚家,再到自由路,最後來到中美街。我們所停留的地方,有點像是城市裡被遺棄的角落,所以不會有人干涉太多,也可以稱作藝術家所說的『替代空間』。」

 

每一次本冊的搬遷,他們沒有時間難過,而是繼續思考下個方法,或乾脆把空間壓縮成他所熟悉的冊子,以紙本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想法,也讓自己回顧一下空間與展覽的歷史脈絡。張宗舜說:「經驗會幫你縮短這些整修的時間,之前那個修了一年,而這裡整修了三個月就完成。」每搬遷一個地方,空間概念就會越來越成熟。

 

 

咱誌,咱ㄟ所在

 

進入本冊,很難想像這個空間以前是個倉庫。映入眼簾的是兩座木質大書櫃,區分台灣與日本的Zine及書籍,也藉此鮮明的分別出台灣與日本兩地藝文氣息和紙本作品的差異。空間分為展覽和書籍兩區,進入本冊需要脫鞋,踩在木質地板上的聲響,張宗舜笑著說道:「這也是屬於本冊的一部分。」屋頂灑落下來的和煦陽光映照在空間裡的老舊家具上,大量綠色植栽的擺置,再加上寧靜、毫無商業氣息的閱讀空間,讓進入本冊的閱讀者,彷彿踏入了城市裡某個遠離塵囂的祕密角落。

 

關於本冊的展覽,張宗舜說:「那些大家都沒看過的、概念性很強的作品,它會因為被展示而被分享,並且得到回饋,也會在整理作品的過程中,得到更棒的想法,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本冊給予創作者一個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空間。每一期的展覽也讓本冊散發出不一樣的氣息,最重要的是讓一些沒被看過的事情被看到。

 

raw-image

 

 

 

關於本冊裡的Zine與選書

 

張宗舜逗趣地說:「選Zine是一剎那的事,很簡單,就像愛情怦然心動的那個感覺。」本冊選書,依據夥伴們的專長來進行挑選,例如張宗舜負責挑選平面設計或是外文方面的書籍,其他夥伴就負責建築、插畫等部分。本冊團隊裡的伙伴都是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他們透過閱讀彼此喜歡的書籍而了解對方,也幫助空間裡有著更多元化的發展。

 

「當然挑選的紙本或書籍一定會隨著年紀或別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但張宗舜認為,這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人的頻率是相近的,雖然年齡與長相都不相同,但靈魂都是一樣的,這一點無庸置疑。

 

 

「We are share the book for the city that lovers to read it.」

 

張宗舜說:「開了一間書店,就如同是城市裡的書櫃,但本冊跟其他書店不太一樣,在這裡,我們不以太商業化的方式經營,不然會失去這個城市的脈絡。」從小在台中成長,也熱愛這座城市的張宗舜認為台中缺乏可以展覽、閱讀又能分享城市的空間,而本冊就是以這樣的型態來經營。

 

除了與城市不可分離的感情連結,也與城市裡的人們有著緊密的情感流動。「空間有趣,是因為來到這裡的人都很有趣,或是帶來這些有趣的書。剛開始,很多人會問這裡是在賣什麼?到現在都還是有人問,但我覺得沒關係。」就像在本冊官網裡提到的一句話:「美好的空間不是因其形式美麗,而是能夠促使在其中活動的人,擁有更多想像與創造。」

 

raw-image

 

 

本冊就是一本關於這座城市的Zine

 

許多人會用「社區圖書館」這些相關詞彙與本冊做連結,不過本冊的初衷只是純粹「從一個人的喜好,轉化為一個社區的閱讀空間。」並與城市裡的人們分享,僅此而已。張宗舜對於Zine的想法是:「如何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演練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做Zine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本冊就是以一個舒適又日常的姿態存在於這座城市中,他們賣的並不是大量製造的商業化「產品」,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本冊這個空間就像是一本Zine,紀錄著空間每一次的流動、每一次的展覽、每一則有趣的故事,以及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脈絡。

 

raw-image

 


文/林育炫

攝影/王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紙飛機生活誌的沙龍
26會員
51內容數
<p>紙飛機文創團隊在八年的時間出版了14本的紙本雜誌,內容從漫畫、女力、香港、ZINE、獨立書店、插畫、毛小孩,以專題形式報導不同的議題。而每一項主題,都將以美學的角度重新詮釋與報導,希望讓「紙飛機」上的乘客以嶄新的視野看待每一幀日常風景,拾起每一項脈絡,細細品味每一則故事。</p>
2020/06/20
佇立在桃園新屋的臺灣馬術治療中心前,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乾草與馬糞的氣息隨著呼吸擴散體內,伴隨著咯噠咯噠的馬蹄聲,不絕於耳,填滿五感─馬場坐擁在偏僻的農地之中,和大自然達成和諧共生。
Thumbnail
2020/06/20
佇立在桃園新屋的臺灣馬術治療中心前,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乾草與馬糞的氣息隨著呼吸擴散體內,伴隨著咯噠咯噠的馬蹄聲,不絕於耳,填滿五感─馬場坐擁在偏僻的農地之中,和大自然達成和諧共生。
Thumbnail
2020/06/10
推開半腰高的木門,來到Ivy's house life親子空間,庭院中的滑梯旁還停著一匹木馬,猶如孩子的樂園,屋內鋪貼著木地板,桌椅也採用木頭材質,包裹在家居厚實的溫度之中。上午九點鐘,老師們拿起掃具各自就位,為一天的課程準備適宜的環境,整理教室層架上的教具等待孩子們的到來─這裡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體驗
Thumbnail
2020/06/10
推開半腰高的木門,來到Ivy's house life親子空間,庭院中的滑梯旁還停著一匹木馬,猶如孩子的樂園,屋內鋪貼著木地板,桌椅也採用木頭材質,包裹在家居厚實的溫度之中。上午九點鐘,老師們拿起掃具各自就位,為一天的課程準備適宜的環境,整理教室層架上的教具等待孩子們的到來─這裡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體驗
Thumbnail
2020/05/23
夏日的海風吹起太陽曬熱的沙,一臺粉紅色的貓咪造型貨車停在蜿蜒的濱海公路,與海相望。貨車的主人身穿襯衫長褲,頭戴牛仔帽,他一手拉下遮住臉的面巾,露出粗曠的灰白鬍子─他是林群,綽號「貓哥」,厚厚的鏡片收納著法律和哲學的專業背景,說話時聲調緩而堅定,音量不大卻字字鏗鏘。 林群為他的貨車取名為「唐吉訶德」,
Thumbnail
2020/05/23
夏日的海風吹起太陽曬熱的沙,一臺粉紅色的貓咪造型貨車停在蜿蜒的濱海公路,與海相望。貨車的主人身穿襯衫長褲,頭戴牛仔帽,他一手拉下遮住臉的面巾,露出粗曠的灰白鬍子─他是林群,綽號「貓哥」,厚厚的鏡片收納著法律和哲學的專業背景,說話時聲調緩而堅定,音量不大卻字字鏗鏘。 林群為他的貨車取名為「唐吉訶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大一史學課,要找一個變遷主題做報告,那時候第一個想到就是書店。 每個人和書一定有各種的連結,小時候也算是個鑰匙兒童,常常被丟在書堆裡 : 金石堂、圖書館、那時諾貝爾也還是主流,中壢大時鐘的3樓小書店,都有我的身影,從亞森羅蘋、紅樓夢、天文觀星到蔡志忠的經典系列,那段時間的蔡智恆也是我的心頭好,雜讀風
Thumbnail
大一史學課,要找一個變遷主題做報告,那時候第一個想到就是書店。 每個人和書一定有各種的連結,小時候也算是個鑰匙兒童,常常被丟在書堆裡 : 金石堂、圖書館、那時諾貝爾也還是主流,中壢大時鐘的3樓小書店,都有我的身影,從亞森羅蘋、紅樓夢、天文觀星到蔡志忠的經典系列,那段時間的蔡智恆也是我的心頭好,雜讀風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要到台中中美街的「佔空間。Artqpie Library本冊圖書館」,首先會被門口的大量綠色植栽給吸引,這個老宅改造的文藝空間,不僅僅只是一間獨立書店,不時也會變成策展空間的藝廊...
Thumbnail
要到台中中美街的「佔空間。Artqpie Library本冊圖書館」,首先會被門口的大量綠色植栽給吸引,這個老宅改造的文藝空間,不僅僅只是一間獨立書店,不時也會變成策展空間的藝廊...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也許未必是現在的人閱讀少了,可能正好相反地更多,只是不侷限在紙本了,因為取得資訊方式更多元。而書店該如何在這樣的間隙生存下來也是所有愛書人,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該如何從中選擇,這不是紙本時代,但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Thumbnail
對於有心了解台灣舊書、二手書文化的人而言,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作者對於台灣戰後的舊書店,以及相關的人、事、概念,都有精彩的介紹!
Thumbnail
對於有心了解台灣舊書、二手書文化的人而言,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作者對於台灣戰後的舊書店,以及相關的人、事、概念,都有精彩的介紹!
Thumbnail
被我稱為南哥的書店主人蔡南昇,最早被我理解的身份是視覺設計師,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同業,〈薄霧書店〉其實是原本南哥工作室空間的延伸,因為面積不小,所以他將自己多年的雜誌收藏分門別類,加上持續收集的新雜誌,成為一個收費制的閱讀空間......
Thumbnail
被我稱為南哥的書店主人蔡南昇,最早被我理解的身份是視覺設計師,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同業,〈薄霧書店〉其實是原本南哥工作室空間的延伸,因為面積不小,所以他將自己多年的雜誌收藏分門別類,加上持續收集的新雜誌,成為一個收費制的閱讀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