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冊」是台語「書籍」與「垃圾」的諧音,將城市中的閒置老住宅變為友善的展覽與閱讀空間,新與舊的結合激發出嶄新的氛圍,也讓展覽與紙本自然地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本冊負責人張宗舜說:「其實沒有非要老宅不可,我們並不是老宅嗜血症。」最初,老房子裡的舊家具比現在更多,但張宗舜與團隊的夥伴認為,老房子也可以因為自己的美學概念使之改變,並沒有想要跟上老屋懷舊的潮流。因為有著明確的初衷與理想,才有現在只屬於本冊的閒適又不同於老房子「規格化」的氛圍。
曾遷徙過三個地方,本冊從2014年至今已在中美街駐足兩年。張宗舜娓娓道來本冊的遷徙地圖:「一開始從逢甲附近的套房、親戚家,再到自由路,最後來到中美街。我們所停留的地方,有點像是城市裡被遺棄的角落,所以不會有人干涉太多,也可以稱作藝術家所說的『替代空間』。」
每一次本冊的搬遷,他們沒有時間難過,而是繼續思考下個方法,或乾脆把空間壓縮成他所熟悉的冊子,以紙本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想法,也讓自己回顧一下空間與展覽的歷史脈絡。張宗舜說:「經驗會幫你縮短這些整修的時間,之前那個修了一年,而這裡整修了三個月就完成。」每搬遷一個地方,空間概念就會越來越成熟。
進入本冊,很難想像這個空間以前是個倉庫。映入眼簾的是兩座木質大書櫃,區分台灣與日本的Zine及書籍,也藉此鮮明的分別出台灣與日本兩地藝文氣息和紙本作品的差異。空間分為展覽和書籍兩區,進入本冊需要脫鞋,踩在木質地板上的聲響,張宗舜笑著說道:「這也是屬於本冊的一部分。」屋頂灑落下來的和煦陽光映照在空間裡的老舊家具上,大量綠色植栽的擺置,再加上寧靜、毫無商業氣息的閱讀空間,讓進入本冊的閱讀者,彷彿踏入了城市裡某個遠離塵囂的祕密角落。
關於本冊的展覽,張宗舜說:「那些大家都沒看過的、概念性很強的作品,它會因為被展示而被分享,並且得到回饋,也會在整理作品的過程中,得到更棒的想法,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本冊給予創作者一個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空間。每一期的展覽也讓本冊散發出不一樣的氣息,最重要的是讓一些沒被看過的事情被看到。
張宗舜逗趣地說:「選Zine是一剎那的事,很簡單,就像愛情怦然心動的那個感覺。」本冊選書,依據夥伴們的專長來進行挑選,例如張宗舜負責挑選平面設計或是外文方面的書籍,其他夥伴就負責建築、插畫等部分。本冊團隊裡的伙伴都是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他們透過閱讀彼此喜歡的書籍而了解對方,也幫助空間裡有著更多元化的發展。
「當然挑選的紙本或書籍一定會隨著年紀或別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但張宗舜認為,這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人的頻率是相近的,雖然年齡與長相都不相同,但靈魂都是一樣的,這一點無庸置疑。
張宗舜說:「開了一間書店,就如同是城市裡的書櫃,但本冊跟其他書店不太一樣,在這裡,我們不以太商業化的方式經營,不然會失去這個城市的脈絡。」從小在台中成長,也熱愛這座城市的張宗舜認為台中缺乏可以展覽、閱讀又能分享城市的空間,而本冊就是以這樣的型態來經營。
除了與城市不可分離的感情連結,也與城市裡的人們有著緊密的情感流動。「空間有趣,是因為來到這裡的人都很有趣,或是帶來這些有趣的書。剛開始,很多人會問這裡是在賣什麼?到現在都還是有人問,但我覺得沒關係。」就像在本冊官網裡提到的一句話:「美好的空間不是因其形式美麗,而是能夠促使在其中活動的人,擁有更多想像與創造。」
許多人會用「社區圖書館」這些相關詞彙與本冊做連結,不過本冊的初衷只是純粹「從一個人的喜好,轉化為一個社區的閱讀空間。」並與城市裡的人們分享,僅此而已。張宗舜對於Zine的想法是:「如何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演練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做Zine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本冊就是以一個舒適又日常的姿態存在於這座城市中,他們賣的並不是大量製造的商業化「產品」,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本冊這個空間就像是一本Zine,紀錄著空間每一次的流動、每一次的展覽、每一則有趣的故事,以及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脈絡。
文/林育炫
攝影/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