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在華航上產子的孕婦事件引發熱議,而其企圖在美國生子、為孩子爭取美國公民權的舉動,與日前角逐2016美國大選兩位參選人提及的「下錨寶寶」(anchor baby)不謀而合。
這個帶有貶意的詞是來自於剛開始參選人川普( Donald Trump)說下錨寶寶是「任何非法移民者的小孩」,但另一位參選人布希(Jeb Bush,小布希的弟弟)卻解釋成「取得美簽特地來美國產子的非法移民」,布希的這個反移民的說法引起了拉丁美裔的移民不滿。之後為了選票,布希還越描越黑表示「我指的是亞洲父母,他們透過管道來美國後,特地利用美國的『公民出生權』的美意在美國產子」。
「下錨寶寶」,就好像先拋下錨、鎖定好「機會」的標靶,藉由孩子先成為先美國公民享有福力,直到小孩滿21歲時,他們就有申請父母來美生活和永久居留的合法資格。
根據產業刊物(industry publications)的調查顯示,每年生育旅遊業帶來的新生兒約5萬多個。川普宣稱,非法移民的婦女在美國生的下錨寶寶共有40萬個,但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因出生率下降及經歷經濟大蕭條,實際人數為30萬個,但仍然是個可觀的數目。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選擇美國生子?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法第14條的規定:「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包括非法移民在美國生的孩子,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
除了「出生地原則」(Jus Soli)之外,也有「血緣原則」:夫妻都是美國公民,其中一人曾在美國居住過,那孩子一出生就能成為美國公民。另外,如果只有夫妻其中一人是美國公民,那另一人須在孩子出生前在美國待滿一年,孩子才能成為美國公民。
這條法律,原本是保障當時(1857年)在美國出生卻不具美國公民身分的黑奴,如今卻也成為非法移民或以不正當手段於美國產子的「便利條件」之一。
世界上唯二與美國同樣採「出生地原則」的加拿大,條件上卻有「父母至少一方必須是永久居民或公民」的限制,在加拿大產下的子女才能取得當地國籍。到今年六月,加拿大修改新公民法案(C-24法案),為了打擊入籍造假的行為,對於要入籍加拿大的新移民又多加了重重限制。
而下錨寶寶這議題之所以會造成熱議,是因為兩位參選人對移民採取不同的觀點,在亞洲與拉丁美洲的社會埋下一個震撼彈。
Photo Credit: Michael Vadon@ Flickr CC BY-SA 2.0
因為家屬能在孩子成年申請美國公民的誘因,讓美國境內尤其是洛杉磯,發展出了具爭議的「生育旅遊業」(birth tourism)。財力雄厚的外國孕婦(尤其是中國人)在懷孕後期飛到洛杉磯的「坐月子中心」待產,而這些孕婦會待到確定他們的寶寶得到美國公民身分及護照,直到辦妥所有的文件為止。
這些坐月子中心甚至為孕婦來美下指導棋:為順利取得通關,謊稱辦觀光簽;有些坐月子中心甚至違反建築規章、分區管制的規定。2012年,加州就發生有家坐月子中心因違反上述規定而倒閉,但諸如此類的事仍屢見不鮮。
「我知道我們這一行引起很多爭議,但在美國生孩子的這些婦女大部分都是社會菁英,不論對美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是有幫助的。我會載她們去購物商場,而她們當然是往Prada、Gucci、Dior、Coach這些名牌包下手,有的甚至一買10幾個,甚至要用卡車運回來。」」經營坐月子中心的Katie說。
Katie坐月子中心的房間一個月從2000-5000美元不等(6萬-15萬台幣),視房間大小而定,而這還不包括到醫院生產的花費,大約會花上3-4個月。根據滾石雜誌調查,來洛杉磯進行一趟「生育旅遊」的平均費用約為35,000美元(約110萬台幣)。
下錨寶寶是富有的亞洲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利器,為了讓孩子有美國公民權,花再多的錢都在所不惜。但對於美國候選人口中「非法移民」的拉丁美洲裔,在美國生寶寶並不是通往幸福的直達車。因為除了產子的喜悅外,更多的是如何處理「生存」這複雜的難題。
「我並不是為了生小孩才來美國的,而是讓生活為了更有未來。小孩的出現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讓我陷入兩難:需在小孩與工作之間做出抉擇。」27歲在餐廳上班的Nellis Najera說。
位於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醫院經常回報接生到墨西哥寶寶,而研究美、墨移民的專家表示,多數在美國產子的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婦女早已在美國居住許久,而她們大多是為了工作、逃離貧窮及暴力,而不是以生孩子為目的。「事實上,下錨寶寶對非法移民者真正的目的不在於利用孩子取得公民權、享有更多福利,而是因為有了這個寶寶,必須調整對於家庭的長遠計畫。」
「這跟『生育旅遊業』沒有關係。非法移民者並不是為了得到甜頭才來美國,而是人們來這邊工作、遇到適合的一方,自然而然的有小孩。而一旦有了孩子,她們就不太可能獨自離開,而會選擇為了孩子,繼續堅強下去。」移民研究中心的執行長Mark Krikorian說。
但是,當孩子在美國出生、長大,便一點一滴地弱化自己與家鄉的連結性,而一旦他們習慣了當地生活、語言,就更難適應回到家鄉的生活。許多非法移民者擔心,當他們的小孩一旦回到故鄉,就再也不能習慣那邊充滿了髒亂、毒品及犯罪。
話說回來,如果我們將「下錨寶寶」這議題擴大來看,不只侷限於台灣「在飛機上產子」的話,就能發現在美國長久存在的移民問題。我們甚至能進一步討論美國人對於「下錨寶寶」這件事的看法為何?對於美國當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的影響力又是什麼呢?未來會不會因為下錨寶寶的議題擴大,申請美國公民的關卡又多了重重限制?
或許,移民問題不能以參選人對移民者的失言做二分法判斷,而包含了更多複雜的因素。美國這「移民國家」到底有沒有真的做到對移民的接納與包容,更是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參考資料:
Just What Do You Mean by ‘Anchor Baby’?
If a child is born on an airplane, what's his place of birth and citizenship?
Born in the U.S.A.: Birth tourists get instant U.S. citizenship for their newborns
Asian-Americans slam Bush for 'anchor baby' comment
Immigration: The Myth Of The 'Anchor Baby'
For illegal immigrants with babies, the anchor pulls in many directions
封面圖片來源: Official U.S. Navy Page @ Flickr CC BY 2.0
撰文:葉菀菱
核稿編輯:蔡宜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