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一):壓榨的美國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接下來要開啟「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的系列文。打個問號,也許會有少數研究不支持這種說法。第一篇,先介紹《被壓榨的一代》這本由「八旗文化」出版的書。
為什麼要介紹《被壓榨的一代》?這本書介紹美國「底層中產階級」的生活,這裡說的「底層中產」的年收入,換算成新台幣,會讓不少台灣人羨慕,但這種收入一旦要養育小孩,家庭開銷就常會出問題。《被壓榨的一代》前三章特別著重在有育兒負擔的女性,正好說明「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這現象在美國可能特別嚴重。台灣社會崇尚美國,雖然有「全民健保」,但房價高漲,各種物價也未必比美國、日本低,育兒、教育費用越來越膨脹,「單身不生小孩才快樂」現象,在台灣也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追不到上一代的寬裕、雍容】
現在有許多美國女性接受不錯的大學教育,原本以為自己可以過中產階級的生活,但跟上一代學歷沒有那麼好的父母比起來,一九四〇年代出生的美國人,三十歲時有92%的機會,收入可以超越父母。一九八〇年代出生的人,機率降為50%,而且越來越低。
上一代年輕時工作機會充裕,都會區的房租也比較便宜,可以讓他們的子女(現在三十歲的美國人)上溜冰課,到私立學校唸書。如果要買房,可以在郊區買有車庫的平房,準時下班一起吃晚餐,然後幫小孩存大學學費。就算是上一代的公車司機,也都還買得起房子。
現在這種好日子已經隨風逝去。前5%人口財富爆炸性成長,其餘的人停滯不前,有40%覺得自己是低端人口。高學歷無法應允美好未來,育兒費用讓「中產底層」必須斤斤計較食物的花費。
【高學歷有時更慘】
飽讀詩書,有人文素養,可能更快淪落,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大學的兼職老師。她們沒有研究室,行政人員不太認識她們,擔負起許多教學課程,但收入遠低於明星正職教授。
例如書裡寫到的「波林」,她在哥倫比亞學院教寫作課。台灣人的小孩如果能到美國工作,多數家長會覺得光榮,但波林兼一堂課,一年可拿到4350美元,年收入不到兩萬四千美元。作者跟她碰面時,銀行帳戶只有55美元。她以975美元代價,在郊區租一間鐵路邊兩房的房子,書架上放滿詩集、哲學書跟黑膠唱片。但她現在負債累累、只能靠食物卷養活自己跟兒子。
對,關鍵就是她有了小孩,自己還是單親媽媽。
波林從小念資優班,是高智商的學霸。她在文學研究裡找到自己的天地,但,一九七五年時,美國的教授有45%可取得終身職,在二〇一一年只剩下24%。波林剛畢業時,馬上能找到一些學院的教職,雖然收入不高,但單身沒小孩時可以過享受人生的城市生活。但,二十八歲時,她懷孕了,對方是只有二十歲的樂團男孩。她不想墮胎,但知道孩子的爸爸無法承擔養育小孩的責任。然後更不幸的是,小孩有腦性麻痺。
小孩兩歲時,波林重回教職,但系上老闆明確告訴她,她可能永遠都拿不到終身職。學術圈不再是好工作,為了小孩,大學兼任老師可能會累積大量債務。像波林這樣的女性,很容易陷入「決策疲勞」,為了省錢不斷思考「要不要買大減價肥皂」,尋找便宜的量販雞腿包與牛絞肉。在市區蛋黃區逛街時,她有很好的品味,但她無力在此消費,只能逛郊區的店。
像波林這樣的人,如果要脫離生活困境,往往要靠財力較好的另一半,但她一直遇不到可以一起跟她照顧小孩的適當對象。她覺得自己是被社會壓迫的勞心工作者,開始積極支持一些激進的支持改革社會的候選人,可惜這些人都不會當選。
另一位年收入七萬四千美元的人類學教授貝拉米,她的收入算不錯了,超過84%美國女性,但因為她先生收入比較低,兩人要在紐約養育兩個小孩還是吃力,讓她曾經想去餐廳打工。她感嘆地說:
「我努力工作,但卻沒空休息。我們全部的可支配收入,都用於育兒上」。
貝拉米畢業於常春藤名校,但她仍認為自己是社會不公的受害者。她的生活無法像她的父母那樣踏實,然後她也很可能無法把中上階層的身份傳給她的小孩。
【托兒所吃掉收入的一大塊】
托兒所的問題在美國特別嚴重,因為現在只有很少的美國人能過一星期工作五天、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這點台灣人似乎還比較幸福?)。為了賺錢,美國中產階級常要兼兩份差,接受公司的變形工時、以及經過電腦精算效益最好的上班時間。
在一個針對中產階級學術圈的研究裡,許多雙薪家庭都被托兒費用嚇到,因為可能會佔掉30%的收入,甚至比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還貴。紐約中產階級每個孩子的托兒費一年要兩萬五千到三萬美金。
另一個問題是接送。一位媽媽必須在早上七點半到麥當勞工作,她得先將最小的小孩送到托兒所(托兒所也必須早早開門等她)。工作結束後,她必須馬上到托兒所跟學校,把兩個小孩帶回來。
【結語】
美國社會跟台灣不一樣,但「越來越難超越上一代」、「高學歷未必能維持中產體面生活」、「育兒勞心勞力吃掉大塊收入」都是一樣的。大人收入不成長,對小孩投入的心血卻一直攀升,這也就構成「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的基礎。
有興趣,歡迎購買《被壓榨的一代》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482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年」是人生壓力最大、痛苦最多的年齡。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上可能成為管理者或要做決策、責任較大;小孩從青少年到要上大學,父母教養的課題也不好處理。有時除了房貸、車貸,中年人還要照顧老邁的父母,休閒時間不多,有時還要面對離婚與家庭重組的變動。在這樣雙重或三重壓力夾擊下,導致中年人的精神狀況最多。
在經過複雜的統計分析,研究者發現,對寵物依附程度高的飼主(也可以說是比較愛寵物的人類?),如果是中度、強烈的精神狀況,改善的比例會比較高。 但如果是精神健康問題「非常嚴重」的飼主,對寵物依附程度越高,精神狀況改善的比例也就越低。
這些喜歡養寵物的人,能分辨貓貓的喵喵聲嗎?答案很淒慘,正確分辨的機率很低。等待餵食的喵喵聲,正確率40.44%。孤單呼喚聲,正確率26.67%。刷毛舒服聲,正確率32.89%。女性的分辨成功率較高,有養貓經驗的人高一點點。
人類常覺得貓咪遺世而獨立、不太愛理人,的確有一部分貓咪是這樣。我們心裡是拿貓跟狗比較,自然會覺得狗活潑好動、體貼人心,貓貓常臭臉不理人。但如果跟其他寵物或畜牧動物比較,貓咪理解人類動作、語言、心情、與人類互動的能力,其實比狗差一些些而已。
這有趣的發現讓我們知道,男生比較喜歡打斷人,也更喜歡打斷女生。但是,女生打斷女生的機率,並不會比男生打斷女生的機率低。但相對的,女生比較不會打斷男生。這研究結果對研究兩性行為有許多延伸意義,但在此先不談。可強調的是:無論男女,在跟女生講話時,都要注意自己是否常打斷對方,讓對方有話說不出來。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中年」是人生壓力最大、痛苦最多的年齡。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上可能成為管理者或要做決策、責任較大;小孩從青少年到要上大學,父母教養的課題也不好處理。有時除了房貸、車貸,中年人還要照顧老邁的父母,休閒時間不多,有時還要面對離婚與家庭重組的變動。在這樣雙重或三重壓力夾擊下,導致中年人的精神狀況最多。
在經過複雜的統計分析,研究者發現,對寵物依附程度高的飼主(也可以說是比較愛寵物的人類?),如果是中度、強烈的精神狀況,改善的比例會比較高。 但如果是精神健康問題「非常嚴重」的飼主,對寵物依附程度越高,精神狀況改善的比例也就越低。
這些喜歡養寵物的人,能分辨貓貓的喵喵聲嗎?答案很淒慘,正確分辨的機率很低。等待餵食的喵喵聲,正確率40.44%。孤單呼喚聲,正確率26.67%。刷毛舒服聲,正確率32.89%。女性的分辨成功率較高,有養貓經驗的人高一點點。
人類常覺得貓咪遺世而獨立、不太愛理人,的確有一部分貓咪是這樣。我們心裡是拿貓跟狗比較,自然會覺得狗活潑好動、體貼人心,貓貓常臭臉不理人。但如果跟其他寵物或畜牧動物比較,貓咪理解人類動作、語言、心情、與人類互動的能力,其實比狗差一些些而已。
這有趣的發現讓我們知道,男生比較喜歡打斷人,也更喜歡打斷女生。但是,女生打斷女生的機率,並不會比男生打斷女生的機率低。但相對的,女生比較不會打斷男生。這研究結果對研究兩性行為有許多延伸意義,但在此先不談。可強調的是:無論男女,在跟女生講話時,都要注意自己是否常打斷對方,讓對方有話說不出來。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一名男子花很多時間鑽研學業,近日從名校博士畢業,如今30多歲仍母胎單身,男子媽媽替兒子的成就感到很驕傲,希望能幫沒交過女友的兒子找到伴侶,成為真正的人生勝利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有位朋友很年輕時就離婚了,離婚後才發現前妻懷孕了,所以他一直沒有再婚,直到五十歲時,才在一位亦師亦友的誘導下去大陸娶了一個新娘。 到台灣的第二天,那位女生就要出去找工作。我朋友覺得很奇怪,請我去了解一下。我的朋友花了一筆錢沒錯,但是那個女的也花了相同的錢,所以她認為她是花錢嫁來台灣,所以找工作沒有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一名男子花很多時間鑽研學業,近日從名校博士畢業,如今30多歲仍母胎單身,男子媽媽替兒子的成就感到很驕傲,希望能幫沒交過女友的兒子找到伴侶,成為真正的人生勝利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有位朋友很年輕時就離婚了,離婚後才發現前妻懷孕了,所以他一直沒有再婚,直到五十歲時,才在一位亦師亦友的誘導下去大陸娶了一個新娘。 到台灣的第二天,那位女生就要出去找工作。我朋友覺得很奇怪,請我去了解一下。我的朋友花了一筆錢沒錯,但是那個女的也花了相同的錢,所以她認為她是花錢嫁來台灣,所以找工作沒有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