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Me Too 運動:拉加德立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世界報整版的專題報導

 

每年一月底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週剛結束,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的總裁Christine Lagarde是論壇主席之一,世界報在論壇的最後一天訪問了這位FMI自二戰結束後,史上第一位的FMI女性總裁。

 

在Me Too運動沸沸揚揚之際,世界報記者與Christine Lagarde在世界經濟論壇的訪問也從全球經濟議題變調為Me Too女性議題,只有最後三分之一的訪談回歸到主題。

 

會讓世界報記者將經濟論壇報導主題帶到Me Too運動的原因有二。第一,我們要知道訪問的記者是誰(這年頭看新聞的時候,都要了解一下寫新聞的人是誰)?訪談Christine Lagarde的二位世界報資深女記者中,一位是專業的財經記者,而另一位除了是世界報的記者,也身兼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近來在媒體中報導了不少Me Too事件。

 

另一個原因,這次的世界經濟論壇第一次由七位女性一起當主席,雖然這是在溫斯坦事件發生前就決定的,但是女性主導經濟論壇這事完全搭上Me Too運動的話題性。

 

報導中Christine Lagarde覺得凱瑟琳 · 丹妮芙等一百位女性的媒體投書是一個錯誤,因為請願「騷擾的自由」,這完全冒犯所有不想被騷擾的人。然而她在某方面的看法,其實又與凱瑟琳 · 丹妮芙等人所主張的相同。她認為這個Me Too運動只有在我們正視問題、設定目標、行動、查證與分清楚性侵犯與調戲的不同時才有效。

 

Christine Lagarde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位高權重,當記者問她在職場上也會遇到性別歧視嗎?她回答:「就連今天都有!我觀察那些男人看著女人的眼神,當女性在發表時,他們根本不專心聽。好一點的說法,他們覺得自己是長輩,但也可以說是一種優越感。當女人發言時,這些男人會顯露出『這個女人又要浪費我一刻鐘』的眼神,我都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然,當我們位高權重時就不太一樣,現在我說話時聽到輕蔑的笑聲時,我就會停下來問怎樣?有問題嗎?就沒人再吭聲了。」

 

Christine Lagarde在2011年接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總裁這個職位,正是因為前一任總裁Dominique Strauss-Kahn在美國旅館發生性侵害醜聞。在DSK事件發生後,也爆出FMI內部許多職場性騷擾事件,讓人對FMI有沙文主義色彩的印象。Christine Lagarde上任後對此現象特別重視,採取了許多機制在組織內觀察並調節這些問題。只要覺得自己在工作上受到性別歧視或騷擾,都可以向特定部門反應。

 

稍微了解一下Christine Lagarde,今年62歲的她其實是律師出身,政黨是法國中間偏右的UMP,因此在沙柯吉總統任內當上了財政部長,後來接手FMI總裁至今。我們絕對可以想像在法國(或全球)政界中,她身為一個女性所要面對男性的專業挑戰與質疑所要付出的努力。因此這次的Me Too女權運動,Christine Lagarde也非常支持,她認為這是一場集體的戰役,所有的人都應該參加,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不過她也坦言,當她在公開場合對此議題發表演說時,她看到許多男士們尷尬的表情。

 

世界報的記者還問Christine Lagarde如何看待國際樂施會的總裁Winnie Byanyima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的言論?因為Winnie Byanyima說:「全世界的女性都要感謝這次美國女性的起義。」Christine Lagarde的回覆是:「當然,這個運動是由演員們,一群美麗的女人勇敢地站出來說話,也因為她們的知名度而有快速的迴響。但是對我們來說,知道非洲80%新的愛滋病患者都是被強暴的13、14歲女性也很重要。」

 

關於這點我相當贊成,性暴力與性歧視等各種問題的確不只發生在歐美或美麗的女性身上,世界各地每天、隨時都有女性、女童,甚至女嬰受害。Christine Lagarde說男女皆應該參加Me Too運動,的確如果只是女性單方面在社交媒體上指控,整個運動的目的與成效有限,而且會淪為男女仇視對立。只有男性一起參與,並制定相關法案或從教育等多個層面著手才能有所改變。(丹妮芙立場?)

avatar-img
227會員
53內容數
<p>巴黎不打烊的寫作計畫,將以巴黎的藝術、時尚、設計展演為主,法國品牌商業形象案例為輔,還有我自己多年來在歐洲品牌第一線上工作的經驗,讓大家更了解花都巴黎如何用自身的藝術文化強項引領各種產業發展。</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何桂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寶詩龍的展覽名稱叫Vendôrama,這是一個法文的文字遊戲,由巴黎凡登廣場的「凡登」Vendôme與全景圖Panorama二個字所組成,意思是凡登廣場的全景圖。</p>
<p>這群自由女性的主張,並不是為強暴犯開脫,而是覺得男性有追求的自由,女性也有拒絕的自由。強暴是犯罪,而調情是情趣。她們的主張是女人今天要能夠分辨什麼是追求,什麼是性侵犯。</p>
<p>Cecilie Manz傳達的不只是風格,更是北歐的生活藝術。</p>
<p>Christin Dior說過:「我的洋裝讓每個女人都像公主。」因此打從Dior成立以來,好萊塢女星就十分追捧Dior的服裝。從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或近期的莎莉泰隆、娜塔麗波曼、尼可基曼等都在重要典禮上穿著Dior的洋裝。</p>
<p>時尚歸時尚,嘻哈繞舌歌手或it girl可以穿,但法國第一夫人與英國王子妃穿羽絨衣,就要被媒體討論一番了。為什麼呢?在保守人士的眼光中,第一夫人是在巴黎市中心遛狗,又不是在高山遛狗,怎麼能不合時宜的穿羽絨衣呢?</p>
<p>他們推薦Christian Dior畫一些插畫、手稿,販售給當時的服裝設計品牌,同時也幫《費加洛報》畫一些插圖維生。幾年後,Christian Dior的手稿成功賣給了Nina Ricci、Balenciaga等品牌,展現出他不凡的服裝設計才華。</p>
<p>寶詩龍的展覽名稱叫Vendôrama,這是一個法文的文字遊戲,由巴黎凡登廣場的「凡登」Vendôme與全景圖Panorama二個字所組成,意思是凡登廣場的全景圖。</p>
<p>這群自由女性的主張,並不是為強暴犯開脫,而是覺得男性有追求的自由,女性也有拒絕的自由。強暴是犯罪,而調情是情趣。她們的主張是女人今天要能夠分辨什麼是追求,什麼是性侵犯。</p>
<p>Cecilie Manz傳達的不只是風格,更是北歐的生活藝術。</p>
<p>Christin Dior說過:「我的洋裝讓每個女人都像公主。」因此打從Dior成立以來,好萊塢女星就十分追捧Dior的服裝。從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或近期的莎莉泰隆、娜塔麗波曼、尼可基曼等都在重要典禮上穿著Dior的洋裝。</p>
<p>時尚歸時尚,嘻哈繞舌歌手或it girl可以穿,但法國第一夫人與英國王子妃穿羽絨衣,就要被媒體討論一番了。為什麼呢?在保守人士的眼光中,第一夫人是在巴黎市中心遛狗,又不是在高山遛狗,怎麼能不合時宜的穿羽絨衣呢?</p>
<p>他們推薦Christian Dior畫一些插畫、手稿,販售給當時的服裝設計品牌,同時也幫《費加洛報》畫一些插圖維生。幾年後,Christian Dior的手稿成功賣給了Nina Ricci、Balenciaga等品牌,展現出他不凡的服裝設計才華。</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投遞技巧 #增加回覆率 #面試準備 #實際範例 我們畢業需要有8個月的實習 去年在巴黎做了2.4個月,我當學校大使可以抵一個月 所以只需要4.6個月的實習 分享學校實習辦公室的回覆(他們真的是最熱心助人的辦公室...
Thumbnail
法國電信琳瑯滿目,主要有四大營運商Orange, SFR, Bouygues和Free 但各種子公司和合作電信提供的方案真的眼花撩亂!👩‍🦯
 我自己用過Orange, Bouygues, Free, Prixtel 而用最長時間的是Free, Bouygues和Prixtel📱

Thumbnail
巴黎奧運一路延燒的多元運動風,將引爆今年秋冬時尚圈令人注目的聯名系列LACOSTE x CLOT。 這項由法國運動品牌LACOSTE攜⼿香港潮牌CLOT,融合法式優雅與中式美學的時尚聯名設計,橫跨復古與現代的創意令人驚艷。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Thumbnail
巴黎好美! 下午我們沿著塞納河散步,閒晃到聖母院,遇見撲克牌紅心K的查理曼大帝,還有現代「吹泡人」,帶給小朋友最天真的笑容,然後巴黎連個轉角都好美。 晚上我們住在法國第一個Host Roland 家,185公分的暖男,是個被郵局耽誤的甜點師。 法式蘋果派做的跟餐廳一樣好吃,某人原來不太愛蘋果派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投遞技巧 #增加回覆率 #面試準備 #實際範例 我們畢業需要有8個月的實習 去年在巴黎做了2.4個月,我當學校大使可以抵一個月 所以只需要4.6個月的實習 分享學校實習辦公室的回覆(他們真的是最熱心助人的辦公室...
Thumbnail
法國電信琳瑯滿目,主要有四大營運商Orange, SFR, Bouygues和Free 但各種子公司和合作電信提供的方案真的眼花撩亂!👩‍🦯
 我自己用過Orange, Bouygues, Free, Prixtel 而用最長時間的是Free, Bouygues和Prixtel📱

Thumbnail
巴黎奧運一路延燒的多元運動風,將引爆今年秋冬時尚圈令人注目的聯名系列LACOSTE x CLOT。 這項由法國運動品牌LACOSTE攜⼿香港潮牌CLOT,融合法式優雅與中式美學的時尚聯名設計,橫跨復古與現代的創意令人驚艷。
Thumbnail
本集節目由許惠菁律師探討巴黎奧運與性別平等的關係。此次奧運開創性地達到男女運動員比例平衡,成為性別平權的里程碑,並設立哺乳室等設施支持女性運動員。節目還討論了國際奧會的跨性別運動員指引及媒體報導中的性別偏見。此外,還提及各國隊服的性別化設計引發的爭議和社會對性別多樣性的認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法國黑人歷史和現狀的文章,從殖民擴張到當代社會經濟及文化認同方面進行總結。文章闡述了法國黑人社群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在法國社會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也強調法國對於文化多樣性的追求和融合。未來展望提到了種族困境和多元文化共融的挑戰。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Thumbnail
巴黎好美! 下午我們沿著塞納河散步,閒晃到聖母院,遇見撲克牌紅心K的查理曼大帝,還有現代「吹泡人」,帶給小朋友最天真的笑容,然後巴黎連個轉角都好美。 晚上我們住在法國第一個Host Roland 家,185公分的暖男,是個被郵局耽誤的甜點師。 法式蘋果派做的跟餐廳一樣好吃,某人原來不太愛蘋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