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的媽媽最近生病了,她自己最近膝蓋受傷,得撐拐杖上班。接二連三的不如意,讓她心神不寧。 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沒有辦法減輕當事人的焦心。我想來談談「苦難」(suffering)這件事。 人生的過程像「上學」還是像 「上遊樂場」? 大部分人都希望人生是一路順遂、平安幸福的過程(包括我自己)。 大文豪蘇東坡把這種心情寫得極為貼切「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可見「無災無難」的確是每個人對人生的企望。蘇東坡寫這首詩,正因為他自己仕途多舛 - 他在同一首詩裡承認自己是「我被聰明誤一生」。 正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人生是來追求快樂的,像去遊樂場一樣;遇逢挫折、苦難的時候感覺會特別失望,因為這跟我們想像中一帆風順的人生不一樣。 但如果我們換個想法,假設人生的目的是來學習的,像上學一樣; 那麼,苦難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當我們認為「人生的目的是學習」的時候,「苦難」就像是上學時要繳的學校作業,是學習的一部分 - 所有當過學生的我們都知道,作業是學習的一部分。對「苦難」的抗拒感和挫折感自然會降低,因為這是學習的過程之一。 當然,任何人都可以選擇「追求快樂的人生目的」,像去遊樂場一樣;那麼,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也要有心理準備,除非是萬中無一的幸運兒,就算在終其一生都遊樂場裡,也一定會有一些預想不到的事件 -去過迪士尼樂園的人都知道,不是「打蛇餅」(大排長龍)的人流、就是難以下嚥的食物、臨時故障的機動遊戲等等。 這樣的人生態度,只會放大「苦難」帶來的挫折感。 苦難的意義 聖經裡有兩個「苦難」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創世紀》裡的約瑟(Joseph);另一個是《約伯記》裡的約伯(Job)。 約瑟的爸爸生了12個兒子,唯一寵愛的就只有約瑟。這引起了約瑟兄弟的不滿,在一次外遊時,把他賣給了人口販子;並告訴爸爸,約瑟被野獸吃掉了,父親當然是老淚縱橫。大難不死的約瑟輾轉到了埃及,在一個富商家裏工作,富商的太太想勾引他,被約瑟嚴詞拒絕,惱羞成怒,唆使丈夫把約瑟關到了監獄。在牢裡約瑟幫了人,這些人都應允出了牢就會想辦法把他接出去,但他們都食言了。又過了幾年法老王做了奇怪的夢,遍尋解夢高手,約瑟過去牢裡的朋友終於想起了他,把約瑟推薦給法老王。接下來就是約瑟好運的開始 - 他成了埃及的宰相。後來他的家鄉鬧飢荒,他的哥哥們到埃及買糧食,兄弟相見不相識。當約瑟向哥哥們表明他的身分時,哥哥們極為驚慌,以為他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沒想到約瑟說,「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創世紀45:8),於是一家團圓、皆大歡喜。 約伯的故事可能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約伯是個富甲一方、又敬神愛神的人;撒旦看不過去於是跟上帝說,約伯之所以敬愛你是因為他有錢、又一切順遂,如果他什麼都沒有,就不會這樣敬愛神了。於是上帝允許撒旦展開一系列對約伯的試煉:他的牲畜被強盜搶了、10個兒女在暴風雨中過世了、他又染了莫名的怪病、皮膚潰爛。約伯的妻子和他的三個朋友對他冷嘲熱諷;約伯也經歷了憤怒、自怨自艾等等很多的情緒,最後他更加理解神的大能,反而強化了他對神的信心,故事最後,上帝還給了約伯一個健康的身體、更多的的牲畜財產、和10個兒女。 約瑟和約伯這兩個苦難人的故事有些相似:最終都有了個圓滿的結局。 不同的是,約瑟在經歷了十多年的苦難之後,看到了受苦的目的 - 「他必須被當成奴隸賣到埃及,才能在家鄉鬧饑荒時為家人救急」。約伯在苦難的過程中,理解造物主的大能以及人類的渺小,但他還是不明白受苦的目的。 我們的苦難經歷,就在「約瑟」和「約伯」這兩種型態中間擺盪。有時要經過一段時間、塵埃落定才知道苦難的意義 - 約瑟花了10多年的時間;有時可能終極一生我們都不會了解這些苦難的目的 - 約伯始終沒得到他之所以受苦的答案。 但即便我們無法理解「苦難」對我們的意義,也不代表「苦難」是個浪費生命的經歷。 就像得吃掉2盤「雞腿飯」才會飽的人,不能說第一盤「雞腿飯」沒有存在的價值 - 沒有吃第一盤「雞腿飯」,就不可能帶來吃完第二盤「雞腿飯」的飽足感。 如果你現在的環境不盡如人意,不妨把這些挑戰當成寫作業。這堂課只有你一個學生,你可以盡你所知答題,沒有人會批評你。 只要盡力,就是真正的贏家。 喜歡我的文章?請來“Like“ 我的部落格臉書,追蹤最新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NewLifeInAl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