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的遺言2》無雷簡評和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5/18 Netflix 釋出 13 Reasons Why 2 之後,我便在這幾天之內迅速追完了第二季。故事延續在第一季結尾的五個月後,Hannah 的母親 Olivia Baker 對自由高中提出訴訟以及其他腳色的發展。第一季裡我們聽著 Hannah 錄製的錄音帶口述自己版本的故事;在第二季則是與 Hannah 相關的人們,藉由他們出庭作證的過程與內心的獨白,從不同的角度來訴說 Hannah 與他們的故事。

 

和第一季一樣,第二季共有13集,整體來說後半部比較精彩好看,可能是前半部需要花點時間鋪陳,而最後幾集也相當煽情,劇中的高潮點也都是在這些地方。故事的範圍也擴大探討更多青少年議題,人際、毒品、性、暴力、霸凌、自殘,還有近來常出現在新聞版面的槍枝暴力與 #Metoo 運動。

不過老實說我不喜歡結局的安排,如果一部戲劇收視成績良好,製作公司理所當然想繼續拍下一季,而為了下一季的故事勢必要先埋下一些伏筆。所以有些腳色看似要導正生活,準備踏上美好結局的路程,但最後又出現了令人失望的逆轉,我知道人生總有高低,但我還是私心真希望編劇能放過他們。

若你問我推不推薦,如果好奇第一季後腳色們的各自發展,那就繼續追下去吧。第二季有維持住和第一季相當的水準,但我個人因為結局伏筆的關係,會認為比第一季略差一點。

真相

儘管本季中討論了諸多議題,但在本季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和第一季一樣,也就是真相。在這些出庭作證的證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和第一季裡不同的改變,這些腳色從不願面對真相與自欺欺人,到選擇說出真實的故事,有些則是繼續掙扎而隱瞞事實,有些說謊去捏造新的故事。在劇中也可以了解到為什麼誠實地說出真相對某些人來說很困難,有時候是自我內在的衝突,有時候是個人與外在的對抗。

戲劇化的過度反應

在這些腳色轉變和掙扎的過程中,可能有人和男主角 Clay 抱持著對 Hannah 同樣想法的觀點,認為她太過於戲劇化。其實我對這一部分印象很深刻,這也是我周遭很多人不喜歡這部影集的原因之一,怎麼會有人對一些不開心和生活上的挫折過度反應成這樣?

但 Hannah 的過度反應其實是並不算太過於戲劇化,至少以她的年紀來說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青少年時期的腦部發展與兒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在青少年時期賀爾蒙、前額葉、杏仁核與邊緣系統等發展讓我們的大腦相較於其他年齡階段比較不穩定。難免會人事物反應過度,或是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因為這時後我們的大腦還正在重建,到25歲左右前這樣的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

而 Hannah 很不幸地遭遇了一連串戲劇性的挫折(畢竟這是一部戲),也沒得到適時的支持和幫助,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看完第一季讓我開始主動去意識身邊的人是否正在承受痛苦需要幫助,雖然體察到他人心思這點對我來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至少有時候我能對他們更寬容一些。而看完第二季後,最深刻的體認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面對受負面情緒折磨的人們,我們能做的就是建立穩度的關係、包容與耐心吧。

raw-image

原文發表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nyu Chang的沙龍
8會員
9內容數
Jinyu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9/09
私は30日間日本語を勉強します! 分享一些經驗給所有想要學好任何外語的人。最近開始從零基礎學習日語,還有一直以來透過非教科書的方式不斷學習英文,我歸納出自己學習的三個原則 : 動機、自學和試誤法。
Thumbnail
2018/09/09
私は30日間日本語を勉強します! 分享一些經驗給所有想要學好任何外語的人。最近開始從零基礎學習日語,還有一直以來透過非教科書的方式不斷學習英文,我歸納出自己學習的三個原則 : 動機、自學和試誤法。
Thumbnail
2018/08/30
在古代,最早的婚姻是利益的結合,自農業開始發展,財產和所有權的概念也隨之衍生出來。尤其是將女性視為財產,生育帶來人力,而人力就是經濟實力的基礎。
Thumbnail
2018/08/30
在古代,最早的婚姻是利益的結合,自農業開始發展,財產和所有權的概念也隨之衍生出來。尤其是將女性視為財產,生育帶來人力,而人力就是經濟實力的基礎。
Thumbnail
2018/07/24
「如果你在黑暗中待的夠久,你便會開始看見,你便會知道為了生存,你必須成為怎樣的人。」 在西方極樂園第二季,迪樂芮扮演著復仇女神,但她其實沒那麼簡單。
Thumbnail
2018/07/24
「如果你在黑暗中待的夠久,你便會開始看見,你便會知道為了生存,你必須成為怎樣的人。」 在西方極樂園第二季,迪樂芮扮演著復仇女神,但她其實沒那麼簡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愛你,包括所有凌亂不堪、美麗的部分。」——《腦筋急轉彎2》 簡介 接續上集的故事,萊莉年滿13歲,正式從兒童成為青少年。她在學校交到知心好友,也成為曲棍球校隊中的主力,更獲得高中校隊教練的賞識,邀請她跟朋友參加訓練營。殊不知,當她開心踏上旅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青春期風暴使一切偏離軌道…
Thumbnail
「我們愛你,包括所有凌亂不堪、美麗的部分。」——《腦筋急轉彎2》 簡介 接續上集的故事,萊莉年滿13歲,正式從兒童成為青少年。她在學校交到知心好友,也成為曲棍球校隊中的主力,更獲得高中校隊教練的賞識,邀請她跟朋友參加訓練營。殊不知,當她開心踏上旅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青春期風暴使一切偏離軌道…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充滿青春期情緒的轉變,青春期警報打破日常寧靜,內在矛盾與自我懷疑的結構形塑了主角的成長經歷。改變過程中的成長痛與擁抱情緒記憶的訊息,都是對自我的接納,無法拋棄的自我懷疑和深愛覺醒,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充滿青春期情緒的轉變,青春期警報打破日常寧靜,內在矛盾與自我懷疑的結構形塑了主角的成長經歷。改變過程中的成長痛與擁抱情緒記憶的訊息,都是對自我的接納,無法拋棄的自我懷疑和深愛覺醒,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描述了青春期少女萊莉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心理掙扎和自我認知的變化。透過看似輕鬆幽默的手法,引導觀眾思考情感表達、自我接納與情緒穩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觀眾,生活中的種種經歷和情感都是我們成長和處世的方式,努力做自己即可。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描述了青春期少女萊莉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心理掙扎和自我認知的變化。透過看似輕鬆幽默的手法,引導觀眾思考情感表達、自我接納與情緒穩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觀眾,生活中的種種經歷和情感都是我們成長和處世的方式,努力做自己即可。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讓我看到哭了。在電影的後半段,情緒樂樂為了讓萊莉長出更適合的自我意識,將好不容易找回的自我意識給打碎了。我思考著當時為何而哭,近一週後,才想起生命中有很多次像萊莉那樣,將自我意識打碎重來的經驗。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讓我看到哭了。在電影的後半段,情緒樂樂為了讓萊莉長出更適合的自我意識,將好不容易找回的自我意識給打碎了。我思考著當時為何而哭,近一週後,才想起生命中有很多次像萊莉那樣,將自我意識打碎重來的經驗。
Thumbnail
透過分析《腦筋急轉彎1》和《腦筋急轉彎2》中的心理成長故事,探討人們如何健康地向過去道別,迎向新階段的挑戰。文章以正確哀悼過去、情緒表達、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個性與群性的觀點來呈現。
Thumbnail
透過分析《腦筋急轉彎1》和《腦筋急轉彎2》中的心理成長故事,探討人們如何健康地向過去道別,迎向新階段的挑戰。文章以正確哀悼過去、情緒表達、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個性與群性的觀點來呈現。
Thumbnail
但意識畢竟是流,一體兩面的是我們面對流,較習慣如何理解它,是不是通常任由情緒傾倒、染色?直到整條河流成了特定的顏色,影響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許該開始練習的是,體解情緒並不實存,而意識的流只是帶來、又帶走它們,它們並不會成為你,我們接納自己是個比較常被某種情緒主控的人,但並不被情緒綁架。
Thumbnail
但意識畢竟是流,一體兩面的是我們面對流,較習慣如何理解它,是不是通常任由情緒傾倒、染色?直到整條河流成了特定的顏色,影響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許該開始練習的是,體解情緒並不實存,而意識的流只是帶來、又帶走它們,它們並不會成為你,我們接納自己是個比較常被某種情緒主控的人,但並不被情緒綁架。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透過角色萊莉的故事,觀眾可以感受到每個情緒都不可或缺,並瞭解到情緒的影響。歡迎大家一同進入電影院體驗這段青春期的情感與成長之旅,並一起享受片中的腦內風暴唷!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透過角色萊莉的故事,觀眾可以感受到每個情緒都不可或缺,並瞭解到情緒的影響。歡迎大家一同進入電影院體驗這段青春期的情感與成長之旅,並一起享受片中的腦內風暴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