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其實道理誰不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集跟第二集相差了9年,雖然只讓劇中的萊莉長成了青少年,而真實世界總是過得更快些,我們總算長成了一個認識情緒、接納情緒,理解情緒、信念和這樣的自己是從何而來,這樣的一個大人了。

也因為當時就有紀錄電影隨筆的習慣,所以彷若電影中的記憶長櫃和投影幕,輕易的就能回放當年,看完第一集的我,是如何地對於情緒仍認知不足,且如何地,仍是較多時間受樂樂主控。

那時在筆記本隨手寫下的是:

「一開始好不喜歡憂憂,覺得其他角色的目標至少也還是希望 Riley 快樂,只有憂憂不是,她散發著濃厚的負面情緒;也觸發了我想,我們有時候面對最親的人不也是如此?一不小心就將負能量卸在身邊的人心上,而影響他們,也許往後該更注意,別輕易成為憂憂。

但到了電影後段,兒時玩伴 Bing Bong 因為火箭車掉入記憶垃圾場而難過,憂憂去跟他聊天之後,Bing Bong 就好多了,也許我們有時候就是需要憂鬱,無須急著走出來,就讓自己深深的陷下去,再好好地哭一場,夠痛快之後,就有邁步出來的力量了,畢竟我們都並非故意悲傷,有時是無法克制的沉淪與需要,不抓住什麼是出不來的。」

前幾週,一方面是為了複習、一方面是推坑沒看過第一集的朋友,我們一起(重)看了《腦筋急轉彎1》,意外的是,時隔九年、經歷了更多的我,再認識一次當時不喜歡的憂憂,竟有全然不同的感覺,我突然感到他一點都不討厭,反而寧可好好擁抱他的不得已,他的失去力氣,他無法自拔的「害」記憶都變成憂傷的顏色,都是現在的我可以理解,並感到心疼的「自己的那一面」。

近年來情緒這個議題,也是自我觀察視角的主軸。以前的自己彷如劇中萊莉,只是情緒投射的容器,任由腦袋的Inside Out,當然常感到快樂、憂傷或焦慮,也明白那些之於我是什麼,但真的直到近年,才開始深刻受情緒所苦,認識原來「憂憂」或「驚驚」竟會影響生理上的疼痛;原來「阿焦」真能如此控制腦中投影片,直至渾身不自主顫抖。所以在劇中阿焦失控的在主控台引起風暴的時候;外面的萊莉進入判罰室全身冒汗、大口呼吸那段,我感同身受到想哭的地步,我完全能想見被阿焦佔領的那種無助感,更懂信念系統開出的花,竟說出「我還不夠好」是多麼令人傷感。

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又用各種書籍、電影或諮商,累積了更多關於情緒反應與信念系統的知識後,也更能同理他人,明白所謂某些罪犯、鬱症患者、失控的人是何以至此,也更能包容身邊人的改變,知道他們的核心人格已然與從前不同,我們會因為對方「變了」而感到生氣或失望,但我以為,對方在意識中心種下的記憶,也和我們給予他的言語、行為反饋不無關係。有時候我們真的很難控制自己不小心在腦袋裡種下的意識,更何況他人。

其實整部電影淺顯易懂,其中道理誰不理解呢?我們都知道該接納所有情緒,擁抱複雜而多面向的核心人格。但意識畢竟是流,一體兩面的是我們面對流,較習慣如何理解它,是不是通常任由情緒傾倒、染色?直到整條河流成了特定的顏色,而甚至深耕出信念,影響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許該開始練習的是,體解情緒並不實存,而意識的流只是帶來、又帶走它們,它們並不會成為你,我們接納自己是個比較常被某種情緒主控的人,但並不被情緒綁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蜂聲-avatar-img
2025/05/02
覺得第一部還是經典!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50會員
113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Yi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Thumbnail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充滿青春期情緒的轉變,青春期警報打破日常寧靜,內在矛盾與自我懷疑的結構形塑了主角的成長經歷。改變過程中的成長痛與擁抱情緒記憶的訊息,都是對自我的接納,無法拋棄的自我懷疑和深愛覺醒,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故事充滿青春期情緒的轉變,青春期警報打破日常寧靜,內在矛盾與自我懷疑的結構形塑了主角的成長經歷。改變過程中的成長痛與擁抱情緒記憶的訊息,都是對自我的接納,無法拋棄的自我懷疑和深愛覺醒,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睽違九年《腦筋急轉彎2》終於登上大螢幕,隨著主角萊莉長大,大腦總部加入了新的情緒,萊莉在不同情緒間找尋平衡、也在和過去的自己拉扯 — 想抓住以前單純的快樂,同時也要面對心裡愈加茁壯的焦慮。
Thumbnail
睽違九年《腦筋急轉彎2》終於登上大螢幕,隨著主角萊莉長大,大腦總部加入了新的情緒,萊莉在不同情緒間找尋平衡、也在和過去的自己拉扯 — 想抓住以前單純的快樂,同時也要面對心裡愈加茁壯的焦慮。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但意識畢竟是流,一體兩面的是我們面對流,較習慣如何理解它,是不是通常任由情緒傾倒、染色?直到整條河流成了特定的顏色,影響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許該開始練習的是,體解情緒並不實存,而意識的流只是帶來、又帶走它們,它們並不會成為你,我們接納自己是個比較常被某種情緒主控的人,但並不被情緒綁架。
Thumbnail
但意識畢竟是流,一體兩面的是我們面對流,較習慣如何理解它,是不是通常任由情緒傾倒、染色?直到整條河流成了特定的顏色,影響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許該開始練習的是,體解情緒並不實存,而意識的流只是帶來、又帶走它們,它們並不會成為你,我們接納自己是個比較常被某種情緒主控的人,但並不被情緒綁架。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接連兩天看了《腦筋急轉彎》的首集和續集,首集建立出令人驚嘆又完整的情緒世界觀,然而,其中讓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這五種情緒真的能夠控制住萊莉嗎?當他們將手放到控制台上,就能把所屬的情緒傳遞至外頭,展現萊莉的喜怒哀樂,相當直觀簡單易懂,但我認為人並非如此,總有些時刻,情緒甚至無法掌控我們。這個疑問直在續
Thumbnail
接連兩天看了《腦筋急轉彎》的首集和續集,首集建立出令人驚嘆又完整的情緒世界觀,然而,其中讓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這五種情緒真的能夠控制住萊莉嗎?當他們將手放到控制台上,就能把所屬的情緒傳遞至外頭,展現萊莉的喜怒哀樂,相當直觀簡單易懂,但我認為人並非如此,總有些時刻,情緒甚至無法掌控我們。這個疑問直在續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