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說書】姜維終章:蜀漢最後的賭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先用一張圖簡單說明蜀漢滅亡的情況:


有人認為姜維北伐窮兵黷武,必須負起亡國的責任,這句話大概說對了一半。

有人認為劉禪投降明哲保身,救了自己和蜀地百姓,這句話也只說對了一半;後主最後選擇投降,自是合理的選擇,不應責怪他,但蜀漢何以落到這個地步,後主當然也得背起不少責任。

姜維並非如《三國演義》所說九伐中原,史書記載中,他十一次帶兵作戰,只有一次大敗、一次小敗,其他皆為勝利或和局退兵,頗有戰績,曾經遷狄道、臨洮、河關縣共三縣人民回蜀地,人力即戰力,姜維此舉與當年孔明收天水相若,算是對他師父的致敬。

另外,姜維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數萬大軍,一度攻陷雍州,寫下歷史新頁,達到孔明都無法打下的紀錄;當然,其後亦有不忍卒睹的慘敗,段谷之戰讓蜀漢損失慘重,也讓朝廷再次質疑姜維的北伐。

說書人直接說滅蜀前最後兩次戰事。這兩次都不是北伐進攻,而是魏國主動攻打,姜維奉命迎擊,再次敗給了老對手鄧艾,兵敗之後,姜維懼怕流言而不復還成都,在沓中屯田。

為什麼姜維寧願在沓中種麥也不回家呢?原來姜維見宦官黃皓干政,曾建議後主殺黃皓,劉禪這個人很有意思,你永遠看不出他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半昏卻不昏、似睡卻不醒。


劉禪跟姜維說:「將軍啊,莫要跟一個太監計較,以前董允常常說黃皓壞話,我跟你說個秘密,大家以為我寵信黃皓,其實我也很討厭這個死太監!真心不騙!我明天就叫他過去跟你道歉!」

姜維終於體會到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寫出師表,因為跟劉禪說話太累了。後主既沒有殺黃皓之心,說再多屁話都是枉然,別說除奸賊,只怕哪天就先被黃皓殺害。想起了丞相,姜維只能含著眼淚種田去,正是:鋤禾日當午,淚滴禾下土。


《三國志》記載,姜維雖然在外面當農夫,聽聞鍾會在關中練兵,連忙上表請後主遣兵守住陰平、陽安等重要關口,劉禪問宦官黃皓意見,黃皓相信鬼巫之術算定了敵軍不會攻來,於是後主閉上眼睛,直到魏軍將至,蜀漢眾臣竟仍不知道此事。

司馬昭這次大舉伐蜀,勢在必得,鄧艾率三萬人在沓中牽制姜維,另外鍾會更以十萬大軍進取漢中,蜀軍失了防守先機,節節敗退,丟失漢中,姜維與廖化不敵鄧艾,先退守陰平,再退守劍閣。

光看這次南征滅蜀,大將鄧艾率領一隻軍隊,只專門對付姜維,可見大家都很清楚誰是蜀漢最後的王牌;而姜維判斷鄧艾無法越過群山天險,故與張翼、董厥退保劍閣,他認為鍾會的主力軍隊才是眼前最大的威脅。

事實上,姜維這個選擇不能說是重大錯誤,他的確擋下了鍾會的十萬大軍。

姜維軍死守,鍾會大軍久攻不克,甚至因軍糧問題,有了退兵的打算。但就在這個時候,後主劉禪投降了,蜀漢滅亡。

各位看官看到這裡一定滿頭問號──沒錯,姜維當下肯定也是同樣的心情。


那一日,鍾會帶著笑容前來詣見姜維。

「投降吧。」鍾會拍拍姜維肩膀。「你已經很努力了,也該好好休息了。」

「要我認輸?下輩子吧!」姜維拔劍就要決鬥。

鍾會伸手入懷,抖出了一紙後主敕令。

「你好像誤會了,並不是我要你投降,是你們家阿斗叫你投降。」

雖然鍾會擅長仿造他人筆跡,但這敕令模仿不來,確確實實是劉禪的手筆。

「丞相……先帝……」


姜維除了拔劍砍石頭,還能說什麼呢?

原來成都朝廷抵擋不了鄧艾的軍隊,決定歸降魏國。鄧艾奇襲成都,說起來簡單,實際上簡直不可思議,他自陰平轉「邪徑」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這個無人之地,不是無人防守之地,而是人湮絕跡、自古無人攀越之地。

馬謖你看到了嗎?超越你的大登山家,終於出現了。

鄧艾鑿山通道,爬到上不去的險處,搭橋而上,走到下不去的低谷,用毛毯裹住自己再轉推而下,行軍到天昏地暗、糧盡兵絕,終於帶著殘破的軍隊來到成都外圍。

雖然姜維未能牽制鄧艾,有失在先,但其實後來是有機會擋下魏軍的。面對鄧艾這隻疲憊的登山軍,諸葛瞻(諸葛亮長子)未能聽黃崇之言果斷出兵,猶豫不決,處處受制於人,最後與兒子雙雙戰死沙場,讓人惋惜。

劉禪見大勢已去,縱有其他選項,但顧全大局,選擇投降也在情理之中,而世人多半以為劉家的浪漫就斷送在這一代,其實不然。

北地王劉諶,這個名字值得我們在心中念上三次。


劉禪的兒子劉諶,聽到父親欲從譙周之言投降,怒道:「你的父親、我的爺爺打下這個社稷江山,如今窮途末路、大禍臨頭,正是我們父子君臣出城跟他們拼死一戰的時候,這樣也就勉強對得起先帝了,你說對吧?」

劉禪搖搖頭,仍交出大漢玉璽投降,當天劉諶來到昭烈廟,在劉備面前痛哭,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侍衛僕從沒有一個人不哭泣的。

說書人含淚作詩一首,詠姜維與劉諶:

鋤禾日當午,淚滴禾下土。誰知劉備孫,真正有傲骨。


說到這邊,諸葛亮子孫以身殉國,劉家死的死、降的降,故事總該結束了吧?

不,還沒。

姜維:(喃喃)先帝是先帝,丞相是丞相,那麼……我是誰?

還有這個男人。

姜維:(燦笑)對了,我是永不放棄的男人──姜伯約!


浪漫派的餘毒,可畏可怖,可歌可泣,今天若理性分析,劉諶、姜維的行為當然不值得我們仿效,但是你很難否認,沒有人像他們這麼悲劇,這麼帥。

西元264年,這年姜維高齡六十二歲,也到了應該退休的日子了,無論是學趙雲老賣年糕、學黃忠登山健行,都是合理的選擇,他一介降將為蜀漢犧牲奉獻了三十五個年頭,已經很對得起劉備與諸葛亮了。

然而,姜維卻選擇走上浪漫的玫瑰荊棘之路。他寫了一封密函給劉禪。


《華陽國志》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姜維說:「陛下,別放棄!還有救!我要讓大漢重返榮耀、讓日月重返光明!」

他心中盤算著,後主在成都向鄧艾投降,同時傳令劍閣諸將歸降;但鄧艾的兵馬不到三萬人,眼前鍾會手上擁有十萬大軍,而且司馬昭遠在首都洛陽,如果好好利用這點,仍然有機可乘。

姜維在心中寫了個劇本《華麗的逆轉》:

第一,先跟鍾會培養感情,然後挑撥鍾會、鄧艾兩個魏國重臣的感情。

第二,唆使鍾會造反自立為帝,讓他殺鄧艾、殺盡魏國諸將,以掌握兵權。

第三,如果走到這一步,姜維再伺機殺鍾會,魏軍群龍無首,復興蜀漢也就有望了。

姜維身上沒有籌碼,甚至沒有任何一張牌,虧他能想到如此豪賭。

這個劇本說來異想天開,不過,以鍾會這種等級的將軍,一聲令下「少尉以上所有軍官,一分鐘後連集合場集合!」先誅將領,再收編士兵,這倒是不難實現,至於「盡坑魏兵」四個字,稍加思考便知道不符常理,我認為並非姜維原意,容後再敘。

萬事起頭難,雖然鍾會欣賞姜維,但他可是魏國知名智將,時人謂之子房,策反談何容易,姜維應該從什麼話題下手跟他拉近關係呢?

幸好,世界上有個千古不變的話題。


姜維:「我說兄弟啊!雖然我命運坎坷,遇到這種老闆,但在我看來,你們家老闆跟我們家阿斗倒也差不多!」

鍾會:「此話怎講?」

姜維:「原本兄弟你率十萬大軍,連戰連捷,滅蜀的功勞就在你一人身上啊!結果我和你耗在這裡,卻讓鄧艾撿了便宜,他只是運氣好,爬山爬出一片天,有人說他本領跟馬謖差不多,你怎麼看?」

鍾會:「我看倒像塊綠豆糕。」

語畢,兩人相視而笑,氣氛頓時熱絡起來。

罵老闆,譙同事,原是不分國界的共通語言。姜維繼續勸說道。

姜維:「我年事已高,跟你講實話也不打緊,我看你家老闆不爽很久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兄弟年方四十、已建功業,今天你大勝而歸,朝廷中還容得下你嗎?說真的,兄弟接下來的處境可就尷尬了,一條路是退隱辭官,或許還能學范蠡全身而退,另一條路,就是硬起來好好幹一番事業……」

鍾會:「不、不!你別再說了!」

姜維:「是了,兄弟是聰明人,不說了!之後若需要我出力,我一定挺你!」


以上對白為《漢晉春秋》翻譯改編,其實對話內容並非重點,我不相信姜維真能激得鍾會造反,原文「會陰懷異圖,維見而知其心」這句話才是關鍵,姜維厲害的地方不在於說服鍾會,而是看穿他與司馬昭的關係矛盾,已有自立之心。

至於姜維如何得知,很簡單,他只要想想自己就好,姜維領兵北伐有功,後主卻聽黃皓之言,幾欲廢去姜維的兵權,連像他這樣耿直清白都能遭到猜忌了,可見你能力越強、離朝廷越遠,上位者肯定越發不安。實際上,司馬昭的確對鍾會頗為忌憚。

姜維想利用鍾會,而鍾會也認為可以利用姜維,聽完這一席話,鍾會開始進行他的劇本《華麗的逆轉‧威力加強版》:

一、鍾會擅於模仿字跡,他攔截鄧艾上奏朝廷的表章,改成桀驁不馴的言詞,同時自己上書彈劾核鄧艾意圖造反。

二、司馬昭向來精明,這次卻意外地好騙,封鍾會為司徒,並下令要他捉送鄧艾至洛陽。

三、鍾會遣監軍衛瓘前往逮人,他期待鄧艾反抗,或是兩人相鬥,他捏造的罪名就會變得更加確實;鄧艾不是笨蛋,他乖乖坐上囚車,就這樣一路被押回洛陽。

四、鍾會除去大敵鄧艾,志得意滿,他已想好下一步,讓姜維帶先鋒部隊兵發斜谷,自己親率大軍至長安,並且兵分二路,水陸兩軍會師洛陽,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


「報!」朝廷忽然送來書信。

司馬昭這一封信,打醒了鍾會的幻想。

「鍾將軍辛苦了,鄧艾這老傢伙反叛非同小可,我親自下長安來跟你們會合,你這次做得很好,等著升職加薪吧!晚點見!」

糟了!老闆怎麼可能講出這種話,一定有鬼!


鍾會知道大事不妙,因為他早已經制住鄧艾,根本不需要勞煩司馬昭大駕,可見司馬昭並非為了鄧艾而來,而是懷疑自己想要謀反了。

姜維或許在鍾會耳邊說了幾句話,於是,鍾會顧不得什麼劇本了,決定就地造反,這塊蜀地委實有著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鍾會竟也受到浪漫派餘毒影響,他對姜維道,咱們跟他們賭了,事成,可以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也可以做劉備。

身為擁劉派說書人,此處忍不住想吐槽一句:你別污辱我們劉備啊!

264年,農曆正月15日,鍾會自立為益州牧。

姜維這時候眼中想必綻放出了異光,鍾會討伐司馬昭,他身邊其實有許多人不服,如胡烈、胡淵、衛瓘等人,這一切簡直完全依照姜維的劇本走。


反吧!反吧!只要你們自相殘殺!我大蜀山劍俠派將再次重返榮耀!


然而,無論是鍾會或姜維的劇本,都只上演了一半。

鍾會身邊的監軍衛瓘選擇倒戈,這場計中計中計,終究是鍾會與姜維輸了,在衛瓘協助下,胡烈與兒子胡淵將鍾會造反的「真相」傳了出去,他們謠傳鍾會害怕大軍叛變,根本不想打仗了,決定殺害十萬兵卒,盡坑魏軍。

如前所述,「盡坑魏軍」的出處應該在這裡,並非從鍾會、姜維口中說出來的,只是軍中散播這個流言以亂軍討伐鍾會;事實上,鍾會正是下手不夠狠而導致敗亡,若提早殺害重要將領,謀反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最終,成都城內掀起一場惡鬥,情狀慘烈。


《三國志‧姜維傳》曰:白外有匈匈聲,似失火,有頃,白兵走向城。會驚,謂維曰:「兵來似欲作惡,當云何?」維曰:「但當擊之耳。」


鍾會:「外面亂軍好像殺進來了,你說怎麼辦?」

姜維:「只能打了。」

城門之內,火光之中,鍾會問了一句蠢話,姜維笑了。

莫看這句對話毫無意義,鍾會如何不知道大勢已去,他只是希望姜維能告訴他,是不是還有什麼力挽狂瀾的方法,甚至只是一句,還有救,還有救,對吧?你不是永不放棄的姜伯約嗎?

姜維慘然一笑,他已經盡力了,真的沒救了。


當年夷陵之戰,火光照亮了劉備蒼老的臉龐,這天,火光同樣映著姜維──

悲劇英雄就是帥。


264年,農曆正月18日。姜維、鍾會雙雙死於亂軍之中。

故事剩下最後一筆。還記得那押著鄧艾送往洛陽的囚車嗎?鍾會之亂方結束,突有刺客來襲,鄧艾、鄧忠於途中雙雙斃命。

史書記載,衛瓘遣人殺害鄧家父子,畢竟衛瓘先前奉鍾會之命羈押鄧艾,而鄧艾本來就是無辜的,一則殺人滅口,一則獨占平定這次亂事的功勞,總之,雖然與劇本不同,但姜維、鍾會仍拉了鄧艾陪葬。

劉備、關羽、張飛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

然而,姜維、鍾會、鄧艾這三個冤家,卻真的是同年同月同日死。

若說姜維的心意,他對鍾會恐怕不會有什麼真感情,他結交鐘會只為了復國,只為了最後一次的豪賭。

事成,可以做賭神;事不成,再慘也不過是投胎做人。

至於鄧艾,姜維對他或許抱有不少敬佩之情,兩人這十年來在隴西一帶多次交鋒,姜維不曾勝過鄧艾,只有這最後一次,他算是逆轉了。


姜維:「鄧爺,對不住了!我也不想把你拖下水的,這杯我先乾為敬!」

鄧艾:「你、你、你、你他媽雜碎!」

希望兩位老人家在奈何橋上,捧起一碗孟婆湯,終於能夠一笑泯恩仇。


這段故事說到了尾聲,歷史就是無盡的輪迴,篡人者,人篡之;劉家「禪讓」給曹家的帝位,曹家又「禪讓」給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正式宣告三國時代的結束。

華麗的逆轉,最後還是無法逆轉;贏家,終究只有司馬家。

至於姜維,位居上將之重,在他死後,家中卻幾乎沒有多餘的錢財,衣服輿馬,僅僅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跟諸葛亮一模一樣。

最後的致敬。最後的浪漫。

姜維的所作所為,很難用一句話論定,他本來就是個充滿爭議的人物,然而,蜀漢上下只有他,直到最後的最後都不忘最初的夢想。



遙想他與諸葛亮的心境,那畫面,美得讓人心碎──

你看,五丈原上的星星,那麼憂傷,那麼美。


--

圖片取自網際網路,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所有,本文僅分享三國作品與相關創作並附上出處供同好交流參考,謝謝。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豫言家-說書人柳豫的沙龍
41會員
11內容數
說書人柳豫: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全職寫作者。讀過幾年書,待過幾年補教業,喜歡教書,更喜歡說書。
2019/01/28
大家都知道,孔子對政治有許多想法、對教育有諸多堅持,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孔子對於飲食也是很講究的。 《論語‧鄉黨》記錄了孔子的起居、飲食、處世之道,從中可以看到,老師真的很嚴格。
Thumbnail
2019/01/28
大家都知道,孔子對政治有許多想法、對教育有諸多堅持,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孔子對於飲食也是很講究的。 《論語‧鄉黨》記錄了孔子的起居、飲食、處世之道,從中可以看到,老師真的很嚴格。
Thumbnail
2018/06/05
六月,又到了學校的畢業季與升學選擇的時間點。 考試結束,許多學生整天滾來滾去,讓家長憂心忡忡,無論是選填志願、或是選擇類組與科系,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以下是我的建議:每次選擇的時候,想一想《哈利波特》的分類帽。
Thumbnail
2018/06/05
六月,又到了學校的畢業季與升學選擇的時間點。 考試結束,許多學生整天滾來滾去,讓家長憂心忡忡,無論是選填志願、或是選擇類組與科系,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以下是我的建議:每次選擇的時候,想一想《哈利波特》的分類帽。
Thumbnail
2018/06/01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
Thumbnail
2018/06/01
後主劉禪,究竟是平庸誤國的昏君,抑或是深謀遠慮的天才? 若單方面罵劉禪愚蠢昏庸,或是以片面之詞將劉禪翻案捧為明君,都是有問題的,且聽說書人談談歷史上的劉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公元263年,鄧艾奇襲陰平,兵臨蜀漢最後的防線:雒城 當時鄧艾帶著 1 萬多敢死隊攀山越嶺,走了將近700餘里的懸崖峭壁、荒蕪人煙的「未開發小道」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成都平原。
Thumbnail
公元263年,鄧艾奇襲陰平,兵臨蜀漢最後的防線:雒城 當時鄧艾帶著 1 萬多敢死隊攀山越嶺,走了將近700餘里的懸崖峭壁、荒蕪人煙的「未開發小道」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成都平原。
Thumbnail
他父親劉備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在嬰兒時期重重的把他摔在地上...
Thumbnail
他父親劉備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在嬰兒時期重重的把他摔在地上...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在劉禪當皇帝時期的各種故事中,董允勸戒他不可擴張後宮,應該是相對有名的。 這邊有一個衍伸故事,就是當時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被皇太后召進宮裡待了一個月。 回家之後,劉將軍就認為自己戴了綠帽,把妻子修理了一頓然後休掉。 接著妻子告了御狀,劉琰就被抓起來殺掉了。 從此,蜀漢大臣再也不讓女眷進宮。
Thumbnail
在劉禪當皇帝時期的各種故事中,董允勸戒他不可擴張後宮,應該是相對有名的。 這邊有一個衍伸故事,就是當時車騎將軍劉琰的妻子,被皇太后召進宮裡待了一個月。 回家之後,劉將軍就認為自己戴了綠帽,把妻子修理了一頓然後休掉。 接著妻子告了御狀,劉琰就被抓起來殺掉了。 從此,蜀漢大臣再也不讓女眷進宮。
Thumbnail
東漢末年是亂世,繼承皇帝不同治世,像呼吸那麼自然。 曹丕有華歆等一眾大臣相挺,孫權也有張昭帶著一票武將支持。 之後就各種大臣派系自行擁帝的故事在兩國上演。 就蜀漢沒有。 劉禪身強體健一回事,諸葛亮把整個蜀漢安排得很好,更是功不可沒。
Thumbnail
東漢末年是亂世,繼承皇帝不同治世,像呼吸那麼自然。 曹丕有華歆等一眾大臣相挺,孫權也有張昭帶著一票武將支持。 之後就各種大臣派系自行擁帝的故事在兩國上演。 就蜀漢沒有。 劉禪身強體健一回事,諸葛亮把整個蜀漢安排得很好,更是功不可沒。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前文提到,諸多作品中劉禪多以愚痴幼稚的形象登場,扮演者極盡丑化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但阿斗當真扶不起嗎?
Thumbnail
前文提到,諸多作品中劉禪多以愚痴幼稚的形象登場,扮演者極盡丑化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但阿斗當真扶不起嗎?
Thumbnail
蜀漢亡國,說起來是誰的責任?姜維在窮途末路之際,又想出什麼方法復國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Thumbnail
蜀漢亡國,說起來是誰的責任?姜維在窮途末路之際,又想出什麼方法復國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Thumbnail
姜維原本是曹魏將領,為什麼他願意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用生命維護蜀漢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Thumbnail
姜維原本是曹魏將領,為什麼他願意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用生命維護蜀漢呢?且聽說書人道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