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峰會後的聯想

2018/06/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周兩韓的板門店會談佔據了各個國際版新聞,這樣的大事又會讓曹呂王想到了什麼?
15-1
兩方對談自分裂的開始不論層級的高低在朝鮮半島還是台灣海峽一直發生著,在台灣與大陸有馬習會,在南韓與北韓有文金會。在新聞輿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非身處在韓國,在新聞中少有看到反對的聲音,好像大部分的人民都期待著朝鮮半島重回和平,期待兩韓融為一體。而三年前的兩岸領導人會面,除了執政黨外,大多數的政黨及團體給予負面的反應。
我想會出現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在國際局勢下,在板門店的兩端是互相承認主權的兩個國家,在對談時具有相應的地位,不會迫於國力而屈服。在台灣海峽的兩端並不存在這樣的關係,一直以來台灣就如受虐兒般地奮力成長,不平等的地位與差距使得人們對於會談的信任產生差異。
不過我一直覺得政治是一個複雜的事,好像所有事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或許在這些背後充滿著許多的陰謀,所謂的和平正義都只是表面的把戲,隱藏的利益正在後方移動著,大人物們正在幹大事。
15-2
先來淺談韓戰的背景,韓戰最初是由北韓在蘇聯的幫助下發起攻勢,開始於1950年6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於也隨即組成聯合軍幫助南韓,韓戰就此開打,並於北緯38度線拉鋸戰,因此韓戰也是共產與資本主義,在亞洲戰場的延續,韓戰直至1953年7月27日結束,兩韓於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但是南韓總統李承晚的反對,拒絕簽停戰協定,此後至今,兩韓實際情況上一直保持著軍事僵持與外交衝突,也由於兩韓僅簽屬停戰協定,從原則情況來看,兩韓間其實保持戰爭狀態,也就是為什麼今日南北韓峰會簽屬的和平宣言,會有如此重要的歷史意義,這代表持續65年的兩韓對立關係,終於結束了。
但相對於,兩韓之間的矛盾衝突,各國更加注意的其實是峰會中,對於北韓的「去核化」的討論,尤其是美國一直希望金正恩完全放棄核武,如今開啟兩韓談判的開端,一部份也起源於中國近日加入了由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對於北韓可說是非常沈重的壓力,北韓現今迫切需要美國帶頭解除這樣的困境,因此北韓對於「去核化」的理解,是完全放棄核武或是部份保留武器庫來換取相對援助,這會是接下來6月川金會的重點。
然而關於北韓廢核的會談,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於2000年、2007年兩次的南北韓峰會中,前任南韓總統金大中推動「陽光政策」,北韓得到南韓數十億美元的援助金與多項軍事、軍事協議,以換取北韓放棄核武發展,但對於北韓的去核化仍沒有實值作用,金正日還是背離協議,繼續秘密研發核武,導致朝顯半島局勢愈發緊張,所以各國都這次會談視為南北韓峰會視為「去核化」討論的開端,將來金正恩的一舉一動會更加受到關注。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兩韓一旦簽屬和平協定,駐韓美軍就失去了正當性,造成中韓矛盾的薩德系統,似乎也了沒必要,但這對於美國,美軍撤離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因應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美國一直想加入亞洲事務,取回亞洲主導權,再加上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一旦北韓親中,對美國更是不利,這或許也是美朝之間,可以關注的點之一。
以上種種言論,只是我所見所聞的小小看法,如其中有衝突、矛盾或錯誤,歡迎一起討論,國際情勢錯縱複雜,我所能理解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15-3
文金會那晚,電視台一邊細數著當天各個細節背後的政治意涵,一邊開放即時民調問著「南北韓領導人會面,讓人聯想到『蔡習會』?」剛看到題目,我脫口就說出,這level也差太多了吧!再看畫面顯示的即時調查結果,雖然總共也只有幾百票,但「好主意」的總票數卻比投「不必了」的尾數還要少,看來很多人的想法和我相似。
五年前雖然差一點要讀政治系,但在之後卻總是慶幸最後選擇農藝。雖然知道不能不關心政治,因為你不理政治,政治就會來整你,但要深入討論政治對我來說還是太暗、太爛、太煩,也太難。
只是想起了過世不到一個月的高畑勳,我想所有政治人物們都該再複習一下螢火蟲之墓,我以為飛機是用來聯絡世界各地的朋友而不是對敵人丟下炸彈的。也想起了墨子,國文課裡學到的那些國際政治思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想墨家在當時是也是顯學,只是理想太過清高組織不易延續而沒落,其實一直都特別喜歡墨家的主張,目前還是沒能去改變政治,就只先期許自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曹呂王不輕狂
    曹呂王不輕狂
    相信「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是認真生活、每週持續產出文章的人物, 希望可以和大家做朋友~~ https://www.facebook.com/NCHUagronomy106/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